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定量化学分析Chapter 4
南开大学定量化学分析Chapter 4酸碱滴定法思维导图,主要内容有:4.1水溶液中的酸碱平衡;4.2弱酸(碱)溶液中各型体的分布;4.3酸碱平衡体系中的三个等衡式;4.4酸碱溶液中pH值的计算;4.5酸碱缓冲溶液;4.6酸碱指示剂;4.7酸碱滴定法的滴定原理;4.8终点误差。
南开大学定量化学分析第五章总结,包含副反应和副反应系数,条件形成常数,滴定曲线等方面的知识点
南开大学定量分析化学第三章整理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Chapter 4 酸碱平衡及酸碱滴定法
4.1 水溶液中的酸碱平衡
活度
电解质溶液中离子实际发挥作用的浓度
溶液无限稀和中性分子可认为γ=1
活度系数
D-H公式(略)
D-H极限公式
ci-离子的质量摩尔浓度
Zi-离子的电荷数
平衡常数
活度常数
浓度常数
混合常数
与温度和离子强度有关
酸碱质子理论
酸:可以给出质子的组分
碱:可以接受质子的组分
共轭酸碱
酸和碱可以是中性分子、正负离子和配位离子
酸碱具有相对性
共轭酸碱对之间只差一个质子
酸性愈强,其共轭碱碱性越弱
酸碱反应
实质是酸碱之间质子传递的过程
必须有两个共轭酸碱对才能实现
质子是通过水的媒介作用实现的
水的质子自递反应
对于共轭酸碱对
4.2 弱酸(碱)溶液中各型体的分布
一些基本概念
分析浓度
溶液中溶质各种型体浓度的总和,总浓度
平衡浓度
溶液达到平衡时,溶液中溶质存在某一种型体的浓度,即型体浓度
酸度/碱度
质子或氢氧根离子的活度
分布系数
δ:溶液中某种型体的平衡浓度在总浓度中占有的分数(摩尔分数)
特征
举例
4.3 酸碱平衡体系中的三个等衡式
物料平衡MBE
电荷平衡CBE
质子平衡PBE
得出方法
1、可以由MBE和CBE推出
2、可以由得失质子关系列出
a. 选择质子参考水准(零水准)
b. 根据零水准写出质子得失的产物
c. 得PBE
特点
1. PBE中没有零水准
2. 参与质子转移的型体才会出现在PBE中
4.4 酸碱溶液中pH值的计算
本质
计算
简化原则
允许误差,计算值相对误差<=5%
强酸强碱溶液
强酸
质子条件式
精确式
推导
表达式
最简式
适用条件
强碱
将氢离子浓度换成氢氧根离子浓度,其他相同
一元弱酸(碱)溶液
近似式
式1
条件
表示式
式2
式3(最简式)
一元弱碱的处理方法与一元弱酸类似
多元酸(碱)溶液
进一步处理
忽略水的离解和二级离解
按一元弱酸处理
式子及具体条件
酸碱溶液质子浓度计算的步骤
1. 三大条件式和酸碱平衡关系
2. 写出质子的精确表达式
3. 根据相关原则和条件进行近似处理
4. 得到近似计算式和最简式
两性物质溶液
两性物质
在溶液中既起酸(给质子)、又起碱(得质子)的作用
包括多元酸酸式盐、弱酸弱碱盐和氨基酸
多元酸的酸式盐
近似式1
忽略酸式和碱式离解
那么,
近似式2
近似式3
通式
化简判据和多元酸相同
4.5 酸碱缓冲溶液
缓冲溶液
能减缓强酸强碱的加入或稀释引起的pH变化
类型
1. 弱酸及其共轭碱
2. 强酸或强碱
3. 两性物质(用于标准缓冲溶液)
常用标准缓冲溶液
酸碱缓冲溶液pH的计算
缓冲容量
衡量缓冲溶液缓冲能力大小的尺度
计算式
加和性
影响因素
缓冲范围
浓度比在0.1-10之间时具有可实用价值的缓冲能力
选择依据
缓冲溶液的选择原则
不干扰测定
有较大的缓冲能力,足够的缓冲容量
4.6 酸碱指示剂
作用原理
酸式和其共轭碱式有明显不同的颜色
指示剂变色范围
理论变色范围:
指示剂用量
宜少不宜多
离子强度
影响
温度
常用单一酸碱指示剂
混合指示剂
原理
颜色互补,范围变窄,耿敏如
分类
两种指示剂混合
指示剂和染料混合
指示剂变化范围越窄越好,变色越敏锐
4.7 酸碱滴定法的滴定原理
关键问题
判断待测物质能否被准确滴定
滴定过程溶液pH变化
指示剂选择
确定终点误差
基本原理和一系列概念
滴定曲线
溶液pH随滴定分数T变化的曲线
滴定分数
所加的滴定剂与被滴组分物质的量之比
化学计量点(sp)
按化学计量关系反应完全
滴定终点(ep)
指示剂发生颜色改变
滴定突跃
sp前后,一滴指示剂,±0.1%
浓度
浓度越大,突跃范围越大
c大→起点pH不变,止点pH变大
酸强度
Ka越大,突跃范围越大
Ka大→起点pH减小,止点pH不变
强酸碱滴定
滴定常数
指示剂的选择
依据
滴定突跃范围/指示剂变色范围
原则
凡是变色范围全部或一部分在滴定突跃范围内的指示剂
常见单一酸碱指示剂的变色范围
甲基橙MO(双色)
3.1-4.0-4.4
甲基红MR(双色)
4.4-5.0-6.2
酚酞PP(单色)
8.0-9.0-9.6
百里酚酞(单色)
9.4-10.0-10.6
一元弱酸碱的滴定
滴定前
sp前
sp
sp后
极弱酸的强化
1. 利用化学反应
2.离子交换法测定
可行性判断
突跃范围至少0.4pH
多元酸和混合酸的滴定
混合酸的可行性判断与以上相同
4.8 终点误差
定义
滴定终点ep和化学计量点sp不一致造成的误差
强酸滴定强碱
ep在sp之前,TE<0
ep在sp之后,TE>0
一元弱酸(碱)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