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教学目标
什么是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学生能从课堂中得到什么。注意事项:行为主体应该是学生,不是老师。
学习者分析:认知结构和认知结构变量;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和“新观念”之间的关系;认知结构变量的确定。
将学习结果分为五种类型: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和态度;率先把教学过程的变量分为教学条件、教学策略和教学结果,并进一步把教学策略变量细分为教学组织策略、教学管理策略和教学传递策略。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亡羊补牢
外婆与姥姥的区别
父母学吧四大模块课程
幼儿知识之科学探究实施思维导图
植物
Moep
汉语拼音思维导图
第四组基本动作练习思维导图
面对孩子的特性需要把握的两个原则
幼儿园主题活动:甜蜜蜜的糖果
教学目标
什么是教学目标
老师的任务:提供合适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达到目标
学生的任务:积极参加教学活动,以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
教学目标的陈述方法—— ABCD法
ABCD法 (学生,在什么条件下,能做什么,能达到什么程度)
教学对象(Audience)
行为(Behavior)
条件(Conditions)
程度(Degree)
注意事项
行为主体应该是学生,不是老师。
描述“能做什么”的动词,是要可观察、可测量的行为动词,不是心理动词。
“能做什么”中的“什么” 要反映真实世界的需要
“ABCD”四个要素中可以省略其中的一两个要素。 但是“能做什么”不能省略。
三维教学目标
(1)我国“三维教学目标”的出处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2001)
(2)三维教学目标的基本内容
(3)三维教学目标的意义
子主题
(4)三维教学目标的陈述
陈述方法——ABCD法
教学目标编写的基本要求:
学生能获得什么?
行为主体应是学生,而不是教师
动词是可以观察到或可测量的行为动词
小学科学新课标中的四维教学目标
第一维:科学知识目标
第二维:科学探究目标
第三维:科学态度目标
第四维: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