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核酸化学
考研414统考之生物化学,下列思维导图整理了核酸化学组成进行了初步研究,发现核酸水解产物中有四种碱基。
编辑于2022-03-28 16:46:04核酸化学
核酸的种类和组成单位
架构
核酸
3'-5'磷酸二酯键
核苷酸
磷酸
核苷
β-糖苷键
戊糖
碱基(含N)
核酸基本组成单位
核苷酸
含氮碱基
嘧啶(3)
CUT
嘌呤(2)
AG
DNA
ATCG
RNA
AUCG
β-糖苷键(碱基---戊糖)
嘧啶核苷中糖环C1′与嘧啶碱N1相连
嘌呤核苷中糖环C1'与嘌呤碱N9相连
核糖与脱氧核糖(5C)
脱氧核糖是C2'上-OH脱落(脱氧)
核糖中三个自由羟基,C2、3、5(连Pi)、脱氧核糖两个自由羟基(C1均已连碱基)
核苷酸功能(4点)
高能分子
酶的辅因子
A是烟酰胺核苷酸、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CoA组分
信号分子
糖基载体
核酸的分子结构
DNA的分子结构
一级结构
书写从5'-3'
二级机构
DNA双螺旋结构
模型
提出者
沃森和克里克
依据(2点)
查尔加夫定律
A=T C=G
X射线衍射对DNA纤维的研究
要点(6点)
右手双螺旋(5'-3'和3'-5')
磷酸和脱氧核糖(外侧),碱基(内侧)
碱基互补配对
平均直径2.0nm,螺距3.4nm,每圈螺旋含10bp,相邻上下碱基距离0.34nm,夹角36度
遗传信息(碱基顺序)
大沟和小沟
意义
揭示生物遗传内在规律
碱基顺序
碱基互补配对
螺旋构象多样性
因素
相对湿度,盐浓度,离子种类
构象(4种)
B-DNA
大多数
相对湿度92%
A-DNA
相对湿度75%
C-DNA
相对湿度66%
Z-DNA
左手螺旋
局部变异结构
回文结构
ATGGTA
发夹结构、十字型结构、DNA三螺旋
三级结构
DNA超螺旋
大多数是负超螺旋
RNA的分子结构
tRNA的分子结构
结构特点(6点)
分子较小,70-90nt(核苷酸)
含有较多稀有碱基
3′末端都为CCA序列
-CCA-OH
结合氨基酸
5′末端多为pG或pC
多聚鸟嘌呤或尿嘧啶
tRNA二级结构为三叶草形(五部分)
氨基酸臂
识别活化氨基酸
二氢尿嘧啶环
反密码环
识别mRNA上密码子
额外环
假尿嘧啶核苷-胸腺嘧啶核糖核苷环(TψC环)
含有T
tRNA三级结构为倒L形
mRNA的分子结构
结构特点(4点)
种类多,分子量差异很大
真核细胞mRNA为单顺反子
原核细胞mRNA为多顺反子
真核细胞mRNA5′末端有一个‘帽子’结构
7-甲基鸟苷三磷酸
防止5'核酸外切酶作用
5'-5'三磷酸连接键
大多数真核细胞mRNA3′末端有一个聚腺苷酸(polyA结构)
分子稳定性及运输
外显子和内含子
真核生物mRNA原初转录本的编码区中有一些插入序列
外显子
编码蛋白质的序列在成熟过程中拼接起来
内含子
不编码蛋白质,mRNA成熟时候删掉
rRNA的分子结构
构成核糖体
识别mRNA和肽链
柔性大,高级结构复杂
种类
细菌
5S、16S、23S
哺乳动物
5S、5.8S、18S、28S
核酶发现的意义(3点)
拓展概念,改变传统观点
内含子自我剪接,加工机理
生命起源分子进化新依据
核酸的理化性质
一般性质
核酸的水解(3种)
酸水解
3′,5′-磷酸二酯键、β-糖苷键
碱水解
RNA
产物:3'核苷酸和2'核苷酸
DNA
对碱稳定
脱氧核糖在2'位无羟基
酶水解
催化部位:磷酸二酯键
分类
底物
DNA酶
RNA酶
方式
核酸外切酶
核酸内切酶
限制性内切酶作用特点(4点)
降解异源DNA
特异识别序列
需Mg2+
平末端和黏性末端
限制性内切酶应用(3点)
基因精细操作
遗传突变分析
个体DNA指纹分析
磷酸和脱氧核糖
紫外吸收特征
碱基中有共轭双键
紫外法
260nm吸光度与纯度
纯DNAOD260/OD280
>1.8
纯RNAOD260/OD280
>2.0
不纯
蛋白质或酚类
吸收峰280nm
变性和复性
变性
氢键断裂,紫外吸收度升高(碱基外露)(增色效应),生物活性丧失
没有共价键断裂
热变性
爆发式、温度范围窄
Tm
双螺旋结构丧失一半的温度
影响因素(3点)
DNA碱基组成
G+C高,Tm高
DNA均一性
高,则突发热变性范围窄
介质中离子种类和离子强度
强度高,Tm高
复性
适当条件下,氢键配对重新形成双螺旋
核酸的研究方法
分离纯化
防止过酸过碱高温、分离/分析器皿需高温处理
DNA
注意保持分子完整性
多用苯酚-氯仿抽提技术
缓冲液加入EDTA
螯合二价阳离子,抑制DNase活性(其活性需Mg2+)
真核生物DNA分离常见试剂及用途(4种)
高浓度NaCl
溶解核蛋白(提取液)
苯酚
蛋白质强变性剂、去除
冷乙醇
沉淀分离DNA、洗涤除杂
SDA、蛋白酶K
变性降解蛋白质(包括核酸水解酶)
RNA
注意尽可能抑制RNase活性
定性和定量测定
密度梯度超离心
常用介质:氯化铯
自下而上由高到低密度梯度
不同大分子密度:RNA>DNA>蛋白质(介质中由上到下依次为蛋白质、DNA、RNA)
不同形状DNA分子密度:超螺旋DNA>环状DNA>线形DNA
核酸电泳
琼脂糖凝胶电泳
迁移率:超螺旋>环形>线形
DNA分子(pI低)带负电荷(中性/偏碱性条件),电场中移向正极
用途
分离DNA
分析DNA分子大小、浓度
RNA电泳需在变性条件下进行
PAGE(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用途
分离RNA样品,小于1kb的DNA分子
PFGE(脉冲场凝胶电泳)
核酸柱层析
羟基磷灰石柱层析
与双链DNA结合紧密
用途
除去RNA和蛋白质
结合温度改变,按碱基组成(C+G含量)分离DNA(C+G含量低先解链先洗脱)
亲和层析
一段已知序列配体结合于层析填料,分离配体特异性结合的核酸(如利用oligo(dT)分离带polyA的mRNA)
用途
分离带特定序列的核酸分子
序列测定
双脱氧法(DNA测序)
凝胶上序列为被测的未知序列的互补序列
阅读胶上顺序从‘+’向‘-’,(近端为+)得5'向3'方向的序列
dNTP作用
链延伸原材料
ddNTP作用
2',3'-双脱氧核苷酸
合成过程中的掺入导致链终止
核酸印迹
核酸分子杂交
双链DNA分子(不同来源)、DNA/RNA异质双链分子
Southern blot(DNA印迹)
作用(3点)
不同物种间是否有同源基因
转基因生物是否已有外源基因的整合
同一生物某基因拷贝数
Northern blot(RNA印迹)
作用
mRNA水平上研究基因的表达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