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远离儿童误区,全面了解儿童保健
远离儿童误区,全面了解儿童保健思维导图:误区“生长曲线低于中位就是瘦小”、误区:“过早放弃母乳喂养”、误区:“成长奶粉营养好”、误区:“一言不合就补钙?”、等等
编辑于2022-03-31 13:00:51远离儿童误区,全面了解儿童保健
误区①:“生长曲线低于中位就是瘦小”
孩子的体格发育是由遗传潜能和后天养育方式共同决定的
WHO的生长曲线标准就是根据大样本的数据统计调查绘制的,被认为是更健康、更生理的曲线。 单独的一次测量,只要在3%和97%两条主要测量线之间,都属于正常范围,而且,定期、连续测量比一次数据更重要,更能反映出孩子的生长趋势。我们需要重点关注是孩子的生长增速,是不是与主要参考标线保持平行或重合,有没有掉线、跨线的情况。
关注孩子体型是否匀称
2岁以下,应使用体重别身长这个指标
2岁以后与成人一样,使用体质指数(BMI) 判断体型匀称程度。与体重和身高曲线同理,第3-97百分位之间均属正常。
儿童正常的生长模式
研究表明,小月龄的婴儿的早期生长主要受孕期母亲营养和宫内环境决定
婴儿期的体重增加受喂养模式影响较大。一般来说,母乳喂养的婴儿与人工喂养的婴儿相比,早期体重增长快,但6月龄后相对缓慢;不过到了1-2岁时,两种喂养模式的幼儿体重接近。婴儿期后,遗传的生长潜能显现,儿童会逐渐接近父母的平均身材。
儿童全年的生长并不是匀速的,脉冲式增长非常常见,有时快,有时慢;一般来说,春夏季节的生长速度会快于秋冬季节。
其实有高达2/3的婴幼儿在2岁前会出现身高百分位变化,请参考讲义中的身高百分位曲线。其中1/3会跨越1条主要百分曲线,1/4跨越2条,1/10跨越3条;这是生长模式由喂养向遗传潜能过渡的正常现象,这些儿童2-9岁的身高增速又会趋于稳定。对于那些年体重增长小于1kg或身高增长<5cm,以及生长跨越2条主要百分曲线的儿童我们需要密切监测,评估是否有营养不足或其他病理的因素影响生长。
头围
0-1岁之前,孩子的大脑快速发育,头围也迅速增加,1-2岁 后头围的增长速度放缓。定期监测头围变化,并和身材比较是否成比例,可以及时发现一些罕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如脑积水等。
误区②:“过早放弃母乳喂养”
母乳是婴儿最理想、最安全的天然食品
母乳的营养成分的确会随着时间推移发生变化,在宝宝出生后的2-4个月,初乳逐渐过渡为成熟乳的过程中,蛋白质的含量在逐渐下降后保持稳定,完全符合宝宝的生长需要。而脂肪的含量反而会随着哺乳持续时间增长而逐渐升高,是宝宝的重要能量来源。碳水化合物如乳糖和钙磷镁锌等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的含量,则基本保持不变,即使是膳食营养不那么均衡的母乳妈妈,我们的身体也会调动储备,保证母乳的营养供应。
母乳不仅是很好的营养来源,还有保护胃肠道健康、预防感染、促进儿童认知发展等额外的好处,即使是断奶后,这些有益的作用仍可持续,而且可以减少肥胖、过敏性疾病甚至儿童期肿瘤等慢性疾病的发生率。
宝宝出生后,建议一定要早期进行肌肤接触,尽早开始哺乳,鼓励按需哺乳,促进母乳喂养成功建立。
至于小婴儿到底多少奶量算达标,并没有一刀切的标准,关注孩子的喂养过程是否愉快、与母亲配合默契,尿色是否清亮,以及定期监测体重正常增长,比精确记录每天的奶量更重要。
如果宝宝因为各种原因暂时不能摄入足够的母乳,也不应该过分依赖配方奶,而是应该及时寻求专业的帮助,我们可以尝试改善哺喂技巧、增加哺喂次数,实现供需平衡。
美国儿科学会建议母乳喂养到1岁或以上; WHO建议2岁或以上。但最终的离乳时间,应该由妈妈和宝宝共同决定。
误区③:“成长奶粉营养好”
1岁后的宝宝,胃肠道功能、肾脏功能也发育成熟,不需要继续饮用配方奶,而且,1岁后均衡多样的饭菜才是孩子的主食,奶只是配角。奶作为均衡饮食的一部分,是非常方便易得的钙质的来源,而配方奶的钙含量,其实远不及纯牛奶。而且,无论是配方奶还是纯牛奶,大部分成分还是水,虽然能提供一定量的蛋白质,但是能量密度也很低,是不能作为孩子的主食的。
配方奶中添加的各种维生素、矿物质,通过正常饮食也完全可以获得。
所谓的幼儿成长奶粉,或一些厂家标识的3段、4段配方奶,为了改善口感,普遍含有添加糖,饱腹感很强,由于饥饿感主要是受血糖调节的,添加了糖的幼儿配方奶会破坏孩子吃正餐的食欲,不利于培养良好的吃饭习惯。而且,添加糖的摄入,尤其是葡萄糖和蔗糖,会增加龋齿发生的风险。
世界卫生组织及各个国家的权威膳食指南,都提倡1岁后喝纯牛奶,并继续补充维生素D促进钙的吸收
美国儿科学会建议:1-2岁 儿童每日摄入480ml牛奶,2岁后每日摄入480-720ml
英国的公共卫生权威机构NHS的推荐1-3岁儿童每日牛奶摄入量则为300ml;
香港卫生署的推荐摄入量为每日360-480ml。
考虑到中西饮食习惯的差异,如果宝宝喝不下这么多牛奶,那么适当提供酸奶、奶酪和其他含钙丰富的食品,如豆制品、豆奶、坚果、深绿色蔬菜等,也可以满足宝宝对钙质的日常需要。
哪种纯牛奶最适合孩子饮用?
其实,无论是超高温灭菌奶、巴氏杀菌奶、全脂奶粉,无论奶源来自哪里,虽然奶的口感和风味可能会略有不同,但从营养价值上来说,都没有明显的差别,100ml牛奶的含钙量约为120mg,蛋白质约3-4g,这两项指标都优于配方奶;而碳水化合物含量5g左右,也比添加了糖的成长奶粉口感清淡。所以,只要是您信任的牛奶品牌,都是可以放心选择的。另外,孩子2岁前,建议饮用全脂牛奶。2岁后,为了减少动物性脂肪对健康的不利影响,可以更换为低脂或脱脂奶。
误区④:“一言不合就补钙?”
钙对于骨骼健康、维持心血管和肌肉的正常生理功能都有重要作用,但孩子的身高增长是由营养状态和遗传基因等等多个因素共同决定的,这里的营养指的是均衡的营养搭配,没有哪一种营养元素可以单独发挥作用。充足的钙摄入可以让我们的骨头长得更结实,但额外的钙摄入对于长高并没有正向促进作用,也不能让孩子睡得更踏实,或头发更浓密。
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需要多少钙?
首先, 0-6月龄的小婴儿, 钙的每日推荐摄入量为200mg,7月龄-1岁为260mg。对于以奶为主食的宝宝来说母乳的含钙量约为26- 28mg/100ml而且多以离子钙、复合钙的形式存在,生物利用度很高,所以6月龄以下的宝宝每日奶量摄入700ml左右、就不用担心缺钙。6月龄后,继续按需母乳喂养,同时添加一定含钙的辅食,也能满足身体对钙的需要。
对于人工喂养的宝宝来说,配方奶的含钙量为50-60mg/100ml,虽然吸收不如母乳,但胜在浓度高研究表明,人工喂养和母乳喂养的宝宝,1岁时的骨矿物质沉积状态没有太大区别。
研究表明,儿童通过奶及奶制品外的日常食物所摄入的钙,一般每日约400mg。所以,只要奶量充足,饮食均衡,孩子的体格发育正常,就不用担心缺钙。过量的钙摄入,反而妨碍锌和铁等2价金属元素的吸收,还可能会引起便秘、厌食。
维生素D促进钙质的吸收。1岁以下婴儿的需要量为每日400单位,1岁以上的儿童和成人为每日600单位。除了冬季,对于浅色皮肤的人来说,每天中午在阳光下暴露脸部和双上臂10-15分钟就足以合成足够的维生素D,但是肤色较深、冬天、居住在北方时,皮肤维生素D合成可能不足,需要额外补充。
误区⑤:“孩子不爱吃饭,都是缺锌惹的祸”
锌缺乏时,的确可以出现味觉嗅觉障碍、厌食、频繁胃肠道感染等,但是锌属于微量元素,人体的需要量非常少,婴儿期的每日推荐摄入量为2-3mg,1-3岁为3mg,4-8岁为5mg,以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膳食供给来看,城市地区的儿童只要日常能摄入丰富多样的食物,如肉类、禽类、海鲜、坚果等,就不太可能存在锌摄入不足。
误区:锌的主要储存部位在骨骼肌肉,很多地区医院广泛开展的指尖血或头发微量元素检查其实并不能反映真实的锌储备。
研究表明,父母给孩子进食时施加的压力水平越高,孩于的摄入量和体重也越低,孩子挑食的程度也越高。
对于身高体重增长正常的孩子,父母只决定孩子什么时候吃,吃什么,在哪里吃就可以了。 也就是说, 家人是食物的提供者, 进餐环境的布置者,我们负责每日为孩子准备丰富多样、均衡搭配的食物,在合理的时间和地点提供给孩子,而孩子是进食的主导者,吃多吃少应该由孩子自己决定
我们一般把食物分为四大类:主食、奶类、肉禽蛋豆和蔬果,如果每类食物中孩子有爱吃的几种,身高体重增长情况正常,就别太担心,有些天性谨慎的孩子,可能要尝试10-15次才能接受一种新的食物。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挑食”现象会逐渐改善,要记住、只有把吃饭的主动权还给孩子,才能成功培养出热爱美食的小吃货。
如果您认为孩子的进食习惯存在问题,或生长情况让您担心,建议咨询营养科医生,进行评估和饮食指导,仅仅依靠补锌,不能解决孩子的进食题。
误区⑥:“不吃盐没力气”
根据最新的营养学普查数据表明,有高达2/3的中国居民存在盐摄入过多的问题,平均盐摄入量在10.5g,远超世界卫生组织的推荐量6g以下。过多的盐摄入与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肾脏疾病、胃部疾病的发生相关,还会造成钙质流失。
1岁以下孩子的肾脏排钠能力还不成熟,辅食里不能添加额外的盐,天然食物中所含的钠,足够满足婴儿的生理需要。
人类的口味偏好是在人生的最初几年逐渐形成的,为了更为长远的健康,1岁以上的孩子也要培养清淡口味,儿童饮食尽量不加盐或少加盐。1-3岁的孩子每日钠的适宜摄入量为700mg,相当于食盐为1.8g; 4-7岁为900mg,相当于食盐2.1g。
孩子什么时候能吃大人的饭?
1岁以上孩子就可以逐步适应大人食物的加工程度,全家人一起吃饭,吃一样的饭菜,也有助干培养良好的进食习惯,孩子获取到的食物种类更丰富,TA也会更享受进餐的过程。
注意:建议家庭烹饪时,选择快炒、清蒸、白灼等方式,在食物出锅前加盐,这样咸味停留在食物表面,口味会更好,同时建议使用2g的标准盐勺,这样我们可以精确地把控自己放了多少盐;如果想使用一些高钠调味品,如酱油、蚝油来增加菜肴的风味,那么就要相应减少烹饪用盐。
我们的肾脏是有调节钠排泄的能力,只要不是重体力劳动者,少吃盐并不会“没力气”。只要1-2周的时间,成年人也可以重新唤醒味蕾,逐渐适应清淡的口味。同时要注意,饮食中应包括含钾丰富的水果和蔬菜,也有助于维持心血管和肾脏的健康。
误区⑦:“孩子不吃饭零食要不得”
大概1岁后,很多家长会逐渐发现之前对食物兴趣很浓的宝宝,吃饭的表现越来越不乖。食物来了不张嘴,把头扭开,用手挡开;饥一顿饱一顿的,常常只吃几口就不肯吃了;越来越挑食,很多东西不肯吃;吃饭也坐不住了,要下餐椅或大人抱着吃,这个“进食叛逆期”和宝宝本来1岁后生长速度放缓,能量需求下降有关,也和自我意识萌芽、探索心爆棚有关系。
零食是把“双刃剑”
如果让孩子随便吃、过量吃、无选择性的吃,孩子很可能进食过多高盐、高糖、高脂肪食物,以至于越来越挑食,正餐越来越困难,而且牙齿和嘴巴一直得不到休息,也会增加龋齿的风险。
对于婴幼儿和学龄前期孩子来说,少量多餐本来就是他们的生理特点,平均每天要吃4-6餐才是合理。在一日三餐外的非正餐时间提供健康的零食作为加餐,不仅可以给宝宝补充能量,也能减少餐桌上的对抗和压力。不同的营养指南和报道,零食可以提供每日能量摄入的1/10-1/4,这对于保证孩子的生长发育非常重要。
建议:对于吃正餐发挥不稳定的孩子,我们家长可以尝试定点在正餐中间安排少量而精致的“零食餐”,提供健康的天然或少加工食物,比如美国儿科学会推荐的新鲜水果、酸奶奶酪、全麦饼干或面包三明治、花生酱和酸奶等,也可以是更符合中国人饮食习惯的小块红薯南瓜、板栗,小馄饨、饺子等,避免只喝配方奶作为加餐,也避免高能量、高盐、高糖、高脂肪的加工食品。不过,还是要注意良好的进食习惯——不一边吃边玩,吃前洗手讲卫生,吃完漱口保护牙齿。
误区⑭:“趴睡、睡得不安稳是积食?”
现代医学中没有积食这个说法
趴睡
目前趴睡原因不明。不过,有一种理论,说趴着睡时孩子更有安全感,可以自我安抚。假设让他们躺着睡时,虽然躺在床上,有支撑物,但孩子可能会有一种从上往下掉的感觉,这和在妈妈子宫内总是漂浮着有关。而当孩子趴着的时候,能感受到床面,就像我们能用手撑着地了,感觉踏实。
至于是否有消化问题,不是单靠看孩子睡姿就能判定的。最重要的是,观察孩子清醒时的状态,食欲、精神状态、有无疼痛、有无腹胀等等。实际上趴睡跟吃多吃少真没啥关系。
此外,并不只是孩子喜欢趴睡,有些成人一样喜欢,有调查显示,有10%左右的人习惯趴睡。而随着小朋友的不断成长,获得的技能越来越多,在床上的睡姿也就“丰富”起来了,趴睡可能只是其中一个过渡性的睡姿。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睡姿,只要睡得安稳,就不要纠结怎么睡了。
趴睡会增加睡眠意外的风险,比如婴儿猝死综合症,所以1岁以内的孩子是不建议趴睡,而是应该仰卧。
睡不安稳
新生儿期每个睡眠周期约45分钟。睡眠分为深睡和浅睡。年龄越小浅睡时间相对越长,约占睡眠时间的1/2。深睡时很少运动,呼吸规则。浅睡时常常有吸吮动作、肌肉颤动、面部有时出现微笑、有时似做鬼脸,有时噘嘴,身体像伸懒腰,有时一阵阵突然发生肌肉运动,偶然发声,呼吸不规则。
有时我们会误认浅睡眠时的表现为睡眠不安稳,过多干预,反而影响孩子的正常睡眠。其实浅睡对大脑发育很重要。如果在浅睡时,不打扰他,让深睡和浅睡两种状态交替进行,逐渐延长夜间睡眠时间,你就会发现孩子睡觉越来越“安稳”了。这个是睡眠能力发育的情况。
误区⑬:“静脉输液好得快”
在2020年的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中提到,注射给药占了56.7%,而其中静脉注射给药占了91.1%。在2013年12月,卫生部就发布了“合理用药十大原则”,其中,第二条明确规定“遵循能不用就不用、能少用就不多用,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输液的原则”。
一般以下情况会需要输液
1、孩子体液不足。
对于频繁严重呕吐的孩子,液体丢失很多,体内水份没了、电解质也没了,自己又没法通过口服补回去,医生评估下来重度脱水了,那么我们需要借助静脉输液的作用,帮助孩子补充液体及电解质。
2、危重症抢救。
静脉输液的利处之一,就是药物可在短时间内达到有效治疗浓度,迅速发挥药物治疗作用。而在争分夺秒的抢救中,要的就是“速度”!这个时候,丢了“速度”,生命岌岌可危呀!
3、一些特殊药物的给予。
有些药物如果口服给药,药效会大打折扣甚至失效,那么这些药物就更适合直接输液;有些药物制剂就只有静脉制剂,比如化疗药物,那也需要静脉输液使用。
4、严重感染。
严重的感染,也属于病情重的一种,需要更为积极的措施,用的一些药物会更为高级,可能只有针剂(因为一般默认需要这个程度的用药都达到开放静脉的地步了)。另外不仅会采取输液治疗,还会完善一些检查以明确孩子各个器官的功能以及尽可能寻找感染的源头。
5、喂药困难
孩子喂药困难有时也是选择输液的原因。当我们自己的内心充分明白孩子当前只需口服药物时,可以温和而坚定的告知他,有时候孩子感受到我们意志,也会更愿意接受。而且还能减少孩子打针输液的痛苦,降低在医院交叉感染的风险,缓解孩子的就诊抵触情绪。
误区⑫:“囟门、肚脐不能洗?”
什么是囟门?
胎儿颅骨没有完全长实,存在空隙,这可以让胎儿的头颅富有一定的弹性, 更为顺利的从阴道分娩出,同时这些空隙也为宝宝大脑发育预留了空间。胎儿娩出后,颅骨缺口比较大的地方就是我们常说的囟门。
囟门闭合的正常时间与出生时宝宝的胎龄有关。前囟在孩子5至24个月时关闭(一般12-18个月时)。当孩子长到2-3月时,后囟就会闭合,在孩子2月时通常已经不再能触及后囟,部分孩子的后囟出生时就很小或已闭合,早产儿的囟门关闭时间稍延迟。
囟门下面有很牢固的硬脑膜保护大脑。这层硬脑膜,是一厚而坚韧的双层膜,里面有一层不规则致密结缔组织,可抵抗来自不同方向的应力。要知道胎儿娩出时产道挤压的力量可远远人于给婴儿洗头时轻轻触摸的压力。
乳痂
是脂溢性皮炎的一种,通常在宝宝1-2个月大时出现,一般在8-12个月左右好转。可能和皮肤产油过多有关,表现为在头皮、眉毛、眼睑、鼻梁、耳后等部位出现有鳞屑的、蜡样的红疹
乳痂一般不需要治疗,在几个星期或者几个月左右就会好转。有时候,也可以用以下办法治疗乳痂:
1、用婴儿香波洗发,用软刷(例如软牙刷)轻轻去除乳痂。
2、如果您在使用1步骤数天后,宝宝的乳痂没有改善,那么可以在宝宝头上先用少量的软化剂例如凡士林、植物油、矿物油和婴儿油,来软化乳痂。需要的话,软化剂可以保留过夜。然后用软刷轻轻按摩头皮,再用婴儿香波洗去。
3、如果用了2步骤的方法还是不能去除乳痂,建议去看儿童皮肤科医生。他们也许会推荐用弱的激素软膏或者含抗真菌成份的香波治疗,不建议自行加用药物哦。
肚脐到底能不能洗?
胎儿期脐带连接着胎盘,从母体获取养分成长。出生后,脐带被结扎,供能通道被阻断,新生儿通过呼吸系统来获取氧气,通过消化系统来获取能量。脐蒂脱落后,就形成了我们常见的呈螺旋状的肚脐。它里面有很多褶皱,人体在日常的新陈代谢中脱落的皮屑、分泌的皮脂以及外来的一些脏东西就容易藏在里面。时间长了,逐渐的就变成了黑泥,有时候还会有异味。
通过肚脐的水平解剖图可以看到,肚脐后面是封闭的,距离腹腔还有一层脂肪、腹膜和肌肉。所以,理论上,肚脐虽然脏,但是却对人体不会造成什么影响。但是这个“黑”和“异味”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生活质量,这个时候轻柔的清洗完全是可以进行的,但是不能‘抠”,表皮抠破了,可是会引发感染。
误区⑪:“宝宝长湿疹,妈妈要忌口”
湿疹(特应性皮炎),表现为皮肤干燥、瘙痒、泛红,是婴幼儿期常见的皮肤疾病。湿疹的发生与遗传和环境因素有关,如果父母或同胞兄弟是过敏体质,那么宝宝发生湿疹的风险增高;另外,皮肤屏障功能受损是湿疹最重要的发病机制,与食物和奶的因果关系并不确切。
目前,还没有能够有效预防湿疹发作的食谱。但至少6个月的母乳喂养,对预防湿疹有保护性作用。湿疹宝宝的妈妈可以正常吃饭,湿疹宝宝也可以和其他孩子一样添加辅食,只需注意嘴巴周围肌肤的额外保护,避免食物外溢的刺激进一步加重湿疹
在没有确切过敏证据时,没必要延迟添加容易过敏的食物,如鱼虾、鸡蛋等,这既不能减轻湿疹,也损失了营养成分和口味的多样性,增加了宝宝营养摄入不均衡或挑食的风险;另一方面科学证据也显示,如果不能尽早让所谓的“高敏食物”通过肠道消化吸收、帮助人体建立对食物的免疫耐受,反而会增加日后食物过敏发生的可能性。
皮肤为中心的治疗和护理
轻中度的湿疹,加强皮肤保湿和护理后往往就可以得到有效缓解。
适度穿衣,纯棉衣物最佳,以宽松柔软为宜,避免出汗加重瘙痒;每日用非皂质的沐浴液洗澡,以保持皮肤清洁,沐浴后用棉毛巾轻轻拍干皮肤,然后马上使用润肤霜,起到隔离和保湿的作用,每天润肤霜的用量和频率应该以保持皮肤水润、不干燥为宜。如果宝宝有全身泛发湿疹,那么润肤霜的使用量应该达到每日15-20g。同时,日常洗衣粉应选择低敏、无香配方,家居环境也要注意凉爽、通风和清洁。
中重度湿疹,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配合使用外用激素抗炎治疗,以修复皮肤的屏障功能。很多家长对于激素药物有恐惧心理,总是用用停停,是造成湿疹反复难以根治的重要原因。
只有经过规范的治疗护理仍然控制不佳的全身性湿疹,或者同时合并消化系统或者呼吸系统过敏症状的宝宝,才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尝试对某种可疑的食物进行回避,一段时间后再重新引入,观察原有症状的变化,如果回避了食物症状消失,重新引入症状又出现,我们称为食物回避—激发试验提示阳性,那么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饮食回避,但同时需兼顾其它食物以补充同类型营养素。
误区⑩:“包治百病的益生菌”
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将益生菌定义为“在适量摄入时有益宿主(人类)健康的一类活的微生物”。
目前医学研究已经发现了益生菌的作用,的确是多种多样的,包括抑制致病菌的生长、改善肠道屏障功能、调节免疫系统等。也有一些研究发现,益生菌和我们人体本来的肠道菌群之间有类似“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的关系,有一些生物活性可以在不同的菌种、菌株之间传递。但是,以上提到的这些益生菌对健康的促进作用,多数都是理论和实验室层面的,实验室研究不等于临床疗效,益生菌究竟能不能促进健康、防治疾病,还要靠实践检验。
虽然商业宣传天花乱坠,但是临床研究发现,绝大多数益生菌是无法在肠道长期生存的,也不能长久改善人体的健康状态。
目前发现的最明确的益生菌的作用,主要是急性腹泻中的应用,而且这种治疗作用,也是有菌株特异性和剂量要求的,研究最充分的就是鼠李糖乳杆菌和布拉氏酵母菌2种。治疗剂量的鼠李糖乳杆菌、布拉氏酵母菌可以缩短急性腹泻时间1-2天;对于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益生菌也有一定预防作用。不过,也有最新的研究数据显示,鼠李糖乳杆菌对腹泻的治疗效果并不好于安慰剂。不但如此,益生菌在肠绞痛、便秘、过敏、预防感染等等方面的应用,虽然常见于商业宣传,但从严谨的医学角度来看,都缺乏有效性证据。
误区⑨:“大便不好就是缺乏乳糖酶”
随着年龄增长,亚洲成年人有很多乳糖不耐受的情况,但以奶为主食的小婴儿,其实没有真正不能消化乳糖的,母乳是宝宝最天然最理想的食物,乳糖既是很重要的能量来源,也是大脑发育关键物质,婴儿天生都有消化吸收乳糖的能力。
母乳中的乳糖有时超过了孩子的需求量,如果不能被小肠百分之百完全消化吸收,没消化完的乳糖进入结肠,就会被肠道细菌转化为短链脂肪酸和气体,其中的短链脂肪酸还能被人体吸收利用,但气体会随粪便排出,有时会让大便稀、有泡沫,味道酸臭,但这也是一种正常的消化状态。
乳糖等低聚糖会促进肠道蠕动,吃奶的宝宝比吃饭的大人肠道蠕动快,可能有一些消化液没完全与大便混匀形成粘液,或者少部分奶没有完全消化,形成奶瓣,这都是完全正常的。
至于边吃边拉,其实是正常人都有的胃结肠反射,指的是食物进入胃后会促进结肠蠕动。这种现象吃奶宝宝明显些,“腾出地方”好消化刚吃下的奶。
各种形式的乳糖不耐受检测是一种被滥用的检查,结果即便是阳性,也不能作为给宝宝额外补充乳糖酶的依据。其实,健康宝宝的大便个体差异很大,并没有一种严格的定义规定什么样的大便是正常的,一天几次或几天一次都很常见,只要大体稳定,有自己的规律,而且体重增长良好就可以了,不必过度解读大便的变化。
误区⑧:“喝粥、喝汤”有营养
食物能量密度
食物能提供的能量,一般以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三种形式存在。而能量密度,是指一定量的食物能提供给我们的能量。笼统地说,固体食物的能量密度,一般高于半流质和流质的食物。
影响咀嚼
长期摄入过于精细、不需要咀嚼的食物,可能会造成牙列拥挤、咀嚼能力弱,不利于牙齿的发育,进一步妨碍孩子进食能量密度高的固体食物。所以,我们给宝宝添加辅食的过程中要注意由细到粗、由稀到稠的原则,在孩子适应了一个阶段的食物精细程度后,需要及时引入更粗糙、更稠的食物,给他提供恰恰好的挑战,锻炼孩子的咀嚼和吞咽能力,鼓励他摄入能量密度高的食物,即使孩子暂时嚼不动吐出来了,也不要轻易放弃,下次再尝试。
1岁以后,其实孩子就可以接受绝大部分成人食物的粗糙度。偶尔出现大便带有未消化的食物残渣,比如胡萝卜、玉米粒等,也是孩子在咀嚼时没能更好地研磨食物就吞咽下去了,并不是消化道功能发育的不好或吸收不好。
宝宝吃稍微粗糙的食物就干呕或吐掉怎么办?
这就需要我们注意运用技巧,鼓励孩子自主进食。能自己吃饭的孩子比喂饭更不容易出现挑食、吐食物和干呕的现象。
很多宝宝会因为咽反射敏感,咀嚼能力又尚在进步,没有充分咀嚼或不光滑的食物可能会导致干呕,所以初期的手指食物建议是入口化或一捻就碎,后期再逐渐增加食物的粗糙度。
注意:早期避免提供
整颗或大粒的坚果,磨碎后才能提供给宝宝
像葡萄这样圆形的小水果,建议切成两半后再给宝宝吃
带刺的鱼肉和带软骨的肉类也不能给宝宝吃。
如果宝宝是1岁内,因为肾脏还没有发育成熟,不建议食物内加盐和加糖。蜂蜜在酿造、运输与储存的过程中,常受到肉毒杆菌的污染,所以1岁之内蜂蜜也是不建议提供的。
课程来源卓正潘晶晶、杨茜茜医生 笔记by米饭可乐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