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跨文化语用对比
跨文化语用对比思维导图:包含合作原则的含义,在参与交谈时,要使你说的话符合你所参与的交谈的公认目的或方向。等等
非语言行为与跨文化交际思维导图:.跨文化比较, 环境语,过去、现在和将来时间观念上的差异、直线式时间观念与环形时间观念、单向时间习惯和多向时间习惯等等
语言符号系统与跨文化交际思维导图:语言与文化,文化对语言的影响,中英不同的社会结构导致亲属称谓数量相差悬殊、汉字对文化的影响:重整体,重意会,重环境,重关系等等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跨文化语用对比
1.交往规则
1.1 合作原则
(1)合作原则的含义
在参与交谈时,要使你说的话符合你所参与的交谈的公认目的或方向。
量的准则:指所提供的信息的量
质的准则:所说的话力求真实
相关准则:所说的话是相关的
方式准则(清晰准则):清楚明白地说出要说的话
(2)违反原则的情况
a.说话人宣布不遵守合作原则,例如“无可奉告”、“跟你说也说不明白,不跟你说了。”
b.说话人悄悄地违反一条准则,这样使听话人产生误解或上当受骗,例如撒谎。
c.说话人可能面临一种“冲突”的情况,即为了维护一条准则而不得不违反另一条准则。
d.故意违反或利用某一准则来传递会话含义。
(3)合作原则的文化差异
a.量的准则的文化差异
b.质的准则的文化差异
c.相关准则的文化差异
d.方式准则的文化差异
1.2 礼貌原则
(1)礼貌原则的内容
礼貌原则具体准则
a.得体准则
b.宽宏准则
c.赞誉准则
d.谦虚准则
e.一致准则
f.同情准则
(2)礼貌原则的不足
礼貌原则中“尽量多”、“尽量少”的提法过于绝对。
(3)礼貌原则的文化差异
a.中西礼貌原则的差异体现
b.中西请求、命令、警告、建议、劝告等指示行为礼貌差异
c.中西承诺行为、情感行为的礼貌差异
d.中国特色的礼貌原则
自卑而尊人与贬己尊人准则
上下有义,贵贱有分,长幼有序等称呼准则
“彬彬有礼”与文雅准则
“脸”、“面子”与求同准则
“有德者必有言”与德、言、行准则
2. 言语行为
2.1 言语行为的内涵
断言行为:说话人对某种事情的状况、被表达的命题的真实性承担义务。
指令行为:说话人试图要听话人做某件事。
承诺行为:说话人(在不同程度上)对于将要实施的某种行为承担义务。
表态行为:表达以真诚条件说明的关于在命题内容中指明的一种事态的心理状态。
宣告行为:一种宣告行为成功的实施,就造成命题内容和现实存在之间的一致。
2.2 言语行为的文化差异
道歉:不同文化对“道歉”这种言语行为的社会规范不同
(1)实施道歉的时机:中国文化打喷嚏咳嗽被认为是正常的不可控的,无需道歉;英美会说“Excuse me”;当收到礼物时日本人说“对不起”,立场是考虑对方为自己的付出。
(2)对道歉的理解不同:辨析regret(遗憾)、sorry(抱歉、难过)、excuse(麻烦一下)、apology(道歉并承担责任)!₴
(3)形式化的道歉用语:英美国家的sorry(抱歉)、excuse(麻烦一下)已成形式用语;日本礼貌教育严格,
“对不起”成形式;中国如今也比较普遍。
3.跨文化语篇对比
3.1 语篇及其特征
汉语——螺旋型:有人归结于传统八股文影响,起承转合;有人认为与中国文化的传统价值观有关,群体取向,隐蔽个人观点,喜欢引经据典,以获得他人认同。
英语——直接式:强调个体,突出个人见解,直截了当。
4.案例分析
4.1 对比“面子”与“face”
(1)含义界定:中国文化的“面子”包括“体面”和“情面”,“face”指个人自尊心。
(2)区别:“面子”比“face”含义宽,“体面”近似于“face”,“情面”为中国文化所独有;汉语中与“face”对应的还有“脸”,更重伦理道德,丧失尊重称“丢脸”,违反一般社交规则为“丢面子”。
(3)“面子威胁”行为中西方各体现为“相互关切”与“维护自尊”,西方人以自我为中心,个人利益和尊严不可侵犯,中国文化不仅重视自己自尊心还要理解照顾他人自尊心,重相互关切,责己严,待人宽。
5.跨文化实践
要求自编自导自演一部跨文化冲突情景剧,录制视频(也可以用抖音)。要求体现出小组成员分工,不能一人独立完成。
礼貌原则不能被视为添加到合作原则上去的另一个原则,而是为援救合作原则解决一系列麻烦的一种必要的补充。
合作原则是格赖斯基于西方文化提出的,对其他文化来说未必适合,至少未必全适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