导图社区 建构主义7D课程开发
建构主义7D课程开发,包括建构主义教学、主题设计、结构设计、内容设计、成果设计、材料设计、亮点设计和综合设计等。
编辑于2021-12-06 16:03:58建构主义7D课程开发
建构主义教学
建构主义
以学习者为中心、以技术为手段、以解决问题为目标的教学模式
学习效果金字塔
教授他人>时间练习>讨论>示范>视听结合>阅读>讲授
课程开发7种常见错误
目标不精准、结构不合理、内容不丰富、成果没强化、材料不完整、亮点不突出、整体不统一
1D:主题设计
常见问题
需求不明确、目标不清楚、标题不规范
好课程的三个指标
效果好、效率高、效用长
确定课程主题的流程
明确课程开发方向
兼顾客户和用户;注意三个角度:课程潜在需求、开发者专业背景、开发者开发技术
基于业务的问题收集
调研问卷法、测试法、访谈法
对问题分类整理
问题的本质就是差距
问题的分类
良构问题
结构良好的问题:现状、目标、解决方案清楚
自学
劣构问题
一部分不清楚:现状清楚、目标不清楚;现状不清楚、目标清楚
培训
病构问题
整个结构有问腿:现状、目标都不清楚
咨询、搜集更多资源
分析问题
需求的真实性、需求的代表性、需求的紧迫性、需求的价值性、需求的可实现性
确定课程主题
课程名称问题
名字太长、太宽泛、太绝对或夸张
课程名称规范化要求
对象+内容
课程名称呈现方式
单标题、双标题、三标题
明确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的要求
课程目标是对课程关键点的提炼、对重点内容的阐述,要明确、具体、可衡量
课程目标的结构
结合知识、态度、技能三方面表述目标
设计课程大纲(简介)
课程简介的三种逻辑结构
2W1H(what、why、how)
“道-法-器”:原则理念-方法-工具
PRM模型:P是问题,R是原因,M是解决方案
2D:结构设计
结构设计的常见问题
逻辑不清、层次不明、主次不分
结构设计原则和工具
三个原则
以学习者为中心、任务驱动、聚焦问题
二个工具
金字塔原理工具
由上至下、上下包含、横向并列展开、相互独立、完全穷尽、不重复、不遗漏
概念图工具
与金字塔工具的异同
最直接不同点:金字塔原理各个横向要素模块没有关联,不同层级的模块内容没有交叉和连接等。
概念图设计方法-SACO模型
select选定概念、arrange排列概念、connect连接概念、optimize优化图形
结构设计的流程方法
确定主要任务
对象聚焦、内容聚焦
课程整体三段式
导课、正课、结课
主要任务模块化
模块任务逐级细化
模块分解成知识点呈现出来的方法:KAS模型、PRM模型、道法器模型,三种模型交叉运用
结构设计注意事项
时间规划
二八原则
重点内容规划
三个原则:二八原则、聚焦问题解决原则、用户和客户兼顾原则
符合层级排列要求
结构图中模块的灵活性、多样性
3D:内容设计
内容设计常见问题
知识点不严谨
案例不丰富
学习活动匮乏
点燃有意义学习的三个法宝
苏格拉底式教学法
有意义学习的含义
符号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概念建立非人为的、实质性联系的过程
有意义学习的五要素
建构性
真实性
主动性
意图性
协作性
三个法宝
提问引发思考
案例激活旧知
学习活动建构新知
知识点的开发
知识点开发四原则
专业、权威、简洁、清晰
知识点开发流程CNEB模型
C收集内容、N整理分类、E提取要点、B建立模型
案例的开发
案例开发三种类型
举例说明、案例分析、案例教学法
案例开发四原则
紧扣主题、具有合理性、具有典型性、具有新颖性
案例开发流程CCGO模型
C选择要点、C确定类型、G采集素材、O优化细节
学习活动的开发
学习活动的含义
辅助性学习活动、主题性学习活动
主题性学习活动三个关键点
具体问题及任务、学习者为主题、达成学习成果
学习活动开发的三原则
聚焦行原则、有效性原则、把控性原则
提高把控性:内容的开发、时间的规划、分解任务、单独辅导
学习活动的四种类型
问题讨论型
关键点:聚焦劣构问题、学习者参与讨论、达成共识
开发流程CISR模型
C选择知识点、I转化成问题、S设定好规则、R提炼出答案
四个注意事项
选择对于学员来说是劣构的问题、限定问题讨论的框架和反馈、归纳提炼总结、安排好时间点
技能演练型
关键点:聚焦关键的劣构技能、清晰的标准和流程、学习者掌握相关技能为目标
开发流程STPS模型
S技能选择、T任务设定、P流程规划、S标准制定
三个注意事项
开发者必须是内容专家、注意技能演练的难度、注意技能的价值性
案例分析型
关键点:案例分析不同于举例说明、不同于问题讨论、是为了举一反三
开发流程SCDP模型
S设定学习目标、C编写学习内容、D配置关联问题、P规划呈现形式
三个注意事项
案例的选择和加工、案例中问题的设置、案例分析的引导能力
成果展示型
开发流程CSPG模型
C确定内容、S设定形式、P规划框架、G引发展示
三个注意事项
成果多样性、注意难度、注意时间规划
4D:成果设计
常见问题
对成果不够重视
缺乏正确的方法
成果设计的含义
指课程开发师及培训师在课程开发及课程实施的过程中,采用多种方式和手段,以学习成果为目标,干预学习者的学习行为,最终达成学习成果的教学活动。
成果设计的三大价值
激发学习热情
提供教学改进依据
评估投入价值
成果设计的四个原则
目标导向
适度性
多样性
即时性
成果设计的类型
过程设计和结果设计、团队建构和个人建构、私下成果设计和公开成果设计
成果设计五种方法
回答问题、便利贴、实际操作、相互竞争、作业练习
课程结束阶段成果设计的三种方法
复盘建构、圣诞树模型、行动计划、考核法
5D:材料设计
常见问题
材料单一不完整、缺乏整体规划、材料功能不清晰
关于PPT
PPT常见问题
太过依赖、不懂美化、不分场合、把制作PPT当成课程开发
PPT设计原则
一目了然、视觉化、实用主义
PPT制作五步走
确定风格模板、规划层级、根据结构图设计内容、优化ppt、巧用ppt备注
精品课程“八件套”
课程说明书
调研工具
课程简介
教学指导图
案例素材集
学习活动集
讲师手册
学员手册
6D:亮点设计
缺乏亮点的表现
课程名称缺乏特色、课程内容没有创新、教学理念不够先进
教学设计的三阶段
以教为主、以学为主、双主教学
课程的两点设计
课程名称的亮点设计
短小精悍,便于传播;具有联想性和形象化特点;卖点聚焦,直击痛点;解决方案具体、可视化、数字化
课程内容的创新设计
内容创新
新的原理、重新组合
创新的具体方法
减法,聚焦;加法,跨界;建模,建立一种独特的内容模型
教学方法创新
直导教学模式、讨论教学模式、体验教学模式、问题教学模式、情境教学模式
7D:综合设计
课程整体设计存在的问题
缺乏系统设计的三个表现
在线公开课缺乏联系、线下公开课缺乏内在逻辑、企业内训拼盘组合
缺乏系统设计的三个原因
老师之间缺乏整体设计、缺乏系统设计的技术、企业需求太广泛
教学设计的三个思维
用户思维、设计思维、系统思维
课程系统化设计的五种方法
任务驱动法、问题贯穿法、案例链接法、场景设计法、要素建模法
课程的模块化三维设计
三维设计的三个具体要求
整个课程、每一节课、每一个主要内容都要有三维设计
三维设计的时间规划
常用的八种导课方法
提问法、摆事实法、讲故事法、引经据典法回顾法、对比法、活动法、综合法
常用的五种结课方法
总结法、号召法、展望未来法、推崇后文法、综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