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民事诉讼法》专题十四 期间与送达
《民事诉讼法》专题十四 期间与送达,期间耽误的法律后果一般是导致当事人丧失了再为该诉讼行为的权利。如未在上诉期内提出上诉的,一审判决生效,当事人不能再提起上诉。
陈凯老师的《量价关系》第二章节的读书笔记,认识了解量价关系,包括量价配合、量价背离及无序等几种情形,对于趋势交易和反转交易中的量价关系进行了讲解。
陈凯老师的量价关系的第一章节,为投资者提供了关于股票市场成交量及相关概念的全面解析,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分析市场动态,制定更加明智的投资策略。
本思维导图依据柏浪涛老师的课程总结而成,主要从客观要件、客观阻却事由、主观要件、主观阻却事由四个方面入手,无论是客观题,还是主观题,都可以依据此导图进行复习,大家判断某一行为是否是犯罪行为时,脑子里要有犯罪构成体系,先客观后主观,不断练习才能熟练。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法理
刑法总则
民法分论
极限词查询
法律相关的英语词汇
政治必修一第一单元
增值税法思维导图
民法债的担保保证
自考合同法整理
思修笔记
专题十四 期间与送达
第一节 期间
一、期间的分类
二、期间的计算方法
1、期间以时、日、月、年计算。
2、期间开始的时和日不计算在内。
3、期间届满最后一日是法定休假日的,以法定休假日后的第一个工作日我期间届满日。
4、在途期间不包括在内,诉讼文书在期满前交邮的,不算过期。
当事人参加诉讼的在途时间是要计算在期间内的。
三、期间的耽误与顺延
期间的耽误是指当事人没有在规定的期间内完成某项诉讼活动。
期间耽误的法律后果一般是导致当事人丧失了再为该诉讼行为的权利。如未在上诉期内提出上诉的,一审判决生效,当事人不能再提起上诉。
当事人因为不可抗拒的事由或者其他正当理由耽误期间的,在障碍消除后10日内,可以申请顺延期限,是否同意,由法院决定。
第二节 送达
一、直接送达
直接送交受送达人或者受送达人同住成年家属;法人、非法人组织的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或者负责收件的人;诉讼代理人;受送达人指定的代收人。
二、留置送达
人民法院直接送达文书,受送达人或者与之同住的成年家属拒绝在送达回证上签字的,可以邀请有关基层组织或者所在单位代表到场,说明情况,在送达回证上记明情况,由送达人、见证人签名后视为送达,也可以用拍照、录像等方式记录送达过程,即视为送达。
调解书不能留置送达,因为调解书以当事人签收为生效前提,当事人不签收,调解书就不生效,法院应当及时判决。
三、电子送达
1、必须要经过受送达人同意,且确认其能收悉;
2、判决书、裁定书、调解书可以通过电子方式送达,但当事人需要纸质文书的应当提供;
3、电子送达以送达信息到达受送达人特定系统日期为送达日期。
四、委托送达
直接送达有困难的,可以委托其他法院代为送达。
五、转交送达
受送达人为军人的,通过所在部队团以上政治机关转交;
受送达人被监禁的,通过其所在监所转交;
受送达人被采取强制性教育措施的,通过其所在强制性教育机构转转交。
委托送达一定是委托其他法院代为送达; 转交送达是转交军队、监狱、强制性教育机构送达;
委托当地派出所送达;由当地居委会转交送达等均是错误表述。
六、邮寄送达
邮寄送达的,不论送达回证是否寄回,也不论寄回的送达回证上记载的日期为何,一律以邮局挂号信回执记载日期为送达日期。
七、公告送达
法院在受送达人下落不明或者其他方式均无法送达时,将诉讼文书主要内容予以公告,国内诉讼公告之日经过30日,涉外诉讼公告之日经过三个月,视为送达。
1、支付令不能公告送达。
2、适用简易程序的案件,不适用公告送达。
考点提示
1、离婚诉讼中不能将诉讼文书交由在身份上,既是与受送达人同住的成年家属又是另一方当事人的人签收
2、为解决实践中“送达难”的问题,可以通知当事人到法院领取文书或者在当事人住处以外的地方向当事人送达文书。
(1)人民法院直接送达诉讼文书的,可以通知当事人到人民法院领取,当事人到达人民法院,拒绝签署送达回证的,视为送达。审判人员、书记员应当在送达回证上注明送达情况并签名。
(2)人民法院可以在当事人住所地以外向当事人直接送达诉讼文书。当事人拒绝签署送达回证的,采用拍照、录像等方式记录送达过程,即视为送达,审判人员书记员应当在送达回证上注明送达情况并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