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社会心理学3
这是一篇关于社会心理学3的思维导图,全面且系统地梳理了态度的相关概念、特点、成分、功能、形成过程、转变因素及测量方法等内容,便于理解和记忆。
这是一篇关于社会心理学4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沟通与人际关系、沟通的分类、沟通的结构与功能、人际关系的定义与理论、人际吸引等方面。
这是一篇关于社会心理学2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社会知觉与归因,印象形成与印象管理,社会动机概述,社交情绪。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社会心理学3
态度概述
态度
是个体对特定对象的总的评价和稳定性的反应倾向
特点
内在性
对象性(针对性)
稳定性
成分(态度的ABC模型)
认知成分
情感成分
情感成分占主导地位时,模型就不协调了
行为倾向成分
功能
工具性功能
自我防御功能
价值表现功能
认知功能
维度
方向
深度
向中度
外显度
形成步骤(阶段)
依从→认同→内化
态度的转变
四要素
传递者
传递者的威信
传递者的立场
说服的意图
说服者的吸引力
沟通信息
信息差异
畏惧
信息倾向性
信息的提供方式
接收者
原有态度与信念的特性
人格因素
个体的心理倾向
笼统拒绝
贬损来源
歪曲信息
论点辩驳
情境
预先警告
分心
重复
态度转变理论
海德的平衡理论
人的态度是怎么受到其他人影响的
P-O-X模型
P个体
O他人
X另一个对象(未知数)
如果三种关系从各方面看都是肯定的,或者两种是否定的,一种是肯定的,则存在平衡状态
认知失调论
费斯廷格认为认知失调的四种原因
逻辑的矛盾
文化价值的冲突
观念的矛盾
新旧经验相悖
态度的测量
态度是个体内在的心理倾向,目前无法直接测量,现使用间接测量的方法
测量方法
量表法
投射法
行为反映测量法
态度测量始于20世纪20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