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黄廖版现代汉语第二章语音 第9节语音规范化
将教材的所有语句全都化为条理清晰,逻辑鲜明的思维导图,将国际音标全部键入,有助于期末考核,有助于考研背诵,有助于黄廖版现代汉语的背诵。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第九节 语音规范化
一、确立正音标准
正音标准
1955年就已经明确了,汉民族共同语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
正音的基础语音的内部分歧
北京口语的土音成分
北京话里的儿化、轻声现象特别多,将其全部吸收进普通话是不够现实的,也没有必要
该吸收进普通话的内容
能区别词义和词性的那些读音,可一承认他们是普通话成分
信儿(消息)与信(书信)不同
头儿(为首的)与头(脑袋)不同
滚儿(名词)与滚(动词)不同
兄弟(di轻声,弟弟)与兄弟(正常读音哥哥和弟弟)不同
地道(dao轻声,好,真,形容词)与地道(正常读音地下的通道,名词)不同
大意(yi轻声,形容词)与大意(正常读音,名词)不同
有些读音虽然没有却别意义的作用,但习惯上,必须读轻声,儿化,否则就不像普通话,普通话也应该吸收
轻声:哑巴,玻璃,耳朵,姐姐
儿化:小孩儿,冰棍儿,好玩儿
吸收这些儿化和轻声的词,可以使普通话更加丰富多彩,其他没有起到区别意义的作用以及在习惯上儿化不儿化皆可就不予吸收。
北京话里的异读词 (即习惯上有几种不同读音的词)
注意:异读词和多音字(同字异音)不是一回事
异读词有的是声母和韵母或者声调中其中之一可能不同,有的是声韵调都不同。
声母不同
酵母(jiao-xiao)
赏赐(ci-si)
韵母不同
拂晓(fu-fo)
怯懦(qie—que)
声调不同
啥(sha第二声—第四声)
教师(第四声-第三声)
讨伐(第二声-第四声)
拙劣(第一声-第二声)
其他情况
炊帚(zhou-zhu第四声)
沸腾(fei-fu)
摄影(she-nie)
这些异读词,已经确定前一个读音为规范的读音
北京话中一字多音产生的原因
文白异音
就是读书音和口语音不同
如“薄”口语音bao读书音念bo
“疟”口语音yao读书音nve
方言影响
有的方言词的读音为北京语音所吸收,跟北京话原有的读音并存,因而造成异读
例如“揩油”(kayou第一声第二声)来自吴方言,与普通话的(kaiyou第三声第二声)并存
讹读影响
有些字被人读错了,影响扩大,正误并存,形成异读。
如“商埠”正读(shangbu)讹读为(shangfu)
背离规律
有些词按语音发展规律应读某音,但又出现了一个不合规律的读法,两音并存。
如,“帆”字是古浊声母平声字,按照规律 应该读阳平fán,但是又出现了阴平fān,造成异读,现在把fān作为“帆”的标准读音。
普通话的异读词的规范以1985年颁布的《普通话异读审音表》为准
二、推广标准音
地位
推广标准音是语言规范化的另一方面的任务
要求
要求我们发音符合普通话的语音规范,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要求。不同身份,职业的人也有自己的要求,主要看自己能不能严格要求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