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口腔科
口腔科知识思维导图,包括口腔颌面部的解剖生理、口腔颌面部检查、口腔卫生保健、牙体牙髓病、牙周疾病、口腔黏膜常见疾病的相关内容。
编辑于2021-12-09 19:37:59口腔科
第一章 口腔颌面部的解剖生理
腮腺导管
开口平对上颌第二磨牙牙冠粘膜
嵴
牙冠上细长的釉质隆起
沟
牙面上细长的线形凹陷
点隙
发育沟的汇合处或沟的末端处的凹陷
裂和点隙是龋好发的部位
根管口
髓室和根管的交界处
牙体组成
牙釉质、牙本质、牙骨质和牙髓
舌感觉神经
前2/3
舌神经(5)
后1/3
舌咽神经(9)+迷走神经(10)
舌的味觉神经
面神经鼓索支(7)
舌的运动神经
舌下神经(12)
乳牙萌出
6-8个月萌出乳中切牙
乳侧切牙-第一乳磨牙-乳尖牙-第二乳磨牙
2岁半乳牙全部萌出
口腔颌面部
感觉神经
三叉神经
运动神经
面神经
下牙槽阻滞麻醉重要参考标志
翼下颌皱襞
拔除下颌第一磨牙
下牙槽神经
颊神经
舌神经
拔除上颌第一磨牙
上牙槽中神经
上牙槽后神经
腭前神经
第二章 口腔颌面部检查
颌面部多发骨折首选检查
CT
为确定肿块是否全身转移
PET-CT
明确唾液腺分泌功能
ECT
明确腮腺区是否有占位性病变
B超
牙髓温度测试
确定患牙位置
腮腺区肿物
涎腺造影
腮腺的扪诊检查
三指平触法
示指、中指、环指
下颌下腺、舌下腺及腮腺深叶的触诊
双手双合诊
附着水平=牙周袋深度-龈缘至釉质牙骨质距离
禁止活检
血管畸形、血管瘤、颈动脉体瘤
第三章 口腔卫生保健
可能导致胎儿唇腭裂畸形的药物
抗肿瘤药、抗惊厥药、抗组胺药、安眠药
漱口液作用
防龋、抑菌
用量
10-15ml
每个牙刷使用时间不超过
3个月
普通人检查口腔时间间隔
6个月
牙龈炎进行洁治术时间间隔
6-12个月
儿童建立口腔卫生习惯时间
3-6岁
第四章 牙体牙髓病
龋齿
变形链球菌
牙髓炎
急性牙髓炎
探诊引起剧烈疼痛
温度测试患牙激发痛
慢性增生性牙髓炎
龋洞中有红色的牙髓息肉
急性化脓性根尖周炎
根尖脓肿阶段
自发性、阵发性、持续性
骨膜下脓肿阶段
极度痛苦,有波动感
粘膜下脓肿阶段
急性浆液性根尖周炎
咬合痛
牙髓活力测试无反应
楔形缺损好发
前磨牙
牙隐裂好发
上颌磨牙
牙内陷好发
上颌侧切牙
龋齿2类洞
后牙邻面龋损所备的窝洞
龋齿3类洞
前牙邻面未累及切角
龋齿4类洞
前牙邻面累及切角
根尖诱导术最佳材料
氢氧化钙
第五章 牙周疾病
药物性牙龈增生
苯妥英钠
环孢菌素
硝苯地平
维拉帕米
牙龈瘤
瘤样变非真性肿瘤
区别牙周炎和牙龈炎
有无牙周附着丧失和牙槽骨吸收
牙龈炎
假性牙周袋
牙龈组织可恢复正常
急性坏死性溃疡性龈炎
口臭
甲硝唑治疗
牙龈纤维瘤病
牙龈广泛增生
牙周炎
牙龈卟啉单胞菌
真性牙周袋
附着丧失、牙槽骨吸收、牙齿松动
炎症消退,已破坏的组织难以恢复正常
局限性侵袭性牙周炎
放线聚集杆菌
第一磨牙近远中均有垂直型骨吸收
广泛性侵袭性牙周炎
好发30岁以下
第六章 口腔黏膜常见疾病
口腔单纯性疱疹
原发性疱疹性口炎
临床表现
(1)前驱期:接触史;发热、咽喉肿痛 (2)水疱期:成簇小水疱 (3)糜烂期:水疱破溃后形成大面积糜烂 (4)愈合期:创面缩小、愈合
全身抗病毒治疗
(1)阿昔洛韦:效果最好 (2)利巴韦林
口腔念珠菌病
急性假膜型念珠菌性口炎
新生儿鹅口疮
白色凝乳状斑点,可擦掉
急性萎缩性念珠菌病
大量使用广谱抗生素易发生
慢性萎缩性念珠菌病
长期佩戴义齿
慢性肥厚性念珠菌病
可能发生恶变需要活检
慢性粘膜皮肤念珠菌病
家族遗传
念珠菌性口角炎
容易发生在有夜涎、体弱者
治疗
2%-4%碳酸氢钠溶液
复发性阿弗他溃疡
轻型阿弗他溃疡
“红、黄、凹、痛”
重型阿弗他溃疡
溃疡常单个存在,大而深,“弹坑状”
疱疹样阿弗他溃疡
数目多,似“满天星”
口腔白斑病
口腔黏膜白色斑块
一些白斑可以转化为癌,是一种癌前病变
治疗
维A酸软膏
口腔扁平苔藓
白色或灰白色细条纹,互相交织,网状、树枝状
皮肤
暗红色多角形丘疹
左右对称,瘙痒感明显
指甲
甲体无光泽,常有纵沟或嵴
天疱疮
棘层松解
第七章 口腔临床麻醉
麻醉
上牙槽前神经
123
鼻腭神经
上牙槽中神经
45
上牙槽后神经
678
腭前神经
麻醉方法
皮丘注射法
手术视野清晰,易于分离组织
骨膜上浸润法
牙周膜注射法
适用于有出血倾向者
阻滞麻醉
上牙槽神经阻滞麻醉进针点
上颌第二磨牙远中颊侧
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进针点
翼下颌韧带中外侧3-4mm
同侧下唇麻木则麻醉成功
眶下神经麻醉进针点
眶下缘中点下方0.5-1.0cm
腭前神经麻醉进针点
上颌第三磨牙腭侧龈缘至腭中线弓形凹面中内1/3
下颌智齿拔除
下牙槽神经、颊神经、舌神经阻滞麻醉
上颌第一磨牙拔除
上牙槽中神经、上牙槽后神经、腭前神经
利多卡因
酰胺类局麻药
心律失常患者首选局麻药
麻醉效果比普鲁卡因强
普鲁卡因
酯类局麻药
过敏性休克
布比卡因
比利多卡因强4倍
丁卡因
主要用于粘膜表面麻醉
毒性大不适用于浸润麻醉
全身并发症
晕厥
最常见
过敏
烦躁不安、胸闷、寒战、恶心、呕吐、惊厥、神志不清
中毒
多话、多汗、高血压、抽搐、发绀
局部并发症
疼痛
血肿
感染
注射针折断
暂时性面瘫
暂时性复视或失明
第八章 牙拔除术
适应症
严重龋齿
严重牙周病
牙髓坏死
多生牙、错位牙、阻生牙
滞留乳牙
禁忌症
血液系统
急性白血病不能拔牙
再生障碍性贫血不能拔牙
血红蛋白在80g/L以上可以拔牙
心血管系统
高血压
术前1小时镇静、降压
麻醉药物中不加入缩血管药物,临床常用利多卡因
冠心病
可诱发房颤、室颤、急性心肌梗死
术前服用扩血管药物
心功能3-4级,心脏病合并高血压禁忌
糖尿病
血糖控制在8.88mmol/L(160mg/dl)以内
甲亢
脉搏控制在100次/分以内
肝脏疾病
急性肝炎不能拔牙
月经及妊娠期
月经期暂缓拔牙
妊娠期前3个月和后3个月不能拔牙
恶性肿瘤
放射治疗后3-5年内不能拔牙
长期抗凝药物治疗
长期服用肝素和阿司匹林不能拔牙,主要反应为不良出血
拔牙创的愈合
牙槽窝15min形成血凝块
24h后,纤维细胞生长,血块发生机化
3-4天后,牙槽窝周围牙龈缘上皮组织向血块表面增殖
第6天有新骨出现,3个月完全形成新骨
1-2个月后牙槽窝变平
并发症
术中并发症
软组织损伤
牙根折断
牙槽骨损伤
口腔上颌交通窦
术后并发症
拔牙后出血
牙龈撕裂
牙槽骨骨折
牙槽窝内有肉芽组织或异物
血凝块脱落
拔牙创感染
干槽症
下颌智齿拔除后多见
牙槽空虚或见变性血凝块,呈灰白色
第九章 口腔颌面感染
口腔颌面部感染
主要是混合感染
并发症
纵隔脓肿
脑脓肿
败血症
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
下颌第三磨牙冠周炎
急性化脓性冠周炎
疼痛加重,自发性跳痛,向耳颞区放射
感染在咬肌前缘与颊肌后缘之间向外前方
颊部脓肿、面颊瘘
感染下颌支外侧向后
翼下颌间隙、咽旁间隙或扁桃体周围脓肿
咬肌间隙脓肿或边缘性骨髓炎
颌面部间隙感染(颌周蜂窝织炎)
溶血性链球菌为主,其次金黄色葡萄球菌,常为混合性感染
临床表现
化脓性感染
红 、肿 、热 、痛
严重者有高热、寒战、脱水、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
脓液黄色稠脓或桃花样脓液
腐败坏死性感染
局部软组织有广泛性水肿
甚至出现皮下气肿, 触及捻发音
脓液稀薄呈暗灰色,有腐败坏死性恶臭
治疗
脓肿切开引流术
忌挤压
口内切口
用橡皮片引流
口外切开
浅层脓肿用橡皮片引流
深部脓肿用凡士林纱条或橡皮管引流
眶下间隙感染
诊断
眼裂变小、睁眼困难;上颌前部前庭沟丰满
感染来源
上颌前牙 、第一前磨牙的根尖感染,鼻唇部化脓性感染
脓肿切排
口内前庭沟黏膜转折处眶下缘皮肤切口
咬肌间隙感染
可出现开口受限
感染来源
下颌第三磨牙冠周炎、下颌磨牙的根尖感染及下颌骨骨髓炎
脓肿切排
下颌角下缘1.5~2cm弧形切口
发病后3-4日
鉴别诊断
翼下颌间隙感染
有开口受限,面部无肿胀,下颌支后缘及下颌角区丰满有压痛
下颌下间隙感染
有凹陷性水肿和压痛
感染来源
第三磨牙冠周炎、下颌磨牙根尖周炎
脓肿切排
下颌下缘下1.5~2cm,3-5cm平行切口
口底蜂窝织炎
牛颈状
腮腺咬肌区、下颌下腺区、上颈部弥漫性肿胀
尽早切开引流、保证气道通畅、有效抗感染治疗、预防中毒休克
化脓性颌骨骨髓炎
中央性颌骨骨髓炎
多颗牙松动、下唇麻木
边缘性颌骨骨髓炎
咬肌区肿胀明显,面部皮肤无充血破溃,无凹陷性水肿及波动感
X片显示下颌支及体部骨密质点片状骨质破坏(颌骨表面葱皮样钙化影)
放射性颌骨骨髓炎
“三低”特征:低细胞、低血管、低氧
颜面部疖痈
金黄色葡萄球菌
高渗盐水湿敷
忌热敷、烧灼、切开引流。
第十章 口腔颌面部损伤
颌骨骨折
最常见咬合错乱
髁突骨折
出现后牙早接触
颧骨、颧弓骨折
临床表现
出血淤血
开口受限
治疗
手术前开复位内固定
最容易引起呼吸道阻塞的骨折部位
双侧颏孔区骨折
上颌骨骨折片移位主要取决于
患者的年龄和性别
下颌骨骨折片移位主要取决于
肌肉的牵拉能力
第十一章 颞下颌关节常见病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多发于20-30岁
可复性盘前移位
以关节弹响为主要症状
X线显示关节后间隙变窄,前间隙变宽
不可复性盘前移位
关节盘变形,关节区疼痛,被动开口度不能增大
肌筋膜痛
疼痛有“扳机点”
口内复位法
向下、后用力
颞下颌关节强直
出现进行性张口受限、下颌后缩、牙弓变窄小
关节内发生病变造成关节内的纤维性或骨性粘连
X线
关节间隙模糊
颌间挛缩
不同程度的张口困难或完全不能张口
面部有明显的癫痕、缺损畸形以及因瘢痕收缩,引起的面部畸形
X线
关节间隙清楚
翼外肌痉挛
患者颞下深区疼痛,开口偏向患侧
第十二章 唾液腺常见疾病
唾液腺
腮腺
舌下腺
分泌粘液为主的混合腺
下颌下腺
分泌浆液为主的混合腺
唾液腺炎症
急性化脓性腮腺炎
金黄色葡萄球菌
临床表现
唾液分泌相应减少 , 机械性冲洗作用降低 , 口腔内致病菌经导管口逆行侵入腮腺
导管口轻度红肿、疼痛
腮腺区以耳垂为中心肿胀明显
轻轻按摩腺体可见脓液自导管口溢出
腮腺浅面的腮腺咬肌筋膜非常致密
流行性腮腺炎
大多发生于儿童,有传染病接触史
腮腺肿大、充血、疼痛,但腮腺导管口无红肿、无脓液溢出
血液中白细胞计数正常,分类中淋巴细胞比例增高
慢性复发性腮腺炎
病因
细菌通过腮腺导管逆行感染
临床表现
腮腺反复肿胀
诊断
腮腺造影
慢性阻塞性腮腺炎
由于导管狭窄或异物阻塞,使阻塞部位远端导管扩张,唾液淤滞
约半数患者肿胀与进食有关
腮腺造影显示主导管、叶间、小叶间导管部分狭窄、部分扩张,呈腊肠样改变
唾液腺结石病
是在腺体或导管内发生钙化性团块而引起的一系列病变
大多发生于下颌下腺
临床表现
挤压腺体可见少量脓性分泌物自导管口溢出
进食时,腺体肿大,患者自觉胀感及疼痛。停止进食后不久腺体自行复原
治疗
很小的涎石可用保守治疗 vitc或酸性食物
内导管切开取石术
下颌下腺切除术
舍格伦综合征
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
临床表现
其特征表现为外分泌腺的进行性破坏,导致粘膜及结膜干燥
眼干、口干
唇腺活检
腺小叶内淋巴、浆细胞浸润,腺实质萎缩,导管扩张,导管细胞化生
唾液腺黏液囊肿
粘液囊肿
浅蓝色小瘤,状似水泡,半透明,软而有弹性
舌下腺囊肿
唾液腺肿瘤
多形性腺瘤
极易造成种植性复发。部分病例可发生恶变,因此 该瘤属 “ 临界瘤 ”
沃辛瘤
核素扫描显示“热”结节
第十三章 口腔颌面部肿瘤
颌骨囊肿
根尖周囊肿
始基囊肿
X线
单方透明阴影、周围有白色骨质线
良性肿瘤
成釉细胞瘤
具有浸润性
X线显示“蜂房状”,内可见埋伏牙
静脉畸形
表面稍偏蓝色,质软可被压缩,头恢复正常位置时,肿块也恢复,体位移动实验阳性
注射硬化剂治疗
恶性肿瘤
舌癌
较易发生淋巴结转移
涎腺恶性肿瘤
粘液表皮样癌
腺样囊性癌
早期容易发生肺部转移
囊性水瘤
质地软、有波动、表面皮肤颜色正常
穿刺液淡黄色、清亮、透光实验阳性
鳞状细胞癌
口腔恶性肿瘤最多见
恶性淋巴瘤
对放射线敏感
第十四章颌面部神经疾患
三叉神经痛
阵发性电击样剧烈疼痛
第一支疼痛
封闭眶上孔
第二三支
首次诊断性封闭
药物治疗
首选卡马西平
中枢性(核上性)面神经麻痹
引起病变对侧睑裂以下表情肌瘫痪
Bell面瘫
漱口漏水,不能鼓腮吹气,前额纹消失,不能皱眉
患侧嘴角下垂
舌前2/3味觉丧失
Bell sign
用力闭眼,眼球转向外上方
第十五章 牙体缺损
临床最常见固定桥类型
双端固定桥
粘膜支持式义齿颌力通过
基托传导到粘膜和牙槽骨上
可摘局部义齿中颌支托的主要作用是
防止义齿龈向移位
全口义齿固位力
表面张力
大气压力
附着力
内聚力
全口义齿主要承受颌力区域
主承托区
局部义齿传递颌力
支托
局部义齿防止义齿颌向脱位的部件
固位力
第十六章 错颌畸形
错颌临床表现
上颌侧切牙萌出时,牙冠向远中倾斜
错颌最好矫正时期
第二恒磨牙于12岁左右萌出时
第十七章 口腔疾病与全身系统性疾病的关系
白血病
牙龈病损主要病因
末梢血中幼稚白细胞在牙龈组织内大量浸润积聚
梅毒
梅毒牙
“桑葚状”
缺铁性贫血
口腔黏膜苍白,以唇、舌、龈明显
再生障碍性贫血
全血细胞减少
药物过敏性口炎
服用阿司匹林后溃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