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化痰止咳平喘药
这是一篇关于化痰止咳平喘药的思维导图,个人知识整理用,有情况人士请认清病情谨遵医嘱。
编辑于2022-03-12 00:43:30化痰止咳平喘药
1. 药性特点
性 寒/温;味多辛甘苦;部分药物有毒
主入肺、脾胃、心肝经
2. 功效主治
a. 功效:化痰
化痰—→祛痰、消痰、涤痰、导痰、豁痰、利痰
燥湿化痰,温化寒痰,清热化痰,润肺化痰,祛风痰
因为痰病种类繁多,所以治疗应有所不同
痰的性质分类:热痰、寒痰、湿痰、燥痰、风痰
b. 主治:各种痰证
3. 配伍应用
a. 针对邪气
寒痰——温里/发散风寒药 热痰——清热/发散风热药 湿痰——除湿(燥湿、化湿、利湿) 燥痰——润燥/润肺
b. 针对正虚
补气/补阳/补阴
c. 针对症状
阻滞气机——行气药 痰在心——安神药 昏厥——开窍药 痰在肝——息风止痉药 痰在肌肉经络——软坚散结
d. 湿痰证——健脾药 痰多证——理气药
“治痰先健脾,脾健痰自去” “治痰先顺气,气顺痰自消”
4. 使用注意
禁忌
咳嗽咳血者,忌用刺激性化痰药 燥热盛者,慎用/忌用温燥性化痰药 寒湿偏盛者,慎用/禁用清润类化痰药
中病即止
温燥药易伤津 清热化痰药易伤胃气、伤阳气
温化寒痰药
1. 特性
①味多辛苦,性多温燥;主归肺脾肝经
②主治:寒痰、湿痰证+其所致咳嗽气喘、 痰多色白、眩晕、肢体麻木、阴疽流注
③配伍:常与温散寒邪,燥湿健脾药同用
2. 半夏
辛温;有毒;归脾胃肺经
燥湿化痰
湿痰、寒痰证(兼止咳作用) 痰湿壅滞、外感风寒、痰饮眩悸
降逆止呕
胃气上逆、恶心呕吐
消痞散结
胸脘痞闷,梅核气
疮痈肿痛,瘰疬痰核,毒蛇咬伤
①性温燥,阴虚燥咳、血证、热痰、燥痰 者慎用 ②不宜与川乌、草乌、附子同用 —→半夏的用法
清半夏——燥湿化痰——湿痰证 法半夏——燥湿健脾——脾虚有湿证 姜半夏——降逆止呕——寒湿中阻、胃气上逆呕吐 半夏曲——化痰消食——食积兼有痰课 竹沥半夏——清肺热化痰——热痰 生半夏——外用消肿散结,有毒——疮痈肿毒
3. 天南星
苦辛温;有毒;归肺肝脾经
燥湿化痰
顽痰咳喘——湿痰、寒痰
常与半夏相须为用
祛风止痉
风痰眩晕、中风痰壅、口眼㖞斜、 半身不遂,癫痫、惊风、破伤风
善祛风痰而止痉厥;主要用于肝风夹痰
散结消肿
痈疽肿痛、蛇虫咬伤
生品外用
孕妇 慎用;生品内服 宜慎用
4. 白附子
辛温;有毒;归胃肝经
燥湿化痰
中风痰壅,口眼㖞斜,语言 謇涩,惊风癫痫,破伤风
祛风止痉
T趋向上行,善引药行于头面而祛风痰实邪
止痛
痰厥头痛,偏正头痛(肝风夹痰上扰)
解毒散结
瘰疬痰核、毒蛇咬伤
孕妇 慎用;生品内服 宜慎用
5. 芥子
辛温;归肺经
温肺豁痰
寒痰咳嗽,悬饮胸胁胀痛
痰在胁下及皮里膜外 非白芥子莫不能达
利气散结
通络止痛
痰滞经络,关节麻木疼痛,痰湿流注,阴疽肿毒
①久咳肺虚+阴虚火旺 者忌用 ②消化道溃疡+出血+皮肤过敏 者忌用 ③用量不宜过大,易引起腹泻;不宜久煎
6. 皂荚
辛咸温;有小毒;归肺大肠经
祛痰开窍
中风口噤,昏迷不醒,癫痫痰盛,关窍不通,痰阻喉痹
顽痰咳嗽,咳痰不爽
散结消肿
大便燥结
痈肿
①内服不宜多用,易引起呕吐、腹泻 ②T辛散走窜,孕妇+气虚阴亏+出血倾向 慎用
7. 旋覆花
苦辛咸微温;归肺脾胃大肠经
消痰
风寒咳嗽,痰饮蓄结,胸膈痞满,喘咳痰多
尤宜于痰壅气逆及痰饮蓄结所致的咳嗽痰多
降气
呕吐噫气,心下痞硬
诸花皆升,旋覆独降
止呕
善降胃气而止呕意痰浊引起的 恶心、呕吐、嗳气、呃逆亦可用
行水
包煎;阴虚劳嗽、肺燥咳嗽 者慎用
8. 白前
辛苦微温;归肺经
降气
止咳
无论寒热、外感内伤、新久咳嗽均可用之
祛痰
尤宜于痰湿或寒痰阻肺而肺气失宣
善降胃气而止呕意
祛痰作用非常强
善散皮里膜外之痰→温经消痰
消肿止痛之功较强
善祛风痰而止痉厥
为止呕要药,尤宜于痰饮/胃寒呕吐
为燥湿化痰,温化寒痰之要药,尤善治脏腑之湿痰
清化热痰药
1. 特性
①味多甘苦咸,性多寒凉;主入肺脾心经
②功效:清化热痰;兼润燥化痰、软坚散结
③主治:热痰+燥痰证 咳嗽气喘,痰黄质稠;痰稠难咯,唇舌干燥
④配伍:常与清热泻火、养阴润肺药同用
⑤注意:寒痰+湿痰证不宜用
2. 川贝母
苦甘微寒;归肺心经
清热润肺
肺热燥咳,干咳少痰, 阴虚劳嗽,痰中带血
尤宜于内伤久咳,燥痰、热痰
化痰止咳
散结消痈
瘰疬、疮毒、乳痈、肺痈
①反乌头②脾胃虚寒+湿痰 不宜用
3. 浙贝母
苦寒;归肺心经
清热化痰止咳
热痰咳嗽
解毒散结消痈
痰火郁结之瘰疬痰核、乳痈、肺痈
4. 瓜蒌
甘微苦寒;归肺胃大肠经
清热涤痰
肺热咳嗽、痰浊黄稠
清肺热、润肺燥而化热痰、燥痰
宽胸散结
胸痹心痛,结胸痞满(瓜蒌壳)
肺痈、肠痈、乳痈
润燥滑肠
大便秘结(瓜蒌仁)
反乌头
5. 竹茹
甘微寒;归肺胃心胆经
清热化痰
痰热咳嗽,胆火夹瘀, 惊悸不宁,心烦失眠
中风痰迷,舌强不语
除烦
止呕
胃热呕吐,妊娠恶阻,胎动不安
6. 竹沥
甘寒;归心肺肝经
清热豁痰
痰热咳喘
定惊利窍
中风痰迷,惊痫癫狂
7. 天竺黄
甘寒;归心肝经
清热豁痰
热病神昏,中风痰迷
清心定惊
小儿痰热惊痫、抽搐、夜啼
8. 前 胡
苦辛微寒;归肺经
降气化痰
痰热咳喘
咳痰黄稠
散风清热
风热咳嗽痰多
9. 桔梗
苦辛平;归肺经
宣肺
咳嗽痰多,咯痰不爽, 胸闷不畅
祛痰
利咽
咽喉喑哑
排脓
肺痈吐脓
T开宣肺气以通二便, 用治癃闭、便秘
凡气机上逆 者不宜用
舟楫之剂,载药上行
为治肺经气分病之要药
止咳平喘药
1. 特性
性温/寒,味苦辛干涩; 归肺经;趋沉降;个别药物有毒
②功效:止咳平喘 ·宣肺平喘/降气平喘/润肺止咳
③主治:咳嗽、气喘
④配伍:针对咳喘的病因来配伍(虚/寒/热/痰)
⑤·表证、麻疹初期,不能单投止咳药, 更不能过早用敛肺止咳药 ·痰多易不能单投止咳药 ·个别麻醉镇咳定喘药易成瘾、易恋邪,宜慎用
表证、麻疹初期当以疏解宣发为主,少佐以止咳药物
2. 苦杏仁
苦微温;有小毒;归肺大肠经
降气止咳平喘
咳嗽气喘,胸满痰多
无论新久、寒热,皆可配伍应用
长于降肺气,且兼开宣肺气
润肠通便
肠燥便秘
①生品入煎剂宜后下 ②内服不宜过量; 便溏、婴儿 慎用;
3. 紫苏子
辛温;归肺大肠经
降气化痰
痰壅气逆,咳嗽气喘
善于降肺气,化痰涎而止咳平喘
止咳平喘
润肠通便
肠燥便秘
脾虚便溏 者慎用
4. 百部
甘苦微温;归肺经
润肺下气止咳
新久咳嗽、肺痨咳嗽、顿咳
性平,可用于各种咳嗽
传统认为是止咳专药
杀虫灭虱
头虱、体虱、疥癣、蛲虫病、阴痒
杀伤力强,且无毒性
久咳虚嗽宜蜜炙
5. 紫菀
辛苦温;归肺经
润肺下气
润肺化痰止咳
化痰止咳
凡咳嗽有痰, 无论新久、寒热虚实皆可配用
尤善化痰
生用-外感暴咳;蜜炙-肺虚久咳
6. 款冬花
辛微苦温;归肺经
润肺下气
止咳化痰
咳嗽诸证 无论新久寒热虚实皆可用,常与紫菀同用
尤善止咳
7. 枇杷叶
苦微寒;归肺胃
清肺止咳
肺热咳嗽,气逆喘急
上可清肺热、降肺气而化痰止咳
降逆止呕
胃热呕逆,烦热口渴
中可清胃热、和胃气而止呕,性善清降
生用-止呕;炙用-止咳
8. 桑白皮
甘寒;归肺经
泻肺平喘
肺热咳喘
清泻肺热;主效平喘
利水消肿
水肿胀满尿少,面目肌肤浮肿
9. 葶苈子
辛苦大寒;归肺膀胱经
泻肺平喘
痰涎壅肺,咳喘痰多,胸胁胀满,不得平卧
尤善泻肺中水饮及痰火
行水消肿
水肿,胸腹积水,小便不利
宜包煎
10. 白果
甘苦涩平;有毒;归肺肾经
敛肺定喘
哮喘咳嗽
止带缩尿
带下白浊+尿频遗尿等
T生食有毒,忌多用,小儿尤其注意
为治咳喘要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