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法考-民法总则-民事法律行为
这是一篇关于法考-民法总则-民事法律行为的思维导图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法理
刑法总则
民法分论
极限词查询
法律相关的英语词汇
政治必修一第一单元
增值税法思维导图
民法债的担保保证
自考合同法整理
思修笔记
民事法律行为
民事法律行为的基本原理
民事法律行为和事实行为的区别
当事人的意思
合同
婚姻
遗嘱
法律的意思
侵权行为
创作行为
民事法律行为的分类
所需意思的数量和合意形成的方式
单方
多方
决议
看效果意思
财产行为
订立遗嘱
遗赠
身份行为
结婚
效力
负担行为
处分行为
成立标志
诺成性
实践性
定金合同
借款合同
民事法律行为的成立和效力
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
有效的
强: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效力性强制性规定
公:不违背公序良俗
主:主体(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意:意思表示真实
无效的:强、公、主、意、恶。恶:恶意串通
效力待定的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所实施的与其意思能力不相适应的双方民事法律行为
无权代理
法律后果(成立时待定)
追认(自始有效)
拒绝追认(自始无效)
可撤销的
1.四种情形
重大误解
对行为的性质认识错误,eg:误把有偿当无偿
对对方当事人的认识错误
对标的物的 认识错误
欺诈
欺诈方具有故意
欺诈方实施了欺诈行为
受欺诈方因欺诈而陷入内心错误认识
受欺诈方因内心错误认识而作出了错误的意思表示
胁迫
显失公平
2.效力
行权主体不同
重大误解:双方
欺诈:受欺诈方
胁迫:受胁迫方
显失公平:受损害方
性质:形成诉权
行权方式:权利人通过诉讼或仲裁,不得依据单方面通知的方式
双重除斥期间限制
主观上
欺诈:1年内(知道或应当知道欺诈事由之日起)
重大误解:90日内(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之日起)
胁迫:1年内(胁迫行为终止之日起)
显失公平:1年内(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之日起)
客观上
当事人自民事法律行为发生之日起5年内没有行驶撤销权的,撤销权消灭
3.法律后果(成立时有效)
撤销(自始无效)
不撤销(自始有效)
特殊的民事法律行为
附条件的
延缓条件和解除条件
积极条件和消极条件
附期限的(是将来的,必然发生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