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思维方式与跨文化交际
思维方式与跨文化交际思维导图:思维能力的普遍性和思维方式的特殊性、不同文化中思维方式的差异、形成原因,在一定意义上说,思维方式是从方法论的角度对民族文化和其他实践活动的一种抽象。等等
跨文化语用对比思维导图:包含合作原则的含义,在参与交谈时,要使你说的话符合你所参与的交谈的公认目的或方向。等等
非语言行为与跨文化交际思维导图:.跨文化比较, 环境语,过去、现在和将来时间观念上的差异、直线式时间观念与环形时间观念、单向时间习惯和多向时间习惯等等
语言符号系统与跨文化交际思维导图:语言与文化,文化对语言的影响,中英不同的社会结构导致亲属称谓数量相差悬殊、汉字对文化的影响:重整体,重意会,重环境,重关系等等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思维方式与跨文化交际
1.思维方式
1.1 思维与思维方式
1.2 文化与思维方式
(1)思维能力的普遍性和思维方式的特殊性
(2)不同文化中思维方式的差异
A 归纳推理:由特殊到一般的推理方式(三段论)(英美国家)
B 演绎推理:由一般到特殊的推理方式(法国、地中海国家)
C 直觉推理:重视直觉的程度要大于前两种。它强调整体和部分有机联系(斯拉夫民族)
D 辩证逻辑方法:由黑格尔创立,由马克思发展的方法。认为对立统一规律不仅是唯物辩证法的最基本的规律,而且也是辩证逻辑最根本的规律。
2.形成原因
2.1 生产方式
英国:经验论
2.2 历史传统
美国:实用主义
2.3 哲学思想
在一定意义上说,思维方式是从方法论的角度对民族文化和其他实践活动的一种抽象。由于哲学包含较多的方法论的内容,所以哲学与思维方式有紧密的联系。一个民族的哲学,往往很强烈地体现着该民族的思维方式。英美分析哲学、德国古典哲学、中国哲学不同面貌。
2.4 语言文字
美国人萨丕尔及其弟子沃尔夫提出的有关语言与思维关系的假设,所有高层次的思维都倚赖于语言。萨丕尔-沃尔夫假说阐明了语言结构可以决定某个文化群体成员的行为和思维习惯。
3.中外对比
3.1 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
形象思维也叫感性思维。它是通过感性形象和观念形象来反映和把握客观事物的思维活动。具有形象性、相似性的特点。
(1)中国人形象思维发达的表现:《诗经》《离骚》
抽象思维也叫逻辑思维。它是以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反映事物内在本质和规律的思维活动。具有抽象性、间接性、逻辑性的特点。
(2)西方人抽象思维发达的表现
(3)造成差别的原因
A左脑负责逻辑思维右脑负责形象思维的发现
B汉字认知中的两大神经心理特点——双重编码和复脑文字
3.2 综合思维和分析思维
(1)差异的表现
中医综合,西医分析
国画(诗书画印)油画(只有作者签名)
(2)差异的原因
汉语没有形态变化,要正确理解一句话,就要从整体结构上去看,而不是把目光集中在个别词语上。
汉字是图形文字,要把感知的图形复现出来,首先注意的是整个图像,然后才注意细节。这也促进了从整体到部分的思维倾向。
3.3 统一与对立
(1)相同之处
中国古典哲学的辨证法和西方哲学的辩证法有相同之处,古希腊的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认为一切都是经过斗争产生的,中国儒家经典《易经》用阴和阳两种力量的相互作用解释事物的发展变化。
(2)不同之处
中国强调对立面的和谐和相互渗透,即对立中的统一;西方文化强调对立面的斗争和转化,即统一中的对立。
(3)差异的原因
在句法上,英语明确区分主语和谓语,而在汉语中,有时既不需要主语,也不需要谓语,没有主谓对立的要求。
4.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
4.1思维差异是跨文化交际障碍
阿拉伯的平行式写作方式在现代英国人读来就陈旧和粗俗。日本人讲话含糊不清和没有逻辑常使美国人感到糊涂和沮丧。美国人开门见山又让中国人有点窘迫。
4.2思维方式对信息编排的影响
(1)思维方式影响人的语言风格
(2)思维方式影响说话写文章的谋篇布局,影响说服人的方法、讲话和写文章的结构。
西方传统的演绎推理是三段论:大前提、小前提、结论。
典型的印度演绎推理由5个部分构成:命题、理由、例证、施用、结论。
5.案例分析
中法餐具体现出什么思维特质?
受生理基础和社会文化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