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6章 感知
这是一篇关于感知的思维导图,婴幼儿及其照料者
编辑于2022-03-01 09:40:19第6章 感知
概述
感觉信息
感觉(sensation)是指作用于各种感觉器官(如眼睛、耳朵和味蕾等)的刺激。
知觉(perception)是指接收和组织加工感觉信息的能力。
与个体其他方面的发展紧密相连。
动态系统
动态
它会伴随我们的成长和成熟而不断变化;
系统
它会不断地影响其他领域的发展。
感觉信息收集和应用
不间断、反复
大脑通路(neural pathway)得以加强并最终受益
自然环境感官刺激对婴幼儿发展的重要性。
确定儿童是否伴有感官受损及需要潜在干预或调适的早期预警信号。
感觉统合
感觉统合(sensory integration)是指大脑通过不同感官来合并和整合不同信息的过程,它对于知觉的发展很关键。
感觉经验和运动经验之间的相互关系不断加强,为认知发展奠定了基础。
接触自我,这很重要
感觉意识为成人培训问题解决技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听觉
听力
出生时或出生前
能够辨别声音产生的方向、频率及持续的时间。
5~15秒的声音会给婴儿的身体活动水平和心率产生最大影响。
新生儿对声音的识别
1.新生儿能够识别母亲的声音。
2.父母语(parentese)
声调高、富有表现力且以升调结尾的声音
婴儿对此更敏感
3.婴儿对声音或其他感官刺激的反应方式取决于他们所处的环境。
4.婴儿能根据特定的声音来区分不同的语言。
不同的声音
歌声
当有人唱歌时,婴儿能感受到。
噪音
婴儿需要体验不同的声音,但是,他们也需要安静的环境来感受各种声音的差异。
每个孩子最适合的噪音水平是不同的。
对噪音的敏感性源于你对最适合自己的噪音水平的了解。
学步儿
能够承受更高的噪音水平。
可以在更大规模的群体中生活。
承受噪音水平也因人而异。
某些儿童来说,多种声音会造成过度刺激。
到安静的空间
放被褥的储藏室
帐篷
大的木头盒子
音乐
若想让婴儿专注地聆听某种声音,那么这种声音应该在安静的环境下单独播放,并且有始有终。
超市的背景乐
不用发声玩具或其他发生工具来代替人声。
嗅觉和味觉
嗅觉
嗅觉在母婴依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新生儿能够区分母亲和其他产妇的气味
讨厌的气味
氨气和乙酸(醋)等
排斥鱼腥味
臭鸡蛋味
喜欢的气味
甜味
香蕉
利用气味创设环境
一起烹饪食物
气味瓶
谨慎不能吃但能发散美味气味的东西
让孩子接触物品前 就知道它们不能食用
气味导致新生儿呼吸频率和活动水平提高
饱和度越高,心率和活动水平也越高。
味觉
天生厌苦,喜甜
咸味
不要过早让婴儿习惯于咸味或其他调味料
婴儿更喜爱和享受食物的原味
味觉成为学步儿活动的组成部分
避免窒息的危险
触觉
婴儿对于不适和疼痛的敏感性(sensitivity)或反应性在出生后会迅速提高。
某些部位比其他部位更敏感
接触部位及方式与文化有关
触觉感知(tactile perception)即触觉,与运动能力(技能)有关。
环境中的任何物品应安全无毒、可触摸或可入口。
安全的塑料玩具+自然的材料
华德福教育(Waldorf education)
华德福教育是鲁道夫·史代纳根据自创的人智学理论创建的。华德福教育,简单地说是一种以人为本,注重身体和心灵整体健康和谐发展的全人教育,体系主张按照人的意识发展规律,针对意识的成长阶段来设置教学内容,以便于人的身体、生命体、灵魂体和精神体都得到恰如其分地发展。 鲁道夫·史代纳于1919年在德国创立第一所华德福学校,历经90多年的发展,如今华德福教育已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发展最快的、非宗教的独立教育运动,华德福学校遍布各大洲不同文化背景和社会价值观的国家。 课程设置是根据儿童不同阶段的意识发展,针对意志、感觉和思考,对儿童的身、心、灵、精神进行整体平衡教育,并结合儿童与生俱来的智慧和独特的个性本质,进行深层意识教育,协助儿童的智慧生成。
婴幼儿应该只接触由天然材料制成的物品(玩具),因为人造物品可能会给婴幼儿带来感官上的困扰。
教给学步儿用词语表达他们的感受(柔软,温暖、毛茸茸、坚硬、光滑等)。
确保他们的环境中有足够多质地柔软的物品。
学步儿
提供丰富的触觉体验
建议:
在装扮区放置一些光滑的、带褶皱的、皮质的以及有纹理的衣服;
为孩子创建一个“感觉体验池”,里面放满诸如塑料球和毛线球这类物品,让孩子爬到里面玩耍;
夏季,让孩子在塑料游泳池中游泳;
让孩子坐在沙箱里玩耍;
提供泥巴浴。
其他类型的触觉体验
烹调活动、玩水、玩沙子、玩橡皮泥、画手指画等
手指画:剃须膏、玉米淀粉糊、巧克力布丁等媒介物。
关注过程而非结果。让孩子体验颜料并四处涂抹。
勺子和筛子玩一盘沙子;鸟食与水罐、勺子和杯子;一托盘盐
考虑文化差异
视觉
视觉的发展
刚出生时
能区分明暗
出生几个小时
有了视觉追踪的能力,眼睛固定焦距约为20厘米,能看清哺乳母亲的脸。
几周大
能区分不同的颜色,偏爱暖色调
2个月
能产生单一镜像
4个月
能看清物体
6个月大
平均视力水平达到1.0.已经基本达到成年人的水平
“马戏团效应”负面影响
变成娱乐式的观察者,而非积极的参与者。
只会向他人索取娱乐而不会自己寻找乐趣
照料者为婴儿创设有利于其视觉技能发展的环境时,要从婴儿自身来发现线索。
哭闹
接受了过多的视觉刺激
喜爱的物品被拿走了
安静
正专注于某件事
周围环境中的事件过多而不愿探索环境
学步儿
蹲下身去,从孩子的高度感受世界。
用矮的障碍物区分房间,减少视觉刺激
图片
增加环境的视觉效果,让孩子们感兴趣
利用图片的方式方法
悬挂在学步儿能看到的高度。
现将图片塑封好,然后铺平固定在墙上。
定期更换图片,但也不要更换的太频繁。
选择风格清晰且被孩子们熟知的物品,以及逼真的儿童形象。
代表不同种族的图片。
避免有性别偏见倾向的图片。
多重感官体验和户外环境
户外活动的优势
婴幼儿能自由选择并探索,感官体验也得以拓展。
自然材料和活动能为所有感知觉领域提供积极的支持。
多重感官体验能为婴幼儿创建独特的学习途径,自然的光线、清新的空气及景色和声音都有利于感觉统合。
某种程度上,也有利于拓展室内体验。
婴幼儿体验不带有征服性的挑战提供了最佳场所。
有特殊需求的儿童:感官受损
提供帮助性的几件事:
咨询儿童个性化家庭服务计划(individualized family service plan,IFSP)
该计划将提供受损程度,发病年龄,发病原因及根据儿童特点制定的课程建议信息等。
不要过于关注儿童的缺陷,尽可能帮助儿童认识到自身的最大能力。
某种感官受损,通常并未完全丧失这一感觉能力。
照料者和家长通力合作,提供最有力的支持。
有问题“早发现,早干预”。
照料者努力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观念和可能的误区。
不要为儿童感到遗憾,努力为他们创设安全的环境,关注他们特殊的需求,鼓励他们获取必要的技能。
视觉、听力受损或两者兼有的婴幼儿的照料指导原则:
感官受损信号
特殊设备
聚焦技术
考虑孩子自身的长处和短处
易疲劳
提供适宜的游戏
总结
婴儿的任务
学会解释通过各种感官所接收的感觉信息。
学步儿
接收信息,理解和组织信息。学会搞清楚感知信息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