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刑诉
作者整理了一篇关于刑诉知识内容的思维导图,概括的清晰具体,欢迎各位法学生朋友参考学习。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法理
刑法总则
民法分论
极限词查询
法律相关的英语词汇
政治必修一第一单元
增值税法思维导图
民法债的担保保证
自考合同法整理
思修笔记
刑诉
立案
227
刑事诉讼中的立案,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对报案、控告、举报、自首等方面的材料,依照管辖范围进行审查,以判明是否确有犯罪事实存在和应否追究刑事责任,并依法决定是否作为刑事案件进行侦查或审判的一种诉讼活动。
期间送达
215
是指公安司法机关以及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进行刑事诉 讼活动应当遵守的时间期限。
侦查
鉴定
指侦查机关指派或聘请具有专门知识的人就案件中某些专门性问题进行科学鉴别和判断并作出鉴定意见的一种侦查行为。
通缉
公安机关以发布通缉令的方式将 应当逮捕而在逃的犯罪嫌疑人通报缉拿归案的一种侦查行为。
刑事诉讼
刑事诉讼 2
国家裁判机构在追诉机构(以及自诉人)的追诉活动与被指控者的防御活动之间实施审查,并使双方展开理性争辩与说服,最终判决刑事案件的活动与过程。
中国古代的刑事司法制度的特点 15
①司法与行政不分,行政机关兼理司法。
②刑事诉讼与民事诉讼没有根本性差异
③控诉和审判职能不分
④刑讯逼供合法化
⑤建立起了多种监督程序
附带民诉 205
司法机关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在解决被告人刑事责任问对题的同时,附带解决因被告人的犯罪行为给被害人造成的物质损失的赔偿问题而进行的诉讼活动。
证据
种类
物证
书证
思想内容
证人证言
被害人陈述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
鉴定意见
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
视听资料电子数据
分类
言辞&实物
原始&传来
原始证据
直接来源于案件事实且未经复制或者转述的证据
传来证据
原始出处以外的证据
与传闻证据的区别:证人在本案法庭审理之外用以作出的证明其本身主张事项真实性的陈述
1.范围
传闻证据主要是言词证据
传来证据来源广泛,包括言词与实物
2.内涵与外延
传闻证据一般不能作为证据使用
传来证据旨在揭示与原始证据证明力上的差距,重点不是排除其证据能力
有罪&无罪
直接&间接
证据到定案根据转化
认罪认罚从宽
85
认罪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愿如实供述自己罪行,承认指控的犯罪事实
认罚
明确表示愿意接受刑罚等处罚
从宽
实体上
程序上
强制措施 178
具体措施
拘传 183
在刑事诉讼中,公安机关、检察院、法院对未被逮捕、拘留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依法强制其到案接受讯问的强制措施。
刑事拘留 193
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在遇到法定的紧急情况时,依法临时剥夺某些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人身自由
不同于行政拘留和司法拘留
逮捕 296
公检法防止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逃避或妨碍侦查、起诉、审判的进行,防止其发生社会危害性,而依法对其进行羁押、暂时剥夺其人身自由的一项强制措施。
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
可能判处徒行以上刑罚
有逮捕的必要
取保候审
条件
(1)与本案无牵连所谓“与本案无牵连” 是指在涉嫌的犯罪事实上,保证人并非本案的共犯(广义的共犯,包括牵连犯罪,如盗窃罪与销赃罪),而不是指保证人与被取保人在人身关系上没有牵连,恰恰相反,保证人与被取保人在人身关系上应当有比较密切的关系,因为这样更便于保证人监督被取保人履行相关法定义务。
(2)有能力履行保证义务。有能力履行保证义务,要求保证人必须年满18周岁,精神正常
(3)享有政治权利,人身自由未受到限制。
(4)有固定的住处和收入。
比例原则
适当性原则
为了保障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而不得为其他目的适用强制措施,例如,对实践中的“以捕代侦”现象应当予以禁止,此即“合目的性原则”。
必要性原则
只有在不采取强制措施即无法防止妨害刑事诉讼的行为发生时,才可以适用强制措 施,并且在各种强制措施类型中,应当尽可能选择对公民权利侵害最小的措施,尤其是逮捕,由于其涉及对公民基本人身自由较长时间的剥夺,因此其适用应当更为慎重,对实践中的“一捕了事”等做法应予禁止。
狭义比例原则
选择适用的强制措施的严厉程度应当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涉嫌犯罪的严重程度及其实施妨害刑事诉讼的行为的可能性的大小基本相适应,对实践中的“构罪即捕”等做法应予否定。
强制医疗
428
为避免社会危害、保障精神疾病患者健康利益而采取的对于精神疾病患者人身自由予以一定限制并对其所患精神疾病进行治疗的特殊保安处分措施
适用
主体
依法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
行为
危害公共安全,严重危害公民人身安全的暴力行为
危害性
有继续危害社会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