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知识框架:遗传密码(DNA(或mRNA)中碱基排列顺序决定多肽链中氨基酸顺序的对应关系)、多肽链的合成体系、原核生物多肽链的生物合成等等
考研414统考生物化学,核酸人工合成,以核苷或单核苷酸为原料,采用有机合成反应或酶促合成反应进行的寡核苷酸或核酸(DNA和RNA)大分子的合成。
考研414统考之生物化学,下列思维导图整理了核酸化学组成进行了初步研究,发现核酸水解产物中有四种碱基。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遗传密码
DNA(或mRNA)中碱基排列顺序决定多肽链中氨基酸顺序的对应关系
破译者
Nirenberg
Khorana
64个密码子
61个编码氨基酸
3个作翻译终止信号——终止密码子
UAA、UAG、UGA
起始密码子&编码甲硫氨酸
AUG
有些生物是GUG
Trp、Met仅各自对应一个密码子
密码子基本性质(4点)
通用性
连续性
mRNA核苷酸序列阅读的无标点现象
简并性
一个氨基酸有多个密码子编码
变偶性
tRNA的反密码子在与mRNA上的密码子进行碱基配对时,前两对严格遵循A-U、G-C间的配对原则,但最后一对可以有一定变动(tRNA反密码子5'碱基与mRNA反密码子3'碱基)
C→G;G→C、G;A→U;I→A、U、C
多肽链的合成体系
确定蛋白质生物合成过程的研究结果(3项)
核糖体是蛋白质的合成场所
蛋白质新生肽链合成的起始过程中存在氨酰tRNA与mRNA的相互作用
蛋白质肽链延伸以及终止过程中核糖体组分的确定
参与蛋白质生物合成的物质
mRNA是蛋白质合成的信息模板
tRNA是蛋白质合成原料氨基酸的运载工具
核糖体(rRNA)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
辅助因子(大肠杆菌为例)
蛋白质合成起始因子
IF1、IF2、IF3
蛋白质延伸因子
EFTu、EFTs、EFG
蛋白质合成终止因子(释放因子)
RF1、RF2、RF3
能量物质
ATP、GTP
每掺入一个氨基酸需消耗4个高能磷酸键
SD序列及其作用
发现者
Shine和Dalgamo
概念
位于mRNA起始密码子前10个核苷酸左右的富含嘌呤核苷酸的一段序列
作用
与原核生物核糖体小亚基16SrRNA结合,是mRNA与核糖体结合的识别位点(其后就是启动子)
tRNA的作用及功能位点
tRNA3′端具有CCA序列
氨基酸的接受臂
特定部位与氨酰tRNA合成酶识别
与反密码子共同决定携带何种氨基酸
结合氨基酸后名为氨酰-tRNA
活化消耗2ATP
与蛋白质合成相关的位点(4个)
氨酰-tRNA合成酶识别位点
核糖体识别位点
mRNA识别位点
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核糖体差别
细菌核糖体
大亚基50S
23SrRNA
5SrRNA
小亚基30S
16SrRNA
哺乳动物核糖体
大亚基60S
28SrRNA
5.8SrRNA
小亚基40S
18SrRNA
原核生物多肽链的生物合成
蛋白质合成方向
N端到C端
合成过程(4步)
氨基酸的激活
氨酰-tRNA合成酶
AA+ATP→AA-AMP+PPi
AA-AMP+tRNA→AA-tRNA+AMP
蛋白质合成的起始过程
转运蛋氨酸的tRNA有两种
原核生物下标f,真核生物无下标
原核生物起始密码子只能识别携带甲酰化蛋氨酸的氨酰tRNA的反密码子
原核生物存在甲基转移酶
IF3与小亚基E位结合,阻止大小亚基无效结合
IF2(GTP酶)与IF1、GTP结合,进入核糖体小亚基A位
fMet-tRNAf进入小亚基P位,30S起始复合物形成
mRNA在5′端的SD序列处与小亚基16SrRNA识别结合,AUG起始密码子与反密码子识别
IF3释放,核糖体大小亚基结合,70S起始复合物前体形成
激活IF2活性,水解GTP产生IF2·GDP,与IF1相继离开核糖体,70S起始复合物组装完毕
蛋白质合成的延伸过程
进位
氨酰-tRNA进入蛋白质合成复合物核糖体的A位点
EFTu、EFTs、GTP
EFTs参与EFTu的再生
转肽
核糖体大亚基具有肽基转移酶活性,催化肽键形成
移位
肽键形成后,核糖体沿mRNA链5′→3′方向移动一个密码子的距离
移位酶EFG
GTP供能
位于A位点的肽酰链在核糖体移位后位于核糖体P位点,A点空出等待下一个氨酰tRNA
蛋白质合成的终止过程
A位点位于终止密码子UAA、UAG、UGA任何一个时,终止因子RF1、RF2与核糖体结合,肽基转移酶活性转变为水解活性,释放新生肽链
核糖体解聚
真核生物多肽链的生物合成
eIF3与40S核糖体结合,之后eIF1和eIF1A分别于40S核糖体的E、A位点结合,eIF2-Met-tRNAi-GTP与40S核糖体P位点结合,当eIF5和eIF5B与核糖体结合后,43S核糖体起始复合物形成
eIF4F复合物与mRNA结合,进入43S核糖体起始复合物,产生48S起始复合物
eIF4A和eIF4B发挥作用,促48S起始复合物寻AUG起始密码子,AUG入P位点后,众多起始因子从核糖体中解离释放,之后60S核糖体大亚基加入,最终形成80S起始复合物
三个延伸因子eEF1A、eEF1B、eEF2参与,分别与原核生物延伸因子EFTs、EFTu、EFG的功能相似
释放因子eRF1可识别所有终止密码子
eRF3为GTP水解蛋白
肽链合成后的加工和定向转运
加工和修饰
部分肽段的水解切除
氨基酸的修饰
二硫键的形成
蛋白质辅助因子的加入
N端或C端的修饰
定向转运
信号肽
某些蛋白质氨基末端有一个由15~36个氨基酸组成的序列,主要是疏水氨基酸,在蛋白质定向定位中起重要作用(结束作用后切除)
折叠
分子伴侣蛋白
帮助新生肽折叠形成成熟蛋白质但并不参与该功能蛋白质组成,防新生肽错误折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