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22CPA经济法第一章法律基本原理
以法律规范为前提、以权利义务为内容、以国家强制力为保障的社会关系、法律规范所规定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或者消灭的客观现象
CPA注册会计师综合阶段试卷一考点分析(会计、税法、审计),将知识点进行了归纳和整理,帮助学习者理解和记忆。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这张思维导图,提高备考效率,取得更好的成绩。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收藏一下~
证券法律制度思维导图:包含证券法律制度概述,在我国境内,股票、公司债券(包括可转换公司债券)、存托凭证和依法认定的其他证券的发行和交易等等
2022注册会计师经济法 第11章 反垄断法律制度笔记,包括反垄断执法机构、反垄断调查、反垄断法律责任、垄断协议、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等内容。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费用结算流程
租赁费仓储费结算
E其它费用
F1开票注意事项
F2结算费用特别注意事项
洛嘉基地文件存档管理类目
CFA一级Ethics-standard思维导图
货币政策对黄金价格的传导机制
CPA战略风险管理、战略实施
云报税(个税)
第一章 法律基本原理
法律的基本概念
法的特征
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行为规范
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
调整人的行为和社会关系
社会规范
(不是唯一的)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社会技术规范(纳入)
技术规范(×)
法律与道德
法律
社会制度;权利与义务,两者间的平衡
道德
社会意识形态;依靠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宣传教育手段实现
相互交叉、相互包容
法律体系
宪法及其相关法
刑法
行政法
民商法
民法、商法、知识产权法
经济法
社会法
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
法律渊源
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解释权
有权依法部分修改有全国人大制定的基本法律
不包括判例法,包括司法解释
宪法
宪法、选举法、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基本法律:全国人大
一般法律:全国人大常委会
法规
行政法规:国务院制定
地方性法规: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城乡建设与管理、环境保护、历史文化保护等)
规章
部门规章:国务院各部委等直属机构
地方政府规章:地方人民政府
司法解释
最高法、最高检 制定
国际条约和协定
法律规范
法律规范是法律构成的基本单位,具体体现法律的属性,实现法律的功能
不同于
法律条文
法律规范是法律条文的内容
法律条文是法律规范的表现形式
两者不是一一对应,法律条文的内容可能还包括了其他法律要素
种类
授权性规范和义务性规范
授权性规范
“可以……”、“有权……”、“享有……权利”
义务性规范
命令性规范
“应当……”、“必须……”、“有……义务”
禁止性规范
“不得……”、“禁止……”
强行性规范和任意性规范
强行性规范
所规定的义务具有确定的性质,不允许任意变动和伸缩
任意性规范
法定范围内允许行为人自行确定其权利义务的具体内容
确定性规范和非确定性规范
确定性规范
内容已完备,无须援引/参考其他规范
非确定性规范
委任性规范
只规定某种概括性指示(“……由……规定”)
准用性规范
本身无具体的规则内容 (“参考……有关规定”、“依照其规定”)
法律关系
以法律规范为前提、以权利义务为内容、以国家强制力为保障的社会关系
分类
绝对法律关系
一个主体对其他一切主体
相对法律关系
某个主体对某个主体
法律事实
法律规范所规定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或者消灭的客观现象
行为
法律行为
以行为人的意思表示为要素,如订立合同
事实行为
与意思表示无关,如侵权行为、创作行为
事件
人的出生与死亡、自然灾害与意外事件、事件的经过
要素
主体
自然人
本国公民+境内的外国公民和无国籍人
法人和非法人组织
国 家
客体
物
行 为
作为+不作为 ||| 给付行为是债权法律关系的客体
人格利益
公民或组织的姓名或名称;公民的肖像、名誉、尊严等
智力成果
科学著作、文学艺术作品、专利、商标等
内容
法律关系主体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
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
权利能力 → 权利主体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能力,反映“资格”
行为能力 → 权利主体能通过自己的行为取得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能力
各种权利的产生必须以主体的权利能力为前提
法人
民事权利能力
其权利能力自“法人成立时产生,法人终止时消灭”
民事行为能力
行为能力伴随权利能力的产生而同时产生,法人终止时消灭
其行为能力通过法定代表人或其他代理人实现
民事权利人力
自然人的民事权利一律平等,从出生至死亡,具有民事权利能力
一般通过自身实现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8 周岁;完全不能辨认自己的行为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8周岁的未成年人;不能完全辨认自己的行为
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18周岁的自然人;≥16周岁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
***法制思想引领全面依法治国基本方略
办公室
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设在司法部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 总 目 标
建设中国特殊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党的领导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
依法保障人民权益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原则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