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三章 财政支出总论
财政学 第三章财政支出总论思维导图,包括财政支出的经济效应、财政支出绩效、财政支出改革等内容。
第七章 财政收入总论,财政收入总论的知识点。详细的总结了财政收入概论,财政收入规模,财政收入结构三个模块的内容知识。
公共产品的分类:纯公共产品与准公共产品;地方性公共产品、全国性公共产品、地区性公共产品和全球性公共产品。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第三章 财政支出总论
第一节 财政支出概论
一、财政支出的概念
从静态来看,财政支出通常是指各级政府通过预算形式排、支配的资金量
从动态来看,财政支出是各级政府在一个预算年度内持续分配预算资金的活动过程。
二、财政支出的分类
(一)按政府职能分类
政府职能分类是比较常用且非 常重要的分类方法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IMF )出版的《2014年政府财政统计手册》将财政支出按政府职能划分为10个类别,分别是一般公共服务,国防,公共秩序和安全,经济事务,生态环境保护,住房和社会福利设施,医疗保健,娱乐、文化和宗教,教育,以及社会保障
(二)按经济性质分类
购买性支出
消耗性支出
政府部门的消费支出和投资支出
购买性支出成为政府履行其资源配置职能和经济稳定发展职能的工具
转移性支出
社会保障支出、财政补贴支出和税式支出等。
转移性支出成为财政履行收人再分配职能的重要工具
(三)按行政级次分类
中央财政支出和各级地方财政支出
第二节 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
一、财政支出规模及其变化趋势
(一)财政支出规模的含义
财政支出规模反映了政府对国内生产总值的实际占有规模和程度,体现了国家的职能和政府的活动范围,是研究和确定财政分配规模的重要指标。
财政支出规模是指在一定时期(预算年度)内,政府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状况和政府职能实现的要求等因素,安排和使用的财政资金的绝对量与相对量。
预算支出规模
指政府在编制年度预算时,根据支出的预算要素测算出的年度支出数
决算支出规模
指预算年度内财政实际完成的支出总量。
(二)财政支出规模的衡量指标
绝对指标
即财政支出的绝对规模,是指以一国货币单位表示的、预算年度内政府实际安排和使用的财政资金的数量总额。
相对指标
即财政支出的相对规模,是指在预算年度内政府实际安排和使用的财政资金的金额占相关经济总量指标(一般指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
(三)财政支出增长的衡量指标
1.财政支出增长率
2.财政支出增长的弹性系数
3.财政支出增长的边际倾向
(四)财政支出规模变化趋势
二、财政支出规模变化的理论分析
(一)政府活动扩张理论
(二)梯度渐进增长理论
1.置换效应
2.审视效应
3.集中效应
(三)经济发展阶段理论
(四)非平衡增长理论
三、财政支出结构及其变化趋势
(一)财政支出结构类型
1.财政支出职能结构
2.财政支出经济性质结构
3.财政支出行政级次结构
(二)财政支出结构变化趋势
1.按职能分类的财政支出结构变化
2.按经济性质分类的财政支出结构变化
3.按行政级次分类的财政支出结构变化
四、财政支出结构变化的理论分析
从理论上说,财政支出结构变化主要与经济发展水平、政府职能变化密切
(一)经济发展水平与财政支出结构
(二)政府职能与财政支出结构
第三节 财政支出的经济效应
一、财政支出的收入效应
二、财政支出的替代效应
三、财政支出的经济增长效应
四、财政支出的挤出效应
五、财政支出的收入分配效应
第四节 财政支出绩效
一、财政支出绩效的内涵
社会经济组织与政府财政都对其支出进行绩效评价,但二者之间在绩效评价上存在许多差别。
(一)二者衡量效益的标准不同
(二)计算“所得”与“所费”的范围不同
(三)择优的标准不同
二、财政支出绩效的评价方法
(一)成本效益分析法
成本效益分析法是指根据某项支出的目标,设计若干实现该目标的方案,并测算各方案的全部预期成本和全部预期效益,通过比较分析,选择最优支出方案的方法。
三种常用标准
1.净现值标准
2.收益成本比率标准
3.内部收益率标准
(二)比较法
比较法是一种相对评价方法,其适用范围是,当绝对评价标准难以确定,或所使用的客观尺度不尽合理时,必须采取其他的相对方式来衡量绩效。
(三)因素分析法
因素分析法又称指数因素分析法,是利用统计指数体系,分析现象总变动中各个因素影响程度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
(四)最低成本法
最低成本法,也称最低费用选择法,是指根据某项财政支出的目标,制定若干支出方案,通过比较不同方案成本支出的大小,选择其中成本支出最低的方案作为拨付财政资金依据的方法。
(五)公众评判法
公众评判法是指通过专家评估、公众问卷及抽样调查等方式,对财政支出的效率性和效益性进行评判,进而评价绩效目标的实现程度。
子主题
第五节 财政支出改革
一、科学界定财政支出范围
(一)厘清政府与市场间资源配置的职责边界
(二)厘清政府与社会的职责边界
二、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一)教育支出
一是继续加大财政对教育的投人力度。
(二)医疗卫生支出
一是继续加大财政对医疗卫生的投人力度。
(三)社会保障支出
一是提高社会保障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增加财政对社会保障的投人金额,并建立固定增长的投人机制。二是缩小城乡社会保障支出差距。
三、持续改进财政支出方式
(一)分类甄选财政支出方式
(二)优化财政拨款方式
(三)推进财政补贴改革
四、全面推进财政支出绩效评价
(二)建立全过程财政支出绩效管理链条 (三)明确绩效管理责任约束 (四)强化绩效管理激励约束
(一)拓展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