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基础心理学入门
基础心理学入门只是框架:什么是基础心理学(是研究正常成人的心理现象的一门学科)、基础心理学研究哪些内容、心理现象分类等等
这是一篇关于社会心理学4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沟通与人际关系、沟通的分类、沟通的结构与功能、人际关系的定义与理论、人际吸引等方面。
这是一篇关于社会心理学3的思维导图,全面且系统地梳理了态度的相关概念、特点、成分、功能、形成过程、转变因素及测量方法等内容,便于理解和记忆。
这是一篇关于社会心理学2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社会知觉与归因,印象形成与印象管理,社会动机概述,社交情绪。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基础心理学入门
什么是基础心理学
是研究正常成人的心理现象的一门学科
需要的注意的是: 1.基础心理学研究的是正常成年人的心理活动现象 2.作为一门学术科目,我们要本着心理活动及现象是有规律可循心态来接纳和研究
基础心理学研究哪些内容
需要和动机
需要
欲望要求:人体内部的不平衡状态的表达
动机
朝着目标活动的心理动力
情绪情感和意志
是对外界事物的态度和体验
能力和人格
能力
是顺利完成活动必备条件
人格
气质
是心理活动动力特征的总和
表现在速度、强度、稳定性
性格
态度
行为方式
认知
感觉
知觉
记忆
思维
心理现象分类
心理过程
认知过程
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
情绪和情感过程
意志过程
个性心理
个性积极性
体现:需要和动机
个性个别性
体现:能力、气质、性格
人的心理的本质
心理是脑的功能
生物进化的过程
无机物和植物→单细胞动物→环节动物→脊椎动物→灵长类动物→人
神经系统发展
无机物和植物(没有神经系统)→单细胞动物(没有神经系统)→环节动物(简单的神经链)→脊椎动物(出现了脊髓和脑)→灵长类动物(大脑发展)→人(神经系统高度发展)
心理发展
无机物和植物(没有神经系统、没有心理)→单细胞动物(没有神经系统、只有感应性)→环节动物(简单的神经链、开始有简单的心理感觉)→脊椎动物(出现了脊髓和脑、开始有感觉器官)→灵长类动物(大脑发展、能认识到事物之间的外部联系)→人(神经系统高度发展)
条件反射是无脊椎动物心理现象产生的标志
心理学发展简史
十九世纪以前(隶属于哲学范畴)
希波克拉底、盖伦
孔子、孟子、荀子、世硕、告子
科学心理学的建立
1879年
冯特
莱比锡大学
心理学实验室建立
学派纷争
构造心理学
创始人:冯特、铁钦纳
采用内省实验
分析意识
研究意识是由什么元素构成
机能主义心理学
创始人:杜威、安吉尔
詹姆士奠定
反对分解意识,把意识看做一个整体
心理的适应功能
心理学的实际应用
适应环境中的机能作用
行为主义
创始人:华生
内容:抛开意识、研究行为
刺激和反应(即S-R)之间的关系
环境决定论
格式塔(整体)心理学
代表人物:魏特海默、克勒、科夫卡
主张从整体上研究心理现象
精神分析
代表人物:弗洛伊德
意识和无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
意识
可察觉
无意识
人的本能冲动和压抑的欲望
人格结构
本我
自我
超我
当代心理学
人本主义心理学
代表人物:罗杰斯和马洛斯
人的潜能价值
认知心理学
把人看做计算机系统
研究输入、编码、转换、储存和提取的加工过程
研究注意、感知觉、表象、记忆、思维和语言
生理心理学
研究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和脑的机制
研究心理现象的原则
客观性的原则
辩证发展的原则
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研究心理现象的方法
观察法
调查法
个案法
时间维度
地点维度
内容维度
实验法
因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