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二章婴幼儿教育
婴幼儿教育意味着应以尊重、关爱以及一致性来满足儿童的需求,并且在支持儿童探索、发现、与他人建立关系和解决问题时考虑到个体在能力及兴趣上的差异。
此思维导图有关婴幼儿的情绪,有助于婴幼儿及其照料者。从概念到具体应用,应有尽有,希望能给大家照顾婴幼儿提供帮助!
语言具有文化限制,它对我们的生活的影响是无法估量的。婴幼儿在讲话、回应和倾听等自然环境中学习使用语言。语言会影响他们如何感知这个世界,如何组织自己的经验以及与人沟通。
婴幼儿及其照料者 尊重及回应式的保育和教育课程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亡羊补牢
外婆与姥姥的区别
父母学吧四大模块课程
幼儿知识之科学探究实施思维导图
植物
Moep
汉语拼音思维导图
第四组基本动作练习思维导图
面对孩子的特性需要把握的两个原则
幼儿园主题活动:甜蜜蜜的糖果
第二章 婴幼儿教育
问题聚焦
1.在解释婴幼儿教育的定义时,哪三个词不应被提及?为什么这三个词不适合婴幼儿?
2.你会如何苗述婴幼儿教育?
3.在婴幼儿教育这一领域,课程一次的含义是什么?
4.在婴幼儿教育中,运用问题解决方法的意义是什么?
5.说出并解释成人在帮助婴幼儿提高问题解决能力的过程中所起到的四种作用。
婴儿受照料者的影响而改变的三种结果
出人意料
难以预料
按照计划系统发生
目的:探讨一种在儿童照料中适合婴幼儿的教育理念(philosophy of education)
婴幼儿教育的三大误区
婴儿刺激(infant stimulation)
1.应用于有特殊需要和学习障碍的孩子
2.应把刺激看做缘于一种关系和缘于你满足各种需要的方式而出现的某种东西
3.学习和发展的一项必要条件:婴儿需要发现他们能影响周围的人和事→感知到自己的参与→互动→参与感
4.减少感官刺激,增加参与感
托婴服务
1.认为只需照看好婴儿,确保安全,婴儿可依靠自身的力量顺其自然地发展。
2.仅限婴儿听话、配合和针对单个婴儿的照料
3.对不同类型婴儿的区别对待→听话婴儿的消极影响
忽略了对婴儿保育教师的培训需要。受过训练的教师知道,保育和教育不可分。
学前教育
1.婴儿要在坐稳之后才可以参加圆圈教学
2.违背儿童自然生长的特性,限制婴儿的天性会对他们产生不利影响
什么是婴幼儿教育
艾米·皮克勒
玛格达·格伯
内尔·诺丁斯
认为:儿童头三年的教养重点应该是建立持续而亲密的人际关系
一、婴幼儿教育的基础:课程
定义:一种学习与发展计划,包括所有各种活动,着重于中心式或家庭式的保教项目中成人与婴幼儿的接触与关系。
原则:尊重和回应→以儿童与成人之间的关系为基础→体现在刻意计划、自然发生的活动/经历/事件
简单理解为学习计划
两个重要方面:常规和游戏
掌握课程理念最有效的方法:和孩子们一起接受实践培训
课程实施的简单标准
1.掌握儿童发展(正常/非正常)及个体差异方面的知识。
2.具有良好的观察技能。
3.详细记录儿童的活动。
4.思考观察到的现象。
5.评估每个儿童的需求。
6.设计适宜的环境和活动。
7.灵活地调整为儿童创设的环境和体验
二、评估课程有效性的两种途径:观察与记录
确保课程的有效性:评估→准确判断儿童个体及群体的需要和兴趣
观察
记录
轶事记录(anecdotal records)
任意记录
现场或事后记录
连续记录(running records)
所有事情、详细记录
记录文档(documents)
录音
录像
照片
简要笔记
为儿童发展轨迹提供信息
持续的评估生成全面发展概况
最近发展区(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
俄,维果斯基
包含内容
一般发展区间?
每个孩子的特殊兴趣和需求
当前发展任务
儿童家庭的目标和期望
误区
直接对照评估表
尊重儿童的个体差异
“正常发展”未必是目标!
直接与另一个孩子比较
运用评估程序贴标签
将发展视为一场竞赛
发展并不意味着输赢,而关乎成长、学习及潜力的开发
负面信息具有自我实现预言的消极作用→期望影响结果
日程记录
全面细致,包括各种各样的照料活动,为家长提供详细的信息。
交换日记的方式
日本的幼稚园
是照料者与家庭成员保持良好沟通的重要方式。
三、教育就是促进儿童解决问题
关注儿童问题解决技能的发展
培养儿童问题解决的能力
儿童问题解决能力的重要环节:感觉输入
由儿童自己来决定
照料者起促进者作用
活动是问题解决得一小部分,而非整个课程
3岁以下孩子的教育
学会处理各种问题
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
判断问题是否可以解决,是否需要放弃
四、成人在促进儿童问题解决中的角色(教学)
主要作用:促进学习,而非可以地教或训练
促进的方式:
首先,清楚婴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其次,允许他们自己去解决这些问题
而且,满足婴幼儿需求,创造适宜的游戏环境
最后,向婴幼儿提出和展现一些问题
相处方式:照料者在场(caregiver presence)
两种方式
主动
被动
四种作用
1.判断儿童所能承受的最优压力水平:
观察并判断儿童能承受的压力多大算过大、过小、适中。
目的:不是使孩子摆脱挫败感,而是让孩子继续坚持解决问题。
作用:提高儿童注意力,让儿童了解自己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
逆商
最优压力(optimum stress)
判断压力方法:
共情
2.给予关注:
给予儿童充分的关注,但不操纵动机。
最适宜、最优的关注,而不是最多
夸奖孩子时应尽量具体、真切
正强化(positive reinforcement):奖励
有节制的夸讲,并用语言回应儿童的成就
3.提供反馈:
给婴幼儿明确的反馈,让他们了解自己行为的后果。
儿童是否能获得清晰的回应决定婴幼儿教育的质量。
回应来自于周围的环境和人。
1.儿童要知道自己的行为会带来的后果。
2.通过他人的回应来了解如何解决问题。
负面情绪也是一种回应。
语言为儿童的知觉赋予了标签,并存储对事物的感知以备参照。
应避免语言干扰专注力及分散精力。
4.树立榜样(model):
为婴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
关键在实践,而非说教
以身作则
行胜于言
照料者与儿童家长建立合作关系的重要性
1.儿童生来就置身于家庭和社区情境之中。
2.教育方案和项目着眼于家庭,儿童的学习和发展可以达到最优效果。
3.专业人士与家庭成员有着不同的知识和储备,双方交流可相互受益。
4.儿童教养的目标就是将儿童培养成能够融入家庭和文化的成年人。
5.虽然双方都有追求,但他们得到的结果可能不同。
6.保持早教领域的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