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外国教育史-文艺复兴时期
文艺复兴时期的教育: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文化的特点/人文主义教育的特点/文艺复兴时期的特点/全人教育的内涵)、人文主义教育家、人文主义教育等等
近现代主要教育家思维导图:英国的近现代教育家、法国的近现代教育家、美国的近现代教育家、俄国(苏联)的近现代教育家等等
外国教育史之日本近现代教育制度,导图讲述了明治维新时期的教育改革、军国主义教育体制的形成与发展、20世纪40年代的教育改革等。
考研教育综合333-外国教育史-俄国(苏联)近现代教育制度知识点梳理汇总,主要包括彼得一世的改革、国民学校章程、建国初期的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统—劳动学校规程》、20世纪20年代的学制调整和教学改革实验、20世纪30年代教育的调整、巩固和发展。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文艺复兴时期的教育
文艺复兴
西欧社会上层阶级借助古希腊罗马文化,崇尚古典知识,要求托古改制,传播人文主义思想,西欧社会各个领域都深受影响,推动社会的近现代化。
人文主义文化的特点/人文主义教育的特点/文艺复兴时期的特点/全人教育的内涵
①歌颂赞扬人的价值和尊严
②宣扬人的思想解放与个性自由
③肯定现世生活的价值和尘世的享乐(反对禁欲主义)
④提倡学术,尊崇理性
⑤人生而平等,批判等级制度
人文主义教育家
(意大利)弗吉里奥的教育观
弗吉里奥:率先阐述人文主义教育思想,《论绅士风度与自由学科》
教育目的
利用通才教育培养身心全面发展的人
教育内容
历史、伦理学(道德哲学)、雄辩术最能体现人文主义精神
教育方法
教育内容要适合学生的个人爱好和年龄特征
(意大利)维多里诺的教育观
创办“快乐之家”宫廷学校,被誉为“第一个新式学校的教师”
办学目的
主张通才教育;以古典学科和古典语作为课程中心;广泛涉猎知识,重视品德教育
教学方法
主张快乐学习,反对死记硬背和体罚,尊重儿童身心特征和个性差别,重视启发式教学,培养主动学习的精神
教育对象
贵族富豪子弟和贫民中的天才儿童
校风建设
环境优美,校风朴素自然,师生融洽,快乐学习
(北欧)伊拉斯谟的教育观
基督教人文主义教育理论家
主张基督教与人文主义并重,培养富有德行、虔诚、智慧的人
通过学习古典文化获得虔敬、德行、智慧
教师要了解学生、因材施教
(北欧)莫尔的教育观
空想社会主义创始人,《乌托邦》
教育制度
实行公共教育制度,男女平等教育权
利用通才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实施德、智(古典知识)、体、美、劳和宗教教育
创新思想
终身受教育
(法国)蒙田的教育观
《散文集》中的《论学究气》和《论儿童的教育》
反对培养学究,要求培养绅士
实用的知识(自然科学知识),本族语教学
反对死记硬背,主张加强对知识的理解; 反对强制压迫,主张自然发展; 反对体罚,重视兴趣、天性和愉快学习
学习成效
用行动与实践检验学生学习效果
教育教学
教师要掌握分寸,因材施教
人文主义教育
人文主义教育观点
前期(意大利)
①世俗性
②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追求自由、民主
③古典学科与古典语言
④重视教育与社会的联系
⑤形式主义
前期(北欧)
①强调虔诚与道德的价值
②关注君主和朝臣人物所受的教育
③古典学科
后期(法国)
①世俗性更强
②学科范围更广
③更贴近现实生活
④学习本族语
人文主义教育特征
①人本主义
注重个性发展,反对禁欲主义,肯定人的价值、人的力量,尊重儿童天性,坚持通过教育重塑个人、改造社会和自然。
②古典主义
吸收了古人见解,学习古典知识、古典语
③世俗性
与神学对立的理性知识
④宗教性
不反对和消灭宗教
⑤贵族性
主要教育对象是上层子弟
人文主义教育贡献和影响
①教育内容发生变化
知识和学科成为教学的主要内容,促使人们关注自然知识。通才教育、和谐教育。
②教育职能发生变化
从训练、束缚自己服从上帝到使人更好地欣赏、创造和履行地位所赋予人的职责。
③教育价值观发生变化
重新发现人,重新确立人的地位,强调人性的高贵,复兴了古希腊的个人主义价值观
④教育目的发生变化
形成了全面和谐发展的完人的教育观念,培养绅士
⑤道德教育观发生变化
人道主义、乐观、积极向上、热爱自由、追求平等和合理享乐等新道德观,尊重儿童、反对体罚。
⑥复兴了古典教育和自由教育的传统
推崇理性的发展
⑦兴起了自然主义教育思想
尊重受教育者的兴趣、爱好、欲望和天性,出现了直觉、游戏、野外活动等教育新方法。
⑧推动了教育世俗化的历史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