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黄廖版现代汉语第二章语音 第3节元音和韵母
将教材的所有语句全都化为条理清晰,逻辑鲜明的思维导图,将国际音标全部键入,有助于期末考核,有助于考研背诵,有助于黄廖版现代汉语的背诵。
编辑于2022-01-19 01:21:45第三节 元音和韵母
一、元音的发音
(一)单元音的发音
1.舌面元音
(1)舌面元音的数量及个体
普通话的舌面元音有七个
即a、o、e、ê、i、u、ü。
(2)影响舌面元音音色的因素
舌面单元音的不同主要是由不同的口形及舌位造成的。
①舌头的升降伸缩
②唇形的展扁圆敛
③口腔的开闭
都可以造成不同的共鸣器,因而形成各种不同音色的元音。发音时,舌头可抬高降低,也可伸前缩后,唇形可圆可不圆。可以根据以下三个方面来观察元音(见图1-9)
(3)舌面元音的分类及分类依据
①第一,舌位的高低。
舌位的降低和抬高同口腔的开闭(即开口度的大小)有关,舌位越高开口度越小,舌位越低开口度越大。
根据舌位的高低和开口度的大小可以把元音分为
高元音(即闭元音,如i、u、ü)、
半高元音(即半闭元音,如e、o)
半低元音(即半开元音,如旬、低元音(即开元音,如a)等。
②第二,舌位的前后
可以分为前元音(如i、ü)
央元音(如e[ə])
后元音(如u、o)
③第三,唇形的圆展
圆唇元音(如ü、o)
展唇元音(如i、a等)
(有人称"展唇”为“不圆唇”或“非圆唇")
舌面元音的三个方面发音情况可综合起来表示(见图1-10)
(4)各个舌面单元音的发音状况描写
①a[A] 舌面、央、低、不圆唇元音(是舌面元音、央元音、低元音、不圆唇元音的简称,以下类推)。
发音时,口大开,舌位低,舌头居中央(不前不后),嘴唇展开。
例如“发达”fādá里的a,又如打岔、蛤蟆、喇叭。
②o[o] 舌面、后、半高、圆唇元音。
发音时,口半闭,舌位半高,舌头后缩,唇拢圆。
例如“薄膜"bómó里的o,又如婆婆、泼墨、馈馈。
③e[ɤ] 舌面后、半高、不圆唇元音。
发音状况与o基本相同,但双唇要自然展开。
例如“合格”hégé里的e,又如色泽、车辙、割舍。
④ê[ɛ] 舌面、前、半低、不圆唇元音。
发音时,口半开,舌位半低,舌头前伸使舌尖抵住下齿背,唇形呈扁平状。在普通话中只有“欸”这个字念欸(零声母)。
⑤i[i] 舌面、前、高、不圆唇元音。
发音时,唇形呈扁平状,舌头前伸使舌尖抵住下齿背。
例如“集体”jítǐ里的i,又如厘米、旖旎、霹雳。
⑥u[u] 舌面、后、高、圆唇元音。
发音时,双唇拢圆,留一小孔,舌头后缩,使舌面后接近软腮。
例如“朴素”pǔsù里的u,又如出租、故土、复苏。
⑦ü[y] 舌面、前、高、圆唇元音。
发音状况与i基本相同,但唇形拢圆。唇形拢圆,舌头前伸使得舌尖抵住下齿背。
例如“区域”qūyù里的u,又如女婿、旅居、须臾(见图1-12)。
2.舌尖元音
(1)舌尖元音的数量及个体舌尖元音只有两个,
-i [ɿ]、和-i [ʅ]
(2)舌尖单元音的发音状况描写
①-i [ɿ]
舌尖前、高、不圆唇元音。
发音时,舌叶前伸接近上齿背,气流通路虽狭窄,但气流经过时不发生摩擦,唇形不圆。
例如“自私zì sī里的-i(前),叫舌尖前元音。又如赐死、字词(见图1-11、图1-12)。
②-i [ʅ]
舌尖后、高、不圆唇元音。
发音时,舌尖上翘接近硬腮前部,气流通路虽狭窄,但气流经过时不发生摩擦,唇形不圆。
例如“知识”zhīshi里的-i(后),叫舌尖后元音。又如日食、迟滞。
(见图1-11、图1-12)。
(3)舌尖单元音的发音细微差别
①舌尖元音-i [ɿ]和-i [ʅ]的发音状况不同,音值也不同。
a.用普通话念"兹”并拉长,字音的后面部分便是-i [ɿ]
b.用普通话念“知”并拉长,字音后面的部分便是-i [ʅ]
②这两个单元音都不形成字音
舌尖前元音-i [ɿ]只出现在辅音声母z、c、s的后面
舌尖后元音-i [ʅ]只出现在辅音声母zh、ch、sh、r的后面。
(4)舌面元音i[i]
①舌面元音i[i]绝不出现在z、c、s和zh、ch、sh、r的后面
②《汉语拼音方案》用i同时表示[i]、-i [ɿ]、-i [ʅ],也不至于发生混淆。
3.卷舌元音
(1)卷舌元音的数量及个体
er[ər] 卷舌、央、中、不圆唇元音。实质上er是个舌尖上翘带有卷舌色彩的央元音e[ə] 。
(2)卷舌元音的发音状况描写
发音时,口形略开(开口度比[e]略小),舌位居中,舌头稍后缩,唇形不圆,在发e[ə]的同时,舌尖向硬腭卷起。
(3)卷舌元音特殊情况
《汉语拼音方案》中的r 用在er 中不代表音素,它不是韵尾,只是表示卷舌动作的符号,所以er 虽用两个字母标写,仍是单元音,不要以为r 是辅音。
(4)卷舌元音字符
普通话中只有“儿、而、耳、饵、尔、迩、二、贰”等为数有限的字是由er 这个单元音形成的字音
(二)复元音的发音
1.复元音的数量及个体
普通话共有ai 、ei 、ao 、ou 、ia 、ie 、ua 、uo 、ue 、iao 、iou 、uai 、uei 等13 个复元音
2.复元音的定义
①复元音指的是发音时舌位、唇形都有变化的元音。也就是说,复元音的发音是由甲元音的发音状况(开口度、舌位、唇形)快速滑向乙元音,或由乙元音再快速滑向丙元音。
②因此复元音并不止一个元音(即不止一个音素)。例如ao 不是一个元音音素,也不是两个元音音素的简单相加,它中间没有停顿,两个音之间存在一连串的过渡音。
③复元音是多个元音的复合体。
3.复元音的发音特点
①复元音的发音特点是从一个元音的发音状况快速向另一个元音的发音状况过渡,
②舌位的高低前后、口腔的开闭、唇形的圆展,都是逐渐变动的,不是突变的、跳动的,中间有一连串过渡音;
③同时气流不中断,中间没有明显的界限,发的音围绕一个中心形成一个整体。
④在复元音中,前后音素互相影响,造成韵腹、韵尾(特别是韵尾)的音素开口度、舌位前后发生变化,应加以注意。
4.复元音的分类
基本分类
前音响亮的叫“前响复元音”,如“ai、ou”
后音响亮的叫“后响复元音”,如“ia、uo”
中音响亮的叫“中响复元音”,如“iou、uai”
(1)前响复元音
①数量及其个体
ai[ai]、ei[ei]、ao[au]、ou[ou],共有四个
②发音特点
发前头开口度较大、舌位较低的元音立刻滑向后头开口度较小、舌位较高的元音,(前响复元音ao ,发音时滑向后头的元音u ,不要误认为滑向元音o。"拼音方案”不标作u ,而标作o ,是为了字形清晰,避免u 和n 相混。)后者音值含混,只表示舌位滑动的方向
③例如
“开采”(kāicǎi)、“配备”(pèibèi)、“高潮”(gāocháo)、“守候”(shǒuhòu)
(2)后响复元音
①数量及其个体
ia [ iA]、ie [iɛ]、ua[uA]、uo [uo]、ue [yɛ],共有五个
②发音特点
发前头开口度较小的元音立刻滑向开口度较大的元音,前头的音轻短,只表示舌位从那里开始移动,后头的元音清晰响亮。
③例如
“架下”(jiàxià)、“贴切”(tiēqiè)、“瓜花”(guāhuā)、“陀螺”(tuóluó)、“雀跃”(quèyuè)
④图示
(3)中响复元音
①数量及个体
iao[ iɑu]、iou[ iou]、uai [ uai]、uei [ uei],共有四个。(iou 、uei 两个复元音形成的韵母同声母拼写时,省写中间的“o” 或“e” 字母。调号标在后一个元音上。)
②发音特点
发音时开口度从较小变成较大,再变成较小,舌位从较高变成较低,再变成较高。前面的元音轻短,中间的元音清晰响亮,后面的元音音值含混,只表示舌位滑动的方向。(中响复元音iao ,发音时滑向后头的元音u ,不要误认为滑到元音o为止。)
③例如
“巧妙”(qiǎomiào) 、“悠久”(yōujiǔ) 、“摔坏”(shuāihuài)、“归队”(guīduì)
④图示p51
二、韵母的发音
(一)韵母的定义
1.本体实质
韵母是一个中国汉语音韵学术语,汉语字音中声母、字调以外的部分,旧称为韵。
2.组成部分
韵母由韵头(介音)、韵腹(主要元音)、韵尾三部分组成; 如"娘"niáng的韵母是iang,其中i是韵头,α是韵腹,ng是韵尾。
3.特点
每个韵母一定有韵腹,韵头和韵尾则可有可无。
如“大”dà的韵母是α,α是韵腹,没有韵头、韵尾;
“瓜”guā的韵母是ua,其中u是韵头,α是韵腹,没有韵尾;
“刀”dāo的韵母是ao,其中α是韵腹,o是韵尾,没有韵头。
4.韵母分类
按韵母结构可分为单韵母、复韵母、鼻韵母。
5.数量
普通话中共有39个韵母。
(二)数量及其构成
1.数量
普通话的韵母共39个
2.构成
主要由元音构成,或由元音加鼻辅音构成
(例外是声化韵母m35 (呣,表疑问), m51 (呣,表应诺), n35 (嗯),都是叹词,是没有元音的特殊韵母。)
(三)分类
1.按结构分
(1)单元音韵母
1)定义:单元音形成的韵母叫单元音韵母,有10个
2)数量及构成:一共有10个
i [i] -i [ʅ] -i [ɿ] u [u] a[A] e[ɤ] ê[ɛ] o[o] ü[y] er[ər]
(2)复元音韵母
1)定义:由复元音形成的韵母叫复元音韵母,有13 个
2)数量及构成:一共有13个
①ai[ai]、ia[iA]、ua[uA]、ao[ɑu]、uai[uai]、iao[iɑu]
②ei[ei]、ie[iɛ]、üe[yɛ]、uei[uei]
③ou[ou]、uo[uo]、iou[iou]
(3)带鼻音韵母
1)定义:带鼻音韵母又叫鼻音尾韵母,鼻音尾韵母是由元音和鼻辅音韵尾构成的韵母。
2)数量及构成:一共有16个
①an[an] ang[ɑŋ]
②en[ən] eng[əŋ]
③in[in] ing[iŋ] iong[yŋ] ian[iɛn] iang[iɑŋ]
④ong[uŋ]
⑤uan[uan] uang[uɑŋ] uen[uən] ueng[yəŋ]
⑥ün[yn] üan[yan]
3)带鼻音韵母的分类
①前鼻尾韵母n(又称带舌尖鼻音)
A.舌尖中、浊、鼻音
B.发音时,舌尖抵住上齿龈,软腭下降,打开鼻腔通路,气流振动声带,从鼻腔通过发音;阻碍解除时,气流冲破舌尖的阻碍,发出轻微的塞音
C. 例如“奶牛”nǎiniú 里的n ,又如男女、袅娜、泥泞
②后鼻尾韵母ng(又称带舌面鼻音)
A.ng[ŋ] 是舌面后、浊、鼻音
B.发音时,软腮下降,打开鼻腔通路,舌面后部后缩抵住软腮,气流振动声带后从鼻腔通过。
C.例如“刚强”(gāngqiáng) 里的韵尾ng。
D.这个辅音在普通话中不作声母,只能用作韵尾,(有些方言,如福州话、广州话、成都话、武汉话、大同话、西安话, ng既可用作韵尾,也可用作声母。如“我”,武汉话(ngo) ,福州话(nguai) 。)作韵尾时跟作韵尾的“n”一样,也是除阻阶段不发音的唯闭音。
4)带鼻音韵母的发音特点
①元音同后面的鼻辅音不是生硬地拼合在一起,而是由元音的发音状态向鼻辅音过渡,鼻音色彩逐渐增加,最后,发音部位闭塞,形成鼻辅音
②鼻辅音韵尾发音时,除阻阶段不发音,即发“唯闭音”。
5)带鼻音韵母的发音过程
①an[an]、en[ən]、in[in]、ün[yn]
发音时,先发元音,紧接着软腮逐渐降下来,增加鼻音色彩,舌尖往上齿跟移动,最后抵住上齿跟发n,整个韵母发音完毕才除阻。
例如“展览”(zhanlan) 、“认真”(renzhen) 、“信心”(xinxin) 、“军训”(junxun) 的韵母。
② ian[iɛn] 、uan[uan] 、üan[yan] 、uen[uen](uen韵母同声母发音相拼时,省写中间“e”字母,这时,调号标在元音“u”上)
发音时,从前面的轻而短的元音(韵头)滑到中间较响亮的主要元音(韵腹),(ian韵母发音时,不滑到低元音a[a], 只滑到半低元音[ɛ] ),紧接着软腭逐渐降下来,鼻腔通路打开,舌尖往上齿龈移动,最后抵住上齿龈发n,整个韵母发音完毕才除阻。
例如“检验”(jianyan) 、“婉转”(wanzhuan) 、“源泉”(yuanquan) 、“昆仑"(kunlun) 的韵母。
③ ang[ɑŋ] 、eng [ əŋ] 、ing [ iŋ ]、ong [ uŋ ]、iong [ yŋ]
发音时,先发元音, ong韵母所发元音为u(不是o), iong 韵母所发元音为u[y] (不是io) ,紧接着舌面后部往软腮移动并抵住软腭发ng ,整个韵母发音完毕才除阻。
例如“苍茫”(cāngmáng) 、“丰盛”(fēngshèng) 、“情形”(qíngxíng) 、“隆重” (lóngzhòng) 、“汹涌” (xiōngyǒng) 的韵母。
④ iang [iɑŋ]、uang[ uɑŋ]、ueng[yəŋ]
发音时,前面的韵头轻短,只表示舌位从那里开始移动,紧接着发[ɑŋ]、[əŋ] 。
例如“响亮”(xiǎngliàng) 、“矿床”(kuàngchuáng) 、“嗡嗡” (wēngwēng) 的韵母。
2.按韵母开头的元音发音口型分
(1)开口呼
韵母开头不是i 、u 、ü 的韵母属于开口呼
(2)齐齿呼
韵母开头是i 的韵母属于齐齿呼
(3)合口呼
韵母开头是u 的韵母属于合口呼
(4)撮口呼
韵母开头是ü 的韵母属于撮口呼
3.按韵尾情况来分
(1)无韵尾韵母
没有韵尾的的韵母叫无韵尾韵母
例如a、er、i、ia、ua、uo、ie、ue等15个;
(2)元音韵尾韵母
有元音i、u作韵尾的叫元音韵尾韵母
例如ai、iao、ou、iou等8个
(3)鼻音韵尾韵母
有鼻音n、ng作韵尾的叫鼻音韵尾韵母
例如an、ang等16个。
三、韵母的结构
韵母的结构可分为韵头、韵腹、韵尾。
(一)韵头
1.韵头只有i、u、ü三个,
2.特点:
(1)性质:都是高元音
(2)位置:出现在韵腹前面。
(3)发音:它的发音轻而短,只表示韵母发音的起点。
(4)注意:韵头介于声母和韵腹之间,所以曾叫介音或介母
(5)例子:如“jiā”(家)中的“i”,“guāi”(乖)中的“u”、“xué”(学)中的“u”。
(二)韵腹
1.地位:韵腹是韵母的主干,是韵母中不可缺少的
2.声音特点:比起韵头、韵尾来,声音最清晰响亮,所以也叫“主要元音"。
3.性质:所有的元音都能出现在韵腹位置上。
(三)韵尾
韵尾只限于韵腹后头的n、ng、i、u四个。
(四)注意
1.分析韵母的结构,记住要分析其实际发音
(1)比如“wu”(五)的实际读音是[u],是韵腹,而“w”只不过是隔音用的字母,不要认为是韵头。
(2)又如“jiù”(旧)的实际语音是[ʨiou],其韵腹是[o]。在【分析韵母结构时要把拼写时省去的符号补出来。】
2.韵腹加韵尾或光是韵腹(无韵尾)都可叫韵身或韵。
3.韵文押韵的“韵”主要是指韵头后面的部分。
四、韵母辩证
有些方言的韵母跟普通话韵母不完全相同,学习普通话时必须分辨清楚。
(一)分辨鼻音尾韵母
1.有些方言发音将前鼻音韵尾-n和后鼻音韵尾-ng 相混
(1)例子
分不清”人民”和“人名”
分不清“陈老师”和“程老师”
2.混淆情况
(1)较多混淆
1)en和eng 不分
2)in 和ing 不分
(2)较少混淆
1)an 和ang
2)ian 和iang
3)uan 和uang
(3)方言混淆情况
1)南京话、长沙话一般把这五对韵母的韵尾读成前鼻音韵尾n
2)上海话、昆明话、兰州话、桂林话一般把en 和eng,in 和ing 的韵尾读成前鼻音韵尾n
3)广西灵川话把an 和ang,en 和eng, in 和ing, uan 和uang 的韵尾都读成后鼻音韵尾ng
4)在西北地区中,有些方言(如宁夏话、新疆话),一般把en 、in, uen 、un的前鼻音韵尾n 读成后鼻音韵尾ng 。
3.辩证方法
(1)第一步要发准n 和ng 这两个鼻音
2)练习发韵尾ng 时,舌面后部轻轻抵住软腭,除阻时都不发音。
1)练习发韵尾n 时,舌尖轻轻抵住上齿龈;
3)先单独练习,后交替练习,直至熟练。
4)要注意下列词语韵母读音的不同:
长针(zhēn) —长征(zhēng) 引(yǐn) 子—影(yǐng) 子
忠臣(chén) —忠诚(chéng) 开饭(fàn) —开放(fàng)
人民(mín) —人名(míng) 鲜(xìā) 花——香(xiāng) 花
天坛(tán) —天堂(táng) 木船(chuán) —木庄(zhuāng)
白盐(yán )—白杨(yáng) 惋(wǎn) 惜——往(wǎng) 昔
(2)第二步是记住各种鼻音韵尾的例字
1)参照本节后面附录的en和eng、in和ing 、uen和ueng 、uen和ong 、un和iong 等几种《对照辨音字表》,进—步记住常用字的普通话读音。an 和ang 、ian 和iang 、uan 和uang 韵母不分的,也可以参照这个办法,加以辨正。
2)记住易混韵尾的字也可查看本章附录《同音字表》。
4.a为韵腹的鼻韵尾韵母的其他方言混淆情况
(1)混淆情况
有些方言中,an、ian、uan、uan 四个韵母的an 都读成了鼻化元音。
(2)方言
1)如昆明话、桂林话分别读成a[a] 、ia [iɛ]、ua[ua] 、üa[yɛ]
2)西安话、济南话分别读成a[æ]、ia [ iæ]、ua[ uæ]、üa [ yæ ],
(3)混淆发音特点
发这些韵母的主要元音a时带有鼻音,而没有把韵尾鼻音n 切实读出来。
(4)如何辩证
1)说这些方言的人要注意在发完主要元音之后,紧接着把软腭降下来,打开鼻腔通路,并把舌头抵住上齿龈发好n ,等整个韵母发音完毕才除阻。
2)发音时注意韵尾鼻辅音到位。要想记住两种易混韵尾的字,可查看《同音字表》。
(二)分辨i和ü
1.方言情况
有些方言如昆明话、梅县话、阳江话、钦州话等,没有撮口呼韵母。i和ü 都念成i 。
2.如何改正
(1)不习惯发ü 的人,可用唇形变化的办法来练习
1)先展开嘴唇发i,舌位不动
2)慢慢把嘴唇拢圆,就能发出u来了
(2)学会ü 的发音,还要进一步记住哪些字韵母是i 和以i开头的,哪些字韵母是ü和以ü开头的(参看本章附录《同音字表》)。
(3)要注意下列汉字(有着重号的)韵母的不同:
急剧(jíjù)——雨衣(yǔyī) 小姨(yí) ——小鱼(yú)
崎岖(qíqū) ——利率(lìlǜ) 白银 (báiyín) ——白云(báiyún)
意(yì) 见——预(yù)见 通信(xìn) ——通讯(xùn)
前(qián) 面——全(quán) 面 潜(qián) 水——泉(quán) 水
(三)分辨o 和e
1.方言混淆情况
(1)新疆话没有o 韵母,把e韵母的字全都读成了e 韵母
(2)东北不少地方的方言把o 韵母的一些字读成了e 韵母
(3)西南不少方言把e 韵母的一些字读成了o 韵母
2.o和e发音区别
(1)o和e 的发音情况大致相同
(2)区别在于0 发音时唇形拢圆, e 发音时唇形展开扁平,
3.区分方法
(1)可以用唇形变化的办法来练习,掌握这两个韵母的发音方法。
(2)普通话韵母o只跟唇音声母拼合
(3)韵母e 则相反,不跟唇音声母拼合
(4)弄清哪些字的韵母是e ,哪些字的韵母是o或uo (参看《同音字表》)。
4.要注意下面词语韵母的发音:
破格(pògé) 墨盒(mòhé) 唱歌(chànggē) 和平(hépíng)
隔膜(gémó) 薄荷(bòhe) 传播(chuánbō) 祝贺(zhùhè)
(四)分辨eng 和ong
1.方言错读情况
不少方言区的人把“峰”(fēng) 读成“fōng”,把“梦(mèng) 读成“mòng”
2.辩证方法
(1)首先要发准这两个韵母
(2)韵母“ong”不能与唇音声母b、p、m、f相拼构成字音(音节),遇到唇音声母的字,一律改读为“eng”。
(五)避免韵头i和ü的丢失
1.方言情况
(1)有些方言区的人学说普通话往往丢失韵头i和ü,把一些齐齿呼和合口呼韵母的字读成开口呼。
(2)例如:西南方言和湘方言往往把“队”(duì)读成“dèi",把“推”(tuī)读成“tēi。
2.辩证方法
(1)说这些方言的人就应该注意学好有韵头的韵母的发音
(2)弄清字音的韵母有无i或ü韵头。
(3)普通话唇音声母和n、l声母是跟ei韵母拼合的
(4)其他声母则跟uei韵母拼合,只有极个别字例外;
(5)普通话舌尖前音声母只跟uei韵母拼合,不跟ei韵母拼合(贼字例外)
五、押韵和韵辙
(一)押韵
定义
韵辙又叫压韵,指的是韵文(诗、歌、词,赋,曲)等中常在每隔一句的末尾用同韵的字。
韵与韵母的辨析
韵和韵母是不同的概念,韵头不同,韵腹韵尾相同,也算韵相同,但不算韵母相同
押韵的字之奥球韵腹和韵尾相同,不要求韵头(介音)都相同
(二)韵辙
定义
明清以来,北方民间戏曲把“韵”叫做“辙”(车轨的意思),把押韵叫做合辙,于是人们把“韵”和“辙”合称“韵辙”
合辙押韵的作用
使韵文音调和谐悦耳,富于音乐节奏,诵唱顺口,好唱易记
韵辙的种类
明清以来北方说唱文学中押韵时广泛运用的是“十三辙”即“十三韵”
五四运动以后,人们作现代诗或者民歌也有依据韵书《中华新韵》十八韵
小辙儿
定义
北方戏曲的一种特有的押韵现象
原因
由于北方口语词儿化的结果,原本不同韵的字儿化之后变成了同韵的字,人们根据儿化音变之后的异同,把十三辙归纳合并成了几道“小辙”
分类
不只有两道,以“小言前儿辙”和“小人辰儿辙”最宽,儿化韵的诗也以这两道小辙儿为最多,所以通行的十三辙才只列这两个儿化韵部
小言前儿辙
组成
由十三辙中的发花辙,怀来辙,言前辙等合并而成,是为【ar】辙
例子
哪儿,脚丫儿,鸡爪儿,小孩儿,一块儿,竹杆儿,聊天儿,小船儿,圆圈儿等等
小人辰儿 辙
组成
由十三辙中的一七辙,乜斜辙,灰堆辙,坡梭辙,人辰辙等合并而成是为【额r】辙
例子
玩意儿,金鱼儿,瓜子儿,没事儿,小鞋儿,丑角儿,晚辈儿,耳坠儿,大伙儿,小车儿,纳闷儿,背心儿,光棍儿,花裙儿等等
可以合辙押韵的韵母字参见p56《韵辙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