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集体交流,共同探讨
师:谁愿意把你的想法说给同学听?
全班交流。
1.接着数。
投影展示,学生边摆小棒边说:先摆9根小棒,再摆6根小棒,数一数,一共是15根小棒。
师:你是怎么数的?
预设:10、11、12、13、14、15
追问:为什么要从10开始数?
预设:前面已经有9根了,接着9数就可以了。
教师引领全班一起接着数一数,随着学生数,教师依次出示后面的5根小棒。
师:这种方法就叫“接着数”。你们觉得这种方法怎么样?
通过交流达成共识:这样数太慢了,麻烦。
2.凑十法。
投影展示,学生边摆小棒边说:先摆9根小棒,再摆6根小棒,从6根小棒里拿1根放到9根里面,凑成10根,10根加上剩下的5根小棒,就是15根。
引导学生质疑:为什么从6根小棒里面移1根小棒给9呢?
教师随着学生的回答板书:凑十
师:为了和9凑成10,再算10加几等于十几就简单了。那你能像他这样边摆小棒边说想法吗?
学生活动。
师:让我们再来小棒凑十的过程。
教师用课件演示和学生一起回顾凑十法的过程,教师边演示边讲解。
引导学生把摆小棒的过程用算式表示出来。
预设:6可以分成1和5,9+1=10,10+5=15。
教师随着学生的回答板书:如图
同桌相互说一说。
3.推算法。
师:还有其他的算法吗?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10+6=16,16-1=15。
追问:你是怎样想的?
预设:把9看成10,10+6=16,多算了1个,所以16-1=15。
小结:这种方法我们就叫它“推算法”。板书:推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