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7.2德育过程
2022年山香教育版《教育理论基础》第7章《德育》第2节《德育过程》。德育过程即思想品德教育过程。教育者把一定社会的思想准则和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思想品德的过程。
2022年山香教育版《教育理论基础》第7章《德育》第三节《德育原则》,德育原则是指思想品德教育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和要求。德育规律的体现,受德育目的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制约,古今中外教育实践经验的总结,体现一定阶级、民族和文化的特点。
2022年山香教育版《教育理论基础》第7章《德育》的第1节《德育模式》。德育即思想品德教育过程。教育者把一定社会的思想准则和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思想品德的过程。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亡羊补牢
外婆与姥姥的区别
正面管教
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父母学吧四大模块课程
教资:教育目的
幼儿知识之科学探究实施思维导图
植物
Moep
汉语拼音思维导图
德育过程
内涵
概念
德育过程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道德规范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规律,对受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地施加影响,以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思想品德的过程,是促使受教育者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发展的过程
本质
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的统一过程
⭐教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的关系
联系:教育与发展的关系
德育过程的最终目标是使受教育者形成一定思想品德
区别
德育过程是一种教育过程
品德形成过程是人的发展过程
思想道德结构不断建构完善的过程,影响因素有生理的、社会的、主观的、实践的等
结构
教育者(主导)
受教育者
德育内容
德育方法
相互制约
⭐基本矛盾
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社会所要求的道德规范)与受教育者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这是德育过程中最一般、最普遍的矛盾,也是决定德育过程本质的特殊矛盾
⭐⭐基本规律
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与提高过程
知情意行是构成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要素
知:品德认识(基础)
品德知识
品德判断
情:品德情感(产生品德行为的内部动力,是实现转化的催化剂)
意:品德意志(调节品德行为的精神力量)
行:品德行为(关键)(衡量品德水平的重要标志)
知情意行之间关系及其发展
一般顺序
以知为开端,以行为终结
提高品德认识、陶冶品德情感、锻炼品德意志、培养品德行为习惯
具体实施
具有多种开端
德育过程一个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发展过程,是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过程
思品任何变化,依赖于个体心理活动;
自我教育过程,实质上是思品不断发展的过程;
自我教育能力是学生品德赖以形成的内部因素, 也是学生思品发展程度的一个主要标志,包括
自我评价能力
自我调控能力
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与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活动和交往是学生思品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和源泉;
德育过中活动与交往的主要特点
具有引导性、目的性和指导性
不脱离学生学习这一主导活动,主要交往对象是教师和同学
具有科学性和有效性
学生在活动中必定受到多方面影响, 校内正式的、校外非正式的、积极正面的、消极负面的, 学校教育在多方面影响中发挥主导、统一作用;
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长期——随着社会进步,德育在各方面不断调整和补充
反复、逐步提高——学生处于成长期,品德发展不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