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法理学
事业单位公基法理学,法是特定物质生活所决定的,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国家制定或认,可是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法的本质体现在阶级性和物质制约性。
编辑于2021-12-31 13:45:01法理学
法的本体
法的概述
概念
特定物质生活决定
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国家制定或认可
国际强制力保证实施
法的本质体现在阶级性和物质制约性
特征
规范性: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
国家意志性: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国家强制性:国家强制力作为最后的保证手段
普遍性
程序性
法的作用
概念
法对人的行为和社会关系发生的影响
分类
规范作用:对行为
指引作用
对每个人自己的行为。有选择:可以做。确定性:必须做或不得做
评价作用
判断衡量他人的行为。
教育作用
教育一般人大多数人今后的行为。
预测作用
双方的行为。估计当事人双方的行为和法律后果,从而安排自己的行为
强制作用
惩罚违法犯罪者的违法犯罪行为
口诀:指评预教强
口诀2:指引自己,评价他人,预测你我他,教育大多数,强制一小撮
社会作用:对社会关系
维护阶级统治
维护社会公共利益,执行社会公共事务
法的分类
按照法的创制方式和表达形式
成文法,也叫制定法
不成文法,也叫习惯法,包括判例法(法官造法,我国不承认)
按照法律规定内容的不同
实体法:规定和确认权利义务或职权和职责
程序法:正确实施实体法的保障
按照法律的地位、效力、内容和制定主体、程序的不同
根本法
宪法
普通法
按照法的适用范围的不同
一般法
特别法
以法的创制主体和适用主体不同
国内法
国际法
法的渊源
概念
形式渊源,也叫法律形式,法的来源,法作为行为规则的具体表现形式
分类
正式渊源
成文法
宪法
概念
最高法律效力
根本制度:社会主义制度
根本任务:集中力量进行现代化建设
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是最核心的价值
集中体现各种政治力量的对比关系
修改
提议:人常或1/5人大代表
通过:全体代表的2/3以上
法律
概念
人大或人常制定、修改、补充、废止的规范性法律文件
行政法规
概念
最高行政机关国务院制定
立法权限
执行法律需要制定行政法规的事项
宪法第八十九条规定的国务院行政管理职权的事项
地方性法规
概念
地方国家权利机关制定,不同前三个相抵触,在本行政区域内实施
立法权限
省级人大及常委会制定
发布公告
人大主席团
人大常委会
备案
报全人常和国务院
设区的市、自治州人大及常委会制定
报批准
省级人大常委会
审查
省级人常审查合法性,不抵触的4个月内批准
发布公告
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常
备案
省级人常报全人常和国务院备案
自治法规
概念
民族区域自治地方,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人大★制定的,包括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需要批准:全人常,省人常
立法权限
规章
部门规章
地方人民政府规章
经济特区法规
国际条约和国际惯例
非正式渊源
习惯,判例,政策
法律体系
概念
也叫部门法律体系:由法律部门组成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宪法及民法、商经法、刑法、诉讼法等组成
法系
根据历史传统和外部特征不同的分类
大陆法系
又称民法法系,以法典化的成文法为主要形式
英美法系
以判例法为主要形式
中华法系即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错误❌。中华法系指的是以儒家为基础,融合法家道家阴阳家等的封建法律体系
法的效力
法的效力层次
法的等级体系,也叫法的效力等级或法的效力位阶
我国正式法的渊源效力层次
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
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同等效力。不一致时,由国务院提意见
认为适用地方性法规,应决定适用
认为适用部门规章,应提请全人常裁决
部门规章之间、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之间,同等效力。不一致时,由国务院裁决
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适用本自治条例
新旧不一致时
法律,全人常裁决
行政法规,国务院裁决
法的效力范围
对象效力
属人主义
属地主义:领土领水领空、船舶和航空器,驻外使馆
保护主义:侵害本国利益,在外国对我国国民犯罪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管,按照犯罪地的法律不受处罚的除外
折衷主义:以属地主义为主,与属人主义保护主义相结合
空间效力
全国、在一定区域内有效、域外效力
时间效力
法的生效时间
公布之日起生效,没有明确规定时
法律条文当中自行规定
规定法律公布后符合一定条件生效
法律终止生效
本身规定了有效期
新法律明确规定实施后,旧法立即失效
失去存在的意义:背景或条件、对象等消失,使命完成
权利机关公布法律失效
旧法与新法相抵触自动失效
法的溯及力
从旧兼从轻的原则
法律与道德
法与道德都属于社会规范的范畴,属于上层建筑的不同范畴
规范内容不尽相同
结构不同
保证法和道德实施的力量不同
法和道德的形成条件和表现形式不同
调整的范围不同
发展的前途不同:法最终会消亡,被道德取代
法的运行
法的制定
概念:立、改、废
我国的立法体制
多级立法体制
法的实施
法的遵守
守法主体广泛性
法的执行
执法主体:国家行政机关
特征
国家权威性
国家强制性
主动性和单方面性
法的适用
司法主体:法院和检察院
特征
国家权威性,国家强制性
严格的程序性和合法性
必须有表明法的适用结果的法律文书
司法原则
司法公正原则: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
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则:守法和司法平等
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
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
监察机关办理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案件时,应与审判机关、检察机关、执法部门
互相配合、互相制约★
法律制裁
违宪制裁
撤销相关法律法规;罢免领导成员
民事制裁
基本形式
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返还财产,恢复原状,修理重做更换,赔偿损失
消除影响,恢复影响,赔礼道歉
行政制裁
行政处罚
5种
1||| 警告、通报批评
声誉罚,也称精神罚、申诫罚
2||| 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
财产罚
3||| 暂扣许可证件,降低资质等级,吊销许可证件
4||| 限制开展生产经营活动,责令停产停业,责令关闭、限制从业
行为资格罚
5||| 行政拘留
人身自由罚
行政处分
6种
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和开除
对党员的纪律处分:警告(1年),严重警告(1年半),撤销党内职务,留党察看,开除党籍
刑事制裁
主刑
5种
管制
拘役
有期徒刑
无期徒刑
死刑
附加刑
4种
罚金
剥夺政治权利
没收财产
驱逐出境
经济制裁
国与国之间,打击削弱其他国家实力的手段
法律谚语
有恒产者有恒心
人权保障原则
产:土地;孟子不主张土地私有,主张农民要有稳定占有使用土地的权利
法无授权不可为
权利制约原则
国家公权力的行使必须经过法律授权
春秋之治狱,论心定罪
根据犯罪动机和犯罪心理判罪,心理犯罪也是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