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7.3德育原则
2022年山香教育版《教育理论基础》第7章《德育》第三节《德育原则》,德育原则是指思想品德教育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和要求。德育规律的体现,受德育目的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制约,古今中外教育实践经验的总结,体现一定阶级、民族和文化的特点。
2022年山香教育版《教育理论基础》第7章《德育》第2节《德育过程》。德育过程即思想品德教育过程。教育者把一定社会的思想准则和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思想品德的过程。
2022年山香教育版《教育理论基础》第7章《德育》的第1节《德育模式》。德育即思想品德教育过程。教育者把一定社会的思想准则和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思想品德的过程。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亡羊补牢
外婆与姥姥的区别
正面管教
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父母学吧四大模块课程
教资:教育目的
幼儿知识之科学探究实施思维导图
植物
Moep
汉语拼音思维导图
德育原则
⭐⭐⭐我国中小学主要的德育原则
口诀:两导、两因、一知行、一致性、尊重集体要正面
导向性原则
基本含义:德育有理想性和方向性,指导学生正确方向
贯彻要求
坚持正确政治方向
德育目标符合新时期方针政策和总任务的要求
德育的理想性+现实性
疏导原则
基本含义:循循善诱、以理服人
孔子:“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口诀:讲理又表扬
①讲明道理,疏通思想
②因势利导,循循善诱
③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
因材施教原则
基本含义:根据年龄特征、个性差异以及品德发展现状,采取不同方法和措施
以发展的眼光,了解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青少年思想特点
根据年龄特征选择不同内容和方法,注意个别差异,因材施教
知行统一原则
基本含义:理论教育+实践锻炼,提高认识+行为养成=言行一致
理论+实践+评价学生+要求自己
加强理论教育,提高思想道德认识
组织和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通过实践活动加深认识,增强情感体验,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对学生的评价和要求要坚持知行统一的原则
教育者要以身作则,严于律己,言行一致
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
[苏]马卡连柯成功教育经验的总结
基本含义:依靠集体教育每个学生,同时通过对个别学生的教育来促进集体的形成与发展
马卡连柯:“平行教育原则”
依靠集体和教师一道去影响个别学生,产生良好教育效果
建立集体+发挥集体教育+发挥个体教育
建立健全的学生集体
开展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充分发挥学生集体的教育作用
加强个别教育,并通过个别教育影响集体,增强集体的生机与活力
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这一原则是教育者正确对待受教育者的基本情感和态度
基本含义:严+爱有机结合,使教育者的合理要求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
教育者要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以及尊重热爱学生的态度
教育者应根据教育目的和德育目标,对学生严格要求,认真管理
教育者要从学生年龄特征和品德发展状况出发,提出适度要求,并坚定贯彻到底
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
基本含义:正面引导,说服教育+必要纪律约束
坚持正面教育原则,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启发自觉
以客观的事实、先进的榜样和表扬激励为主的方法来教育和引导学生
建立健全学校规章制度和集体组织公约、守则等,并且严格管理,认真执行
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长善救失原则)
基本含义:善于依靠、发扬学生自身积极因素,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克服消极因素,以达到长善救失的目的
“一分为二”看待学生
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
引导学生自觉评价自己,勇于自我教育
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基本含义:教育者应主动协调多方面教育力量,统一认识和步调,有计划、有系统、前后连贯地教育学生
充分发挥教师集体作用,统一多方面教育力量,分工合作
争取家长和社会的配合,形成以学校为中心的“三位一体”德育网络
保持德育工作的经常性和制度化,处理好衔接工作,保证对学生影响的连续性、系统性
其他原则
爱和民主原则
基本含义:热爱、关心、尊重学生,发挥学生主体性,建立平等、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对学生的爱和尊重是进行德育的前提、基础和动力
教师要热爱、尊重、信赖学生,善于从学生视角看问题
注意德育过程的民主化,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客观真实性原则
基本含义:坚持客观公正的态度和方法,实事求是,尊重事实
“注重实效,力戒空谈“的德育规范
品德教育的实质在于培养对待道德原则与道德规范的正确态度
概念
德育原则是根据教育目的、德育目标和德育过程规律提出的指导德育工作的基本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