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黄廖版现代汉语第二章语音 第8节朗读和语调
将教材的所有语句全都化为条理清晰,逻辑鲜明的思维导图,将国际音标全部键入,有助于期末考核,有助于考研背诵,有助于黄廖版现代汉语的背诵。
编辑于2022-01-19 01:33:06第八节 朗读和语调
一、朗读
(一)朗读的作用
1.通过朗读优秀的作品,可以更具体地学到艺术语言的表达技巧,丰富自己的词汇,提高自己运用祖国语言的能力
2.朗读也是养成正确发音习惯的一个重要途径,通过朗读可以使我们的普通话说得更好,提高运用普通话交流思想的能力。
(二)朗读的要求
朗读要有感情、有条理、从容自然,要顺应作品思想感情的发展,不能矫揉造作、装腔作势
1.第一要深入地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
(1)对作品的理解是朗读的基础,朗读之前要对作品做深入的了解
(2)弄清楚作品的中心思想→激发自己对于作品的真挚感情→从而使得朗读出来的词句有血有肉,有感情,从而引起作者的共鸣。
(3)弄清楚作品的形式,语言特点,表达的思想内容→朗读起来才有把握游刃有余,有声有色,感动听者
2.第二要掌握朗读所需要的表达技巧
(1)朗读要用普通话
在朗读以前,要按标准音检查一下,是否能把每个字的声韵调念准了
不要读错音,如形近字错读
不要夹有方音,如有些地方的方言读音与普通话读音是不一样的,有时候会错读
要防止漏读,添读,倒读和读破词、读破句的现象产生
(2)朗读语言必须要在生活语言的基础上进行加工
(3)朗读应该注意句子中的停顿,声音的快慢、轻重以及高低的变化
(4)具体做法
1)读音正确、吐字清楚、念的自然顺口
2)讲究语调,在停顿、语速、重音、句调等方面做出恰如其分的处理来增强朗读效果
二、语调
语调的定义
说话或者朗读的时候,句子有停顿,声音有轻重快慢和高低长短的变化,这些总称为语调。
(一)停顿
1.定义↓
停顿是指说话或朗读时,段落之前,语句中间、后头常出现的间歇
2.停顿的作用
(1)人的生理或句子结构上的需要,停下来换换气,或者使句子的结构分明
(2)停顿能够充分表达思想干起,并让听者有时间领会说话或朗读的内容
(3)一句话停顿的地方不同,往往能够表达不同的意思
(4)生理上换气需要的停顿,必须服从结构上或者语意表达上的需要,否则便会割裂语意,影响说话、朗读的效果
3.停顿出现的位置
()说话和朗读中的停顿,大体都是出现在意群或节拍群后面的,处理错了,就会造成意义上的割裂现象
()意群
意群是指从意义上的联系来看,词与词可以结合在一起,构成的一个意义整体,意群可大可小。
()节拍群
节拍群是意群下分的更小的组织。因为意群可大可小,因此在较大的意群里,还可以按照疏密不同的意义关系和结构层次再划分成为一个更小些的意义整体,这些更小的意义整体就是“节拍群”(在诗歌中,长把一个节拍群称作一个音步)
4.停顿与标点符号
原因
因为意群或者节拍群在语法结构上往往和词、短语或句子直接联系起来,所以其中较为显著的停顿,书面上都用标点符号表示出来
具体表现
句中的点号表示停顿,时间长短不一
顿号最短
逗号较长
分号又比逗号更长
句中的省略号和破折号也表示一定的停顿
句末的点号(句号、问好、感叹号)表示停顿比分号更长
冒号较为灵活,其表示的停顿一般比分号更长,但是又比句号要短一点(分号<冒号<句号)
章节段落之间的停顿还要更长一点
标点符号停顿的作用
根据标点符号采取不同的停顿,能够使说话顿挫有度,语意层次分明
逻辑停顿(知道定义)
为了突出某一事物,强调某一观点,表达某种感情,而在剧中没有标点符号的地方做适当的停顿,这种停顿常叫做逻辑停顿
停顿与语速
语速定义
说话、朗读时吐字快慢的不同,叫语速
语速和停顿的关系
说话快的时候,停顿可以适当减少
说话慢的时候,停顿可以适当增加
语速在说话和朗读之中对于情感表达的重要作用
激动欢快的时候,语速要快
痛苦悲伤,情绪低沉,语速要慢一点
对于抒情的诗文,朗读语速不宜过快
慷慨激昂的诗文,朗读语速不宜过慢
总结
在同一篇诗文的朗读中,语速的处理要随着作品中的情感的变化而变化,这样朗读效果才好,才能让朗读呈现一定的起伏,不呆板。
停顿与音步
音步
诗歌的主要节奏表现在音步上,而朗读诗歌要注意诗歌节奏,所以要注意诗歌的音步,也就是停顿
音步是意义群中划分的小意义群,即节拍群。
音步一般用停顿表示,也有用轻微拖腔表示
朗读诗歌的要求
一般的诗行可以分为二到四拍子,即二到四音步
一个音步往往包含多个音节
音节多的音步,要读的紧凑些
音节少的音步,要读的舒缓些
诗歌中停顿符号:单斜线、双斜线表示句中停顿,时间较短,三斜线表示句末停顿,时间较长,虚线表现只有轻微的停顿,△表示韵脚
(二)重音
定义
语句中年的比较重、听起来特别清晰的音叫做重音,或者语句重音
特点
重音的特点表现在扩大音域和延续时间上,同时增加强度,所以听起来特别清晰完整,即使耳语时,也可以听清楚重音在哪里
分类 (根据产生的原因分类)
语法重音
定义
按语法结构特点而重读的音节叫做语法重音,句子里的某些语法成分常要重读
例子(分类)
谓语中的主要动词常常读重音
春天【到】了
老师已经【告诉】我们了
表示性状和程度的状语常常读重音
同志,不要急,【慢慢】地说
我们要【努力】学习普通话
表示状态或程度的补语常常读重音
她的话讲得【十分深刻】
他提的技术革新建议好【极】了
表示疑问和指示的代词通常读重音
【这样】的好事是【谁】做的
她【什么】活动都没有参加
逻辑重音
定义
为了突出句中的主要思想或强调剧中的特殊感情而重读的,叫逻辑重音。句子中的某些需要突出或强调的词语常常需要重读,哪些词语需要突出或者强调,则需要依据作品或说话人的要求和情感的发展来确定。
例如
【我】知道你会唱歌(别人不知道你会唱歌)
我【知道】你会唱歌(你不要瞒着我了)
我知道【你】会唱歌(别人会不会唱我不知道)
我知道 你【会】唱歌(你怎么说你不会呢)
我知道你会【唱歌】(会不会唱戏我不知道)
(三)句调
定义
句调是指整句话音高升降的格式,是语句音高运动的模式,他与声调都是音高变化形成的格式,声调仅仅只是指某一个字的音高,又叫字调。
句调在句末音节上表现得特别明显,但是他是贯穿在整个句子中的,所以它属于超音段成分,不同属于音素音节等音段成分。但是超音段成分是依附在音段成分上的,句调依附在短语上,形成了句子。
句调和声调的区别
句调是整句话的音高升降的格式,是语句音高运动的模式 声调只是一个音节一个字的音高格式,所以又叫字调
句调和声调都是超音段成分,他们都是依附在音段成分上
声调依附在声韵结构上,形成了字音(汉语的音节)
句调依附在短语上,形成了句子
句调和声调的关系
句调与字调的关系是音阶叠加的“代数和”,而不是调形叠加的“代数和”
句调和声调两者相互依存,彼此制约
声调受句调的调节,声调调形虽然相对稳定,但其音阶必须随着句调的升降而上浮或下沉
句调离不开声调,通过声调的浮沉得以实现。
两者是全局与局部的关系是大波浪与小波浪的关系
句调的四种形式
升调
调子由平升高,常用来表示反问疑问惊异号召等语气
难道我是一个小孩吗?(反问)
王小萌来了吗?(疑问)
这件事是他办的吗?(惊异)
降调
调子先平后降,常用来表示陈述感叹请求等语气
我们一定要实现四个现代化(陈述)
天安门多么雄伟啊!(感叹)
王老师,您再给我们讲个故事吧。(请求)
平调
调子始终保持同样的高低,常用来表示严肃,冷淡,叙述等语气
烈士们的英名和功绩将永垂不朽!(严肃)
少说闲话,随你处理吧。(冷淡)
大伙儿都说张老头是个厚道人。(叙述)
曲调
调子升高再降,或降低再升,常用来表示含蓄讽刺,意在言外等语气
哎呀呀,你这么大的力气,山都会被你推到呢(讽刺)
句调对字调的影响
句调往往影响字调,使得字调的调值改变
分类
句调上升
如果字调也是上升,就使字调升的更高
他姓陈?
如果字调是平的,就使字调后部上升
他姓张?
如果字调是降的,就变成降升
他姓赵?
句调下降
如果字调是降调,就降的更低
他姓魏
如果字调是平调,就变成平降调
他姓张
如果字调是升调,就变成升降调
他姓唐
注意
同是升调或同是降调的一句话,在悲哀时会比心平气和时低一些,在兴奋或发怒时会更高(嘹亮)些,在呼喊远方的人或喊口号时,声音更高更强,说耳语时更低更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