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世界神话体系东亚地区
世界神话体系东亚地区:被佛道文化承认的民间神祇:主要包括主流的行业守护神与家业守护神,比如民间武圣关羽、南方的妈祖、财神、门神、钟馗等神祇。
编辑于2022-04-13 21:05:46世界神话体系
东亚地区
中国先秦神话
基本介绍
来源:先秦时期华夏先民所创造的早期神话传说,在经过后人传承与改写之后形成的一个大致脉系。
主要记载文献:《山海经》(楚国或巴蜀人所作)、《尚书》、《淮南子》、《史记》、《竹书纪年》、《穆天子传》(西晋出土)、《武帝内传》(疑似汉班固或晋葛洪撰)、《楚辞》。
相关文化背景:中国先秦时期的文化信仰。
定位:多神崇拜、英雄史诗。
世界观
创世神话
盘古开天说(最早可考证至三国时期徐整的《三五历纪》)
伏羲与女娲创世说(今世根据对长沙楚帛书内容考证,发现先秦长江流域流传过一种伏羲与女娲化身禹、契开天辟地的创世传说)
往生彼岸系统:“泰山嵩里”(先秦已经出现了亡者魂灵归于泰山的思想认知,认为东岳主神掌管生死,是后世的“阴曹地府说”的雏形。)
至高神境:“蓬莱三仙岛”(东周以来的仙话传说,即蓬莱神系当中的神话设定)、“昆仑瑶池”。
主要神系
“炎黄史诗与虞夏英雄史诗”神系
伏羲(太昊)、女娲、燧人、祝融、共工、颛顼、帝俊、神农、黄帝(轩辕)、刑天、尧、舜、禹等。
“西王母传说”神系
西王母
“蓬莱仙话传说”神系(春秋战国后期流传的一些仙话传说):蓬莱仙人群体。
“南方楚地九歌”神系:主要神话人物:东皇太一(中国神话当中第一个人格化的天帝形象)、少司命、大司命、山鬼。
非人格化形式的至高神:昊天上帝(汉代的儒家文学将《诗经》当中出现的“皇天”、“上帝”等概念归纳为了“昊天上帝”这个较为统一的称呼,即秦汉神话当中非人格化的至高主宰,之后成为了中国国祀系统当中的主要崇拜对象,汉儒在昊天上帝的基础上还提出了六天帝之说,即昊天上帝与五方天帝所构成非人格化的天帝崇拜体系)、后土(先秦时期非人格化的土地之神,也是古代国祀体系当中的重要内容,被道教塑造为了六御之一的承天效法土皇地祇,也被后世称为后土娘娘)。
中国佛道神话
基本介绍
来源:佛教传入与道教产生后形成的中国神话体系。
主要记载文献:道教典籍与汉传佛教典籍、中国古代后期的民间传说。
相关文化背景:儒家文化、汉传佛教、道教。
定位:多宗教并存所构成的神话体系。
世界观
创世神话:“道教与本土化的佛教也较为推崇盘古创世传说,佛教试图通过‘第一因’等宗教理论进行解释,道教则试图将盘古的形象与道教元始天尊的形象进行结合。”(中国古代后期的盘古开天地说)。
往生彼岸系统:“汉代佛教传入后,受其影响,在道教原有的基础上发展出了系统的地狱体系,即十八层地狱与地府系统,在道教传说中地府有酆都所辖,东岳大帝主掌幽冥黄泉,而酆都大帝则主掌酆都地府。在中国古代的中后期的地狱观念当中佛道神祇往往共同掌控着幽冥世界,佛教地藏王菩萨又被称为幽冥教主,在佛教六道轮回说的影响力在中国古代得以巩固后,地藏王菩萨成为了中国古代影响力最大的幽冥神祇。”(佛道幽冥世界观)。
至高神境:道教七十二福地(修仙名山)、道教三十六重天体系、西方极乐世界。
特殊世界观信仰:佛教三千世界说。
主要神系
道教神系
三清神阶:元始天尊(也有人将其视为盘古的道教化产物)、道德天尊(太上老君,通常将其视为老子的神化)、灵宝天尊(太上道君)
五方五老与六御天帝神阶:早期道教的五方尊神,玉皇大帝、勾陈天皇大帝等主要天帝天帝。
金母木公神阶:西王母、东王公。
三官神阶:天官(赐福天官,紫微大帝)、地官(赦罪地官,清虚大帝)、水官(解厄水官,洞阴大帝)。
星宿神阶:真武大帝、二十八星宿、北斗星宿等。
山岳与雷部神阶:雷部诸神、东岳大帝、碧霞元君等诸神。
天将与星君神阶:马赵温关四大元帅、四大天王、各路星君与天将等神祇。
酆都与地方保护神神阶:酆都大帝、五方鬼帝、各地方的城隍与土地等神祇。
地府阎罗神阶:十殿阎罗、地府下辖神祇。
各方人间神:行业守护神、未被宗教赋予更高神格的传说得道人物、后天成仙者。
佛教神系
三世佛神阶:横三世佛(中央释迦牟尼佛、东方药师佛、西方阿弥陀佛)、竖三世佛(过去佛燃灯佛、现在佛释迦牟尼佛、未来佛弥勒佛)。
菩萨神阶:各路佛教菩萨(汉传佛教主要流行四大菩萨)。
罗汉与金刚神阶:十八罗汉、四大金刚等神祇。
婆罗门诸神神阶:天龙八部等印度佛教吸收印度婆罗门神祇后所形成的神祇形象。
佛道文化下的民间神祇
佛道之外的民间宗教至高神:无生老母(罗教推崇的主要信仰,与王母、女娲等形象有所混淆)。
被佛道文化承认的民间神祇:主要包括主流的行业守护神与家业守护神,比如民间武圣关羽、南方的妈祖、财神、门神、钟馗等神祇。
演义文化所塑造的神祇:《西游记》、《封神榜》所塑造的诸多神祇。
并不被佛道文化与官方正统承认的民间野神:以五通神为代表的一些民间野神。
传说与演义当中的精怪:《西游记》、《聊斋志异》等小说演义所塑造的神魔团体、民间传说中的妖魔。
日本神道教神话
基本介绍
来源:日本神道教所创立的神话体系
主要记载文献:《古事记》、《日本书纪》。
相关文化背景:日本神道教、日本佛教。
定位:多神崇拜。
世界观
创世神话:“作为第八对被孕育出的天神,伊邪那岐与伊邪那美兄妹共同创造了日本列岛并繁衍了诸多神灵。”(伊邪纳岐与伊邪那美创世说)。
往生彼岸系统:黄泉冥国(伊邪那美便是日本神话当中早期的黄泉大神,之后受到日本佛教的影响,也出现了类似地狱与地府一体化的幽冥之说)。
至高神境:高天原。
主要神系
以伊邪那岐与伊邪那美为代表的初代天神(此前的数代天神也和他们一样是成对出现的,天之御中主神是最为古老的日本神,传说其从芦苇中诞生)。
伊邪那岐与伊邪那美第一次结合繁衍的神明
惠比寿(日本财神、日本七福神之一)、淡岛。
伊邪那岐与伊邪那美第二次结合繁衍的所创造神明(通常说法是这次总共繁衍了14个岛屿、77位神明)
大事忍男神、石土毗古神、志那都比古神(风神)、久久能智神(木神)、大山津见神(山神)、鹿尾野比卖神(原野之神、又名野椎神)、迦具土(火神,伊邪那美在这位神明时被其烧伤,之后伊邪那美因此死亡,火神因此被伊邪纳岐所杀,火神之血化为了八位神明)等神明。
伊邪那美死后所出现的神明
八雷神(伊邪那美的尸体所生的八个雷神)
伊邪那岐逃出黄泉之国期间所创造的神明
大神实命(是由桃子变成的驱邪、驱鬼之神,伊邪那岐用桃子驱走黄泉大军后将桃子化为神明)。
道反神(千引石所变成的神,是堵塞黄泉比良坂的神)。
沾染在伊邪那岐身体上的黄泉污垢所幻化的神明
八十祸津日神(主导灾祸的日本神)、大祸津日神(主导灾祸的日本神)。
伊邪那岐沐浴时所创造的“三贵子”神明
天照大神(持有八尺琼勾玉的高天原最高统领之神,是伊邪那岐清洗左眼所产生的神)
月读大神(治理夜之国的神明,是伊邪那岐清洗右眼时所诞生的神明)、
须佐之男(风暴之神,是伊邪那岐清洗鼻子时所诞生的神明,曾经斩杀了八岐大蛇,还曾大闹过高天原)
其他的天津神
伊斯许理度卖命(制作八尺镜的神)、思兼神、玉祖命(制作八尺勾玉的神)、天儿屋命、布刀玉命(占卜之神)、天手力男、天宇受卖命(舞蹈之神)、大气津比卖神(粮食之神,因招待不周被须佐之男杀死,也有说法认为其被月读大神所杀)、产巢御祖命(思兼神之父,传授人类谷物和耕种)、建御雷神、下照比卖、天若日子、日子番迩迩艺命等神明(《古事记》当中有八百万神明的说法)。
国津神(非高天原的苇中原神明)
大穴牟迟神(大国主神,也叫大己贵神,具备守护国家的神格,也具有幽冥之神的神格)、大物主神(三轮山的山神,有种说法认为其为大国主神的一个灵魂,具有蛇形、水、雷三种神格)、足名椎与手名椎(大山津见神的儿子儿媳)、栉名田比卖(足名椎之女、须佐之男的妻子)、八岐大蛇(在古事记中并不记载为神,但在后世受到了日本人祭祀与崇拜)、白兔神、蚶贝比卖(贝壳神)、蛤贝比卖(贝壳神)、久延毗古(又名案山子)、奥津比卖命(又名大户比卖命,日本神话当中的灶神)、建御名方(大国主神之子)、猿田毗古神、石长比卖、木花之佐久夜比买(樱花之神)、佐比持神(原鲨鱼之神)、火远理命(潮水之神)伊迦贺色许男命(制陶神)、倭建命(武尊)等神明。
后期加入神话体系的鬼神
以玉藻前、大天狗、茨木童子为代表的日本鬼神(此类传说多出现于日本平安时代,之后在室町时代出现了日本早期版本的《百鬼夜行绘卷》)。
凡人成神者或地方守护神
以平将门、八幡神为代表的一系列地方神明。
朝鲜神话
基本介绍
来源:朝鲜半岛上有关上古国家的传说。
主要文献:关于朝鲜族习俗的传说故事、《三国遗事》、《揆园史话》、《桓檀古记》(近代的朝鲜文化归整书籍)。
相关文化背景:高丽巫教、儒家文化、佛教。
定位:古国传说。
主要神系
上古天帝:桓因
天帝之子:桓雄(天帝之子,和檀君建立的古朝鲜的故事)
上古朝鲜国领袖:檀君(朝鲜最古老的文化信仰崇拜对象)、东明圣王、金首露王、朴赫居世、昔脱解、金阏智、耽罗国三姓先民领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