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一章 (夏商西周) 官学制度的建立与六艺教育的形成
丹丹教育学考研+凯程+冬青,第一章 (夏商西周) 官学制度的建立与六艺教育的形成思维导图,将知识点进行了归纳和整理,便于学习者理解和记忆。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原理
考研数学重点考点知识总结归纳!
数据结构
法理学读书笔记
思维导图带你认识马克思主义原理
建筑光学基本知识
考研英语一写作
考研复习知识点之史纲思维导图。
教育学考研:教育学原理第八章教学内容整理
第一章 官学制度的建立与“六艺”教育的形成 (夏商与西周时期的教育)选择题
第一节 原始社会到夏商的教育(❌)
西周的教育
西周教育制度
学在官府 (西周教育制度最重要的特征)
简介
奴隶主贵族建立国家机构,设官分职,从事管理。为了管理的需要,制定法纪规章,进行文宇记录,汇集成专书,由当官者掌握。这种现象历史上称为 “学术官守”,并由此造成“学在官府”。➡️民间私家无学术,只有到官府之中才有可能学习专门知识
原因
根本原因
西周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制度
客观原因
1惟官有书,而民无书;
因为西周时期的生产水平有限,书写的材料只能是竹简、木牍,工具为刀笔。 这种情况下制作的书册,十分繁重、昂贵。只有政府才具备制作书籍的财力和人力。 所以这些书册都在官府,有职官专守,民间没有复制本。
2.惟官有器,而民无器;
“器”是西周时期重要的学习设备,比如学习“乐” 所使用的乐器,学习“射”所使用的弓箭等。如同书籍制作一样,只有官府才有条件拥有这些器物。
3.惟官有学,而民无学。
西周实行宗法制,父死子继,子承父业,贵族永远是贵族,贫贱者永远是贫贱者,阶级之间的流动性很小。 只有为官的人掌握学术,教他们自己的子弟。只有官学,没有私学。只有贵族子弟和少数平民可以享受教育。
特点
它体现了官师合一,政教一体,并以“明人伦”为教育宗旨,以“六艺”为主要教育内容,培养统治阶级的治术人才
•教师还未成为独立的社会职业,皆有政府职员来兼任(由于“学术官守’和*学在官府”) •学校不仅是教学场所,也是多种社会活动场所;教育机构与行政机关不分离。
家庭教育
古文材料
《礼记·内则》曰:“子能食食,教以右手。能言,男唯女俞。男鞶革,女鞶丝。六年,教之数与方名。七年,男女不同席,不共食。八年,出入门户,及即席饮食,必后长者,始教之让。九年教之数日。
西周家庭教育的特点
教育内容
(1)基本生活技能和习惯的教育。 (2)初步的礼仪规则(尊敬长辈的礼节)-道德教育 (3)教授初级数的观念、方位观念和时间观念。
教育特点
(1)男女有别:七岁开始进行男女有别的教育,女子受教育地位相对低下,目标是培养贤妻良母 (2)注重年龄阶段:按儿童年龄的发展提出不同要求 (3)明显的计划性:家庭教育的过程具有较明显的计划性
西周学校系统
国学和乡学
(一)国学 设在王都 中央政府管理,由大司乐主管
小学和大学
小学教育
入学时间及教育对象: 8岁是王侯太子入小学的年龄; 10岁或者 13 岁是公卿之太子、大夫元士之嫡子入小学的年龄; 15 岁是众子及部分平民子弟入小学的年龄。
学习年限:7年
方位:小学设于王宫东南,王宫守卫长官师氏和保氏,兼任小学师长。
教学内容:德行教育,即德,行、艺、仪几方面,实际上是关于奴隶主贵族道德行为准则和社会生活知识技能的基本训练
大学教育
教育对象:贵族子弟+平民中的优秀分子
名称:天子--辟雍;诸侯--泮宫
辟雍建制: 辟雍是教射的地方。 北边的堂室为上庠,是教书的地方,由诏书者主持: 南边的堂室是成均,是教乐的地方,由大司乐主持: 西边的堂室是瞽宗,教礼仪的地方,由礼官主持: 东边的堂室是东序,教干戈羽籥(一种武舞)的地方,由乐师主持。
入学时间:王大子(太子)入大学的年龄为 15 岁,其他人20岁入大学。
学习年限:9年(分为两段,五级,共九年)
教学内容:学大艺、履大节,以礼乐为重,射御次之。 大学的教学和小学相比,不仅内容增加,而且程度也已经提高。教学具有计划性,定时、定地进行教学活动。
考核与奖励:《学记》中记载了“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 德行不合格者,先感化,再告诚,最后不听教化者,将其流放。合格者授子官职、爵位、俸禄。
(二)乡学 设在王都郊外六乡行政区中的地方学校 由司徒负责领导
对象:为下级奴隶主和平民设立。
学校设置
郊外地方行政区设有六级行政组织,分别为比、闾、族、觉、州、乡。 在行政组织的基础上,相应地设立了家塾、党庠、州序、乡校等不同名称和级别的学校。
家塾
党庠
州序
乡校
内容
“乡三物”即六德、六行、六艺。
六德:知、仁、圣、义、忠、和
六行:孝、友、睦、姻、任、恤
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考核与奖励
乡学由秀士、选士、俊士一步步晋升。对不听教导者进行感化,感化几次还不听者进行流放。考核主管为乡大夫、司徒、耆老等人。
教育内容:六艺
它起源于夏代,商代有所发展,西園在继承商代“六艺”教育的基础上,使它更加发展和充实, “六艺”教育是西周教育的特征和标志。
礼
涉及政治、伦理、道德、礼仪各个领域。 作用在于约束外部行为,具有一定的强制性。
乐
乐教是当时的艺术教育,包括诗歌、音乐和舞蹈(乐德之教、乐语之教和乐舞之教)。 乐重在陶治内心情感,是潜移默化的教育
礼乐是六艺教育的核心,礼乐密切配合, “乐所以修内也,礼所以修外也”
射
射箭的技术训练。以射选士,水平高低将决定射者在贵族中的地位。
御
驾驱马拉战车的技术训练。学御要经过严格训练方能达到标准要求,既学习了武事,也锻炼了身体。
军事
书
文字读写。西周的 《史籀篇》,这是中国教育史上记载最早的儿童识字课本。
数
算法。《周礼》提出了“九数”,在实际生活基础上发展的多种计算方法,成为以后 《九章算术》的基础。
书数是文化基础的知识技能,作为“小艺〞,安排在小学学习。大学比小学的程度高,学习礼、乐、射、御。
评价
文武兼备,智能兼求。
既重视思想道德,也重视文化知识;
既重视传统文化,也重视实用技能;
既重视文事,也重视武备;
既要求符合礼仪规范,也要求内心情感修养。
六艺教育有符合教育规律的历史经验,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可供后世借鉴。
丹丹攻略
1. 前面我们说〝‘学在官府’是西周教育制度最重要的特征”,这里又说“‘六艺’教育是西周教育的特征和标志”,这两个是不矛盾的,前者是制度方面的特征,后者是内容方面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