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图形与位置、分类与比较整理复习
你会把这些物品进行比较吗?(如图6)谁来说说你是怎么比较的?随着学生回答在比较两个物品时,我们可以从大小、轻重。
这是一篇关于认识钟表的思维导图。
妈妈的小帮手分类,整理观察,根据生活需要,按标准分类,联系生活,在对比中观察,体会分类意义,尝试分类,明确标准不同,分类结果不同等。
找找周围的数课程梳理,包括创设情境、提供素材,分析素材、理解概念,巩固拓展、应用概念,全课总结、回顾整理等。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图形与位置、分类与比较整理复习
三、综合训练,拓展提高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复习了有关图形、分类、比较、位置的知识。我们来做几道练习好吗? 1.哪根绳子最长?最长的画“√”。(图7) 2.最轻的画“√”,最重的画“○”。 3.说一说(出示图9) 4.分一分。(出示课本127页第12题) 师:这两个小朋友的房间太乱啦,大家能帮忙整理一下吗?先自己想一想,再和同桌交流:你打算怎么整理? 预设1:按颜色分类整理。 预设2:按形状分类整理。 预设3:按类别分类整理。 (实物投影展示订正) 小结:在分类时,我们一定要先想清楚分类的标准,再把同一类的放在一起。
四、梳理小结
师:今天我们一起整理复习了图形、分类、比较与位置的知识,通过复习,你有哪些收获?
一、创设情境,引领回顾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在雪山乐园中参观了凉亭和滑雪场,复习了20以内数的认识和20以内数的加减法。这节课我们再到雪山乐园去复习一下有关于图形与位置、分类与比较的知识好吗?(出示课件,图1)
图1
二、知识梳理、引导建构
(一)整理复习立体图形 1.回顾学过的立体图形。 师:我们学过的立体图形有哪些?你能在这里找到吗? 预设1:雪人的头的形状是球形的。 预设2: 雪人的底座是长方体形状的和正方体形状的,水桶是圆柱体形状的…… 2.复习立体图形的特点。 师:刚才同学们找到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这四种立体图形。想一想每种图形有哪些特点?小组内交流一下吧! 预设:长方体有六个面,每个面都是长方形;正方体有六个面,六个面都是正方形;圆柱和球都有滚动的特性,圆柱的两端是圆形。 师:所有的长方体的六个面一定都是长方形吗? 小结:通过交流我们知道了长方体有六个面,一般每个面都是长方形,但是有些长方体,其中有两个面是正方形;正方体有六个面,六个面都是正方形;圆柱和球都有滚动的特性,圆柱的两端是圆形。 3.练习。 (1)连一连。(出示图2) 师:生活中的这些物体是什么形状? (2)请你找出用右侧哪一个物体可以画出左侧的图形,圈一圈。(出示图 3) 师:你是怎样找到的?
(二)整理复习分类知识 师:你能把下列生活物品按一定的标准分一分类吗?(出示图4) 师:谁能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按什么标准分的? 预设:按形状分,按功能分,按滚动性来分…… 小结:在分类时要按一定的标准来分。标准不同,分类就不同。 练一练,分一分,填一填。 师:这么多生活物品,你能按这3个标准分一分类吗? 师:你是怎么分的? 预设1:按照一定的种类分。 预设2:按照用处来分。 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在分类时要按一定的标准来分,同一类的放在一起。
(三)整理复习“比较”与“位置”知识
师:你会把这些物品进行比较吗?(如图6)谁来说说你是怎么比较的?随着学生回答课件分别出示: 师:在比较两个物品时,我们可以从大小、轻重、高矮、长短、远近、宽窄、粗细、厚薄等方面进行比较。(如图) 师:刚才我们把这些物品进行了比较,你能说出这些物品在方格中所在的位置吗?(课件出示) 师:跟你的同桌一起来交流一下,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小结:在找位置的时候,先要找准以“谁”为参照物,再来判断其它物体的上下左右等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