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应收及预付款项
《初级会计实务》第三章第二节应收及预付款项,讲述了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应收股利和应收利息等。
编辑于2022-04-04 16:53:51“本书特别推荐给以下读者: √怕生的人 √不擅长说话的人 √不擅长自我表达的人 √害怕被人讨厌,所以闭口不言的人 √想要跟谁都相处得很好的人 √一言不合就跟对方吵架的人 √经常由于讲得不好而后悔的人 √想要变成善于表达自己想法的人 √身边有难以沟通的对象的人 √对他人无法顺利提意见的人”
2022年注册会计师考试教材《会计》第一章分为5节进行介绍,分别是会计概述;财务报告目标、会计基本假设和会计基础;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要素及其确认与计量;财务报告。本思维导图对第一章的内容进行了简单的梳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8年版),知识点有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实践与认识及其发展规律、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资本主义的本质及规律。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本书特别推荐给以下读者: √怕生的人 √不擅长说话的人 √不擅长自我表达的人 √害怕被人讨厌,所以闭口不言的人 √想要跟谁都相处得很好的人 √一言不合就跟对方吵架的人 √经常由于讲得不好而后悔的人 √想要变成善于表达自己想法的人 √身边有难以沟通的对象的人 √对他人无法顺利提意见的人”
2022年注册会计师考试教材《会计》第一章分为5节进行介绍,分别是会计概述;财务报告目标、会计基本假设和会计基础;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要素及其确认与计量;财务报告。本思维导图对第一章的内容进行了简单的梳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8年版),知识点有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实践与认识及其发展规律、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资本主义的本质及规律。
应收及预付款项 (《初级会计实务》第三章 流动资产 第二节)
应收票据
概述
应收票据
是指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服务等而收到的商业汇票。
商业汇票
是一种由出票人签发的,委托付款人在指定日期无条件支付确定金额给收款人或持票人的票据。
账务处理
科目设置:
“应收票据”
反映和监督应收票据取得、票款收回等情况
借方:
取得的应收票据的面值
贷方:
到期收回票款或到期前向银行贴现的应收票据的票面金额
期末余额在借方
反映企业持有的商业汇票的票面金额
按照开出、承兑商业汇票的单位进行明细核算
设置“应收票据备查簿”
逐笔登记商业汇票的种类、号数和出票日、票面金额、交易合同号和付款人、承兑人、背书人的姓名或单位名称、到期日、背书转让日、贴现日、贴现率和贴现净额以及收款日和收回金额、退票情况等资料。
商业汇票到期结清票款或退票后,在备查簿中应予注销。
1.取得应收票据和收回到期票款
因债务人抵偿前欠款而取得的应收票据
借记:
应收票据
贷记:
应收账款
因企业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而收到开出、承兑的商业汇票
借记:
应收票据
贷记:
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商业汇票到期收回款项时,应按实际收到的金额
借记:
银行存款
贷记:
应收票据
2.转让应收票据
背书
企业可以将其持有的商业汇票背书转让。
背书是指在票据背面或者粘单上记载有关事项并签章的票据行为。
背书转让的,背书人应当承担票据责任。
企业将持有的商业汇票背书转让以取得所需物资时
按应计入取得物质成本的金额
借记
在途物资/材料采购/原材料/库存商品等
按照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可抵扣的增值税税额
借记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按商业汇票的票面金额
贷记
应收票据
如有差额
借记或贷记
银行存款等
应收账款
是指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服务等经营活动,应向购货单位或接受服务单位收取的款项,主要包括
企业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等应向有关债务人收取的
价款
增值税
代购货单位垫付的包装费
运杂费等
科目设置:
“应收账款”
反映和监督应收账款的增减变动及其结存情况。
不单独设置“预收账款”科目的企业,预收的账款也在“应收账款”科目核算
借方:
登记应收账款的增加
贷方:
登记应收账款的收回及确认的坏账损失
期末余额一般在借方
反映企业尚未收回的应收账款
如果期末余额在贷方
一般为企业的预收账款
企业应收账款改用应收票据结算,在受到承兑的商业汇票时
借记:
应收票据
贷记:
应收账款
预付账款
是指企业按照合同规定预付的款项。
科目设置:
“预付账款”
反映和监督预付账款的增减变动及其结存情况
借方:
登记预付的款项及补付的款项
贷方:
登记收到所购物资时根据有关发票账单记入“原材料”等科目的金额
登记收回多余的预付款
期末余额在借方
反映企业实际预付的款项
如果期末余额在贷方
反映企业应付或应补付的款项
预付款项情况不多的企业,可以不设置“预付账款”科目,而将预付的款项通过“应付账款”科目核算。
企业根据购货合同的规定向供应单位预付款项时
借记:
预付账款
贷记:
银行存款
企业收到所购物资
按应计入购入物资成本的金额
借记:
材料采购/原材料/库存商品等
按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
借记: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等
贷记:
预付账款
当预付价款小于采购货物所需支付的款项时,应将不足部分补付
借记:
预付账款
贷记:
银行存款等
当预付价款大于采购货物所需支付的款项时,对收回的多余款项
借记:
银行存款等
贷记:
预付账款
应收股利和应收利息
应收股利的账务处理
应收股利是指企业应收取的现金股利或应收取其他单位分配的利润。
科目设置:
“应收股利”
反映和监督应收股利的增减变动及其结存情况。
借方:
登记应收现金股利或利润的增加
贷方:
登记收到的现金股利或利润
期木余额一般在借方
反映企业尚未收的的现金股利或利润
“应收股利”科目应当按照被投资单位设置明细科目进行核算。
企业在持有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资产)期间,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现金股利,按应享有的份额,确认当期投资收益。
借记:
应收股利
贷记:
投资收益
企业收到被投资单位分配的现金股利或利润
贷记:
应收股利
对于应借记的会计科目,应区别两种情况分别进行处理:
对于企业通过证券公司购入上市公司股票所形成的股权投资取得的现金股利
借记:
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
对于企业持有的其他股权投资取得的现金股利或利润
借记:
银行存款
应收利息的账务处理
应收利息是指企业根据合同或协议规定应向债务人收取的利息。
科目设置:
“应收利息”
反应和监督应收利息的增减变动及其结存情况。
借方:
登记应收利息的增加
贷方:
登记收到的利息
期末余额一般在借方
反映企业尚未收到的利息
“应收利息”科目应当按照借款人或被投资单位设置明细科目进行核算。
其他应收款
是指去也除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应收股利和应收利息以外的其他各种应收及暂付款项。其主要内容包括:
应收的各种赔款、罚款
如:因企业财产等遭受意外损失而应向有关保险公司收取的赔款等;
应收的出租包装物租金
应向职工收取的各种垫付款项
如:为职工垫付的水电费、应由职工负担的医药费、房租费等;
存出保证金
如:租入包装物支付的押金
其他各种应收、暂付款项
科目设置:
“其他应收款”
借方:
登记其他应收款的增加
贷方:
登记其他应收款的收回
期末余额一般在借方,反映企业尚未收回的其他应收款项。
“其他应收款”科目应当按照对方单位(或个人)设置明细科目进行核算。
企业发生各种其他应收款项时
借记:
其他应收款
贷记:
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固定资产清理
收回其他各种应收款项时
借记:
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应付职工薪酬
贷记:
其他应收款
应收款项减值
坏账
企业的各项应收款项,可能会因债务人拒付、破产、死亡等信用缺失原因而使部分或全部无法收回。这类无法收回的应收款项通常称为坏账。
坏账损失
企业因坏账而遭受的损失称为坏账损失。
应收款项减值有两种方法
直接转销法
小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应收款项减值采用直接转销法。
备抵法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应收款项减值的核算应采用备抵法。
(本小节未完...主题不够用...见第2页)
应收款项减值
坏账
企业的各项应收款项,可能会因债务人拒付、破产、死亡等信用缺失原因而使部分或全部无法收回。这类无法收回的应收款项通常称为坏账。
坏账损失
企业因坏账而遭受的损失称为坏账损失。
应收款项减值有两种方法
直接转销法
小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应收款项减值采用直接转销法。
备抵法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应收款项减值的核算应采用备抵法。
直接转销法
采用直接转销法时,日常核算中应收款项可能发生的坏账损失不进行会计处理,只有在实际发生坏账时,才作为坏账损失计入当期损益。
坏账损失的确认
小企业应收及预付款项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减除可收回的金额后确认的无法收回的应收及预付款项,作为坏账损失:
(1)债务人依法宣告破产、关闭、解散、被撤销,或者被依法注销、吊销营业执照,其清算财产不足清偿的。
(2)债务人死亡,或者依法被宣告失踪、死亡,其财产或者遗产不足清偿的。
(3)债务人预期3年以上未清偿,且有确凿证据证明已无力清偿债务的。
(4)与债务人达成债务重组协议或法院批准破产重整计划后,无法追偿的。
(5)因自然灾害、战争等不可抗力导致无法收回的。
(6)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条件。
坏账损失的账务处理
按照小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确认应收账款实际发生的坏账损失,应当
按照可收回的金额
借记:
银行存款
按照其账面余额
贷记:
应收账款
按照其差额
借记:
营业外支出——坏账损失
优点:
账务处理简单,将坏账在实际发生时确认为损失符合其偶发性特征和小企业经营管理的特点。
缺点:
不符合权责发生制会计基础,也与资产定义存在一定冲突。在这种方法下,只有坏账实际发生时,才将其确认为当期损益,导致资产与各期损益不实;
在资产负债表上,应收账款是按照账面余额而不是按账面价值反映,这在一定程度上高估了期末应收款项。
备抵法
备抵法是采用一定的方法按期确定预期信用损失计入当期损益,作为坏账准备,待坏账损失实际发生时,冲销已计提的坏账准备和相应的应收款项。采用这种方法,需要对预期信用损失进行复杂的评估和判断,履行预期信用损失的确定程序。
预期信用损失的概念
预期信用损失,是指以发生违约的风险为权重的金融工具信用损失的加权平均值。
信用损失,是指企业按照实际利率折现的、根据合同应收的所有合同现金流量与预期收取的所有现金流量之间的差额。
预期信用损失的确定方法
企业对于《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规范的交易形成且不含重大融资成分的应收账款,始终按照相当于整个存续期内预期信用损失的金额计量其损失准备。
信用风险自初始确认后是否显著增加的判断。
(1)企业应通过比较应收款项在初始确认时所确认的预计存续期内的违约概率与该工具在资产负负债表日所确定的预计存续期内的违约概率,来判定金融工具信用风险是否显著增加。
(2)如果企业确定应收款项在资产负债表日只具有较低的信用风险的,可以假设应收款项的信用风险自初始确认后未显著增加。通常情况下,如果预期超过30日,则表明应收账款的信用风险已经显著增加。除非企业在无须付出不必要的额外成本或努力的情况下即可获得合理且有依据的信息,证明即使预期超过30日,信用风险自初始确认后仍未显著增加。
(3)在确定信用风险初始确认后是否显著增加时,企业应考虑无须付出不必要的额外成本或努力即可获得的合理且有依据的信息,包括前瞻性信息。
(4)对于应收款项,企业在单项应收款层面无法以合理成本获得关于信用风险显著增加的充分证据,而在组合的基础上评估信用风险是否显著增加是可行的,企业应按照应收款项的类型、信用风险评级、初始确认日期、剩余合同期限为共同风险特征,对应收账款进行分组并以组合为基础考虑评估信用风险是否显著增加。
在确定信用风险自初始确认后是否显著增加时,企业应考虑的具体信息包括:
(1)债务人未能按合同到期日支付款项的情况;
(2)已发生的或预期的债务人的外部或内部信用评级的严重恶化;
(3)已发生的或预期的债务人经营成果严重恶化;
(4)现存的或预期的技术、市场、经济或法律环境变化,并将对债务人对本企业的还款能力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考虑到应收款项的流动性特征,实务中通常按照应收款项的账面余额和预计可收回金额的差额确定预计信用减值损失。即按照在应收款项初始确认时所确定的预计存续期内的违约概率与该应收款项在资产负债表日所确定的预计存续期内的违约概率,来判定应收款项信用风险是否显著增加。
坏账准备的账务处理
科目设置:
“坏账准备”
核算应收款项的坏账准备计提、转销等事项。
贷方:
登记当期计提的坏账准备
登记收回已转销的应收账款而恢复的坏账准备
借方:
登记实际发生的坏账损失金额和冲减的坏账准备金额
期末贷方余额
反映企业已计提但尚未转销的坏账准备。
坏账准备可按以下公式计算:
当期应计提的坏账准备=当期按应收款项计算的坏账准备金额-(或+)“坏账准备”科目的贷方(或借方)余额
计提坏账准备
企业计提坏账准备时,按照应收款项应减记的金额
借记:
信用减值损失——计提的坏账准备
贷记:
坏账准备
冲减多计提的坏账准备时
借记:
坏账准备
贷记:
信用减值损失——计提的坏账准备
转销坏账
企业确实无法收回的应收款项按管理权限报经批准后作为坏账转销时,应当冲减已计提的坏账准备。
企业实际发生坏账损失时
借记:
坏账准备
贷记:
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等
收回已确认坏账并转销应收款项
已确认并转销的应收款项以后又收回的,应当按照实际收到的金额增加坏账准备的账面余额。
已确认并转销的应收款项以后又收回的,应先恢复客户声誉
借记:
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
贷记:
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
优点:
符合权责发生制和会计谨慎性要求,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应收款项的净额,使财务报表使用者能了解企业应收款项预期可收回的金额和谨慎的财务状况;
在利润表中作为营业利润项目列示,有利于落实企业管理者的经管责任,有利于企业外部利益相关者如实评价企业的经验业绩,做出谨慎的决策。
缺点:
预期信用损失的估计需要考虑的因素众多,且有部分估计因素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对会计职业判断的要求较高,可能导致预期信用损失的确定不够准确、客观;
此外,预期信用减值损失影响各期营业利润金额的计算与确定,客观存在企业管理者平滑利润进行盈余管理甚至利润操纵与舞弊的可能性,增加会计职业风险,增加注册会计师审计难度和审计风险,同时,也增加政府和行业的会计监督难度和风险,这对会计制度的制定者、执行者和监管者等提出更高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