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醛、酮
医学有机化学第八章第一节醛和酮的思维导图。从结构、分类、命名、物理性质、共同性质、醛的特殊反应几个方面作了介绍。
这是一篇关于结核病的思维导图,包括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肉芽肿性炎症、肺结核最常见典型病疫、发病机制、基本病理变化、基本病理变化的转化规律等内容。
这是一篇肺结核病的思维导图,包括原发性肺结核病、继发性肺结核病、肺结核病血源散播所致病变等内容。
附肢骨包括上肢骨和下肢骨。上、下肢骨都由与躯干骨相连接的肢带骨和能自由活动的自由肢骨量部分组成。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小儿常见病的辩证与护理
蛋白质
均衡饮食一周计划
消化系统常见病
耳鼻喉解剖与生理
糖尿病知识总结
细胞的基本功能
体格检查:一般检查
心裕济川传承谱
解热镇痛抗炎药
醛、酮
结构
sp2杂化
羰基有极性,醛、酮是强极性分子——氧带负电荷,碳带正电荷 羰基的极性有利于带电试剂的进攻
分类
脂肪醛、酮
芳香醛、酮(苯环直接与醛基或者羰基相连才是芳香醛、酮)
不饱和醛、酮
多元醛、酮
命名
普通命名法
含芳环的醛:脂肪醛为母体,芳羟基为取代基
酮:羟基先小后大,先芳香后脂肪
系统命名法
选择含醛基或羰基的最长碳链为主链
从靠近羰基或醛基的一侧开始编号
不饱和脂肪醛酮,例:2-丁烯醛,4-甲基-3-戊烯-2-酮
脂环酮:环某酮
含芳环的醛、酮:脂肪醛、酮为母体,芳烃基为取代基
多元醛、酮:选取羰基最多的最长碳链为主链,标明羰基的位次和个数
物理性质
分子间无氢键,但是分子间偶极-偶极吸引作用大,因此它们沸点比相应的烷烃、醚类高
低级醛、酮易溶于水,含6个碳以上的醛、酮几乎不溶于水
除甲醛是气体意外,12C以下的脂肪醛、酮是液体,高级醛、酮是固体
共同性质
亲核反应
与氢氰酸加成
范围:醛、脂肪族甲基酮、8个碳原子以下的环酮
与亚硫酸氢钠的加成
反应可逆,通常用过量饱和亚硫酸氢钠
鉴别、分离、提纯醛、脂肪族甲基酮和8个碳原子以下的环酮
与醇加成
醛易加成,酮不易反应
干燥氯化氢,一分子醛与一分子酮反应生成半缩醛 半缩醛不稳定,继续与一分子醇反应,脱去一分子水,生成稳定的缩醛
缩醛在稀酸中即水解成原来的醛和醇 该反应常在有机合成中用来保护醛基
己二酮在酸的催化下易与酮作用,生成具有五元环结构的缩酮 该反应用来保护酮基 也可用来保护分子中的邻二羟基免受反应破坏
与氨的衍生物加成
N上的孤对电子作为亲核试剂
与格式试剂加成
格式试剂与甲醛反应可得伯醇 与其他醛反应的仲醇 与酮反应的叔醇
有机合成中增长碳链的方法
α-H的反应
卤代反应
范围:α-碳含有3个活泼氢的醛或酮
用途
合成少一个碳的羧酸
鉴别乙醛、甲基酮及端甲基醇
碘仿反应:用于鉴别端甲基酮和端甲基醇
醇醛缩合反应
反应产物在受热情况下失水
应用
增长碳链
制备不饱和醛
还原反应
醛和酮都可以被还原
在金属催化剂Ni,Pt,Pd的催化下,醛加氢还原成伯醇,酮则还原成仲醇
若采用金属氧化物做还原剂,也能还原成相应的醇,但不影响分子中的碳碳双键结构
有选择性
克莱门森还原法
适用于对酸稳定的物质
乌尔夫-凯惜钠-黄明龙还原法
适用于对酸不稳定而对碱稳定的羰基化合物
醛的特殊反应
与弱氧化剂的反应
与Tollens试剂(银氨溶液)反应
所有醛都能与Tollens试剂反应,而酮不能
鉴别醛、酮
与Fehling试剂反应
与Benedict试剂反应
所有脂肪醛都能和这俩反应,但是芳香醛和酮不能
区别脂肪醛和芳香醛或脂肪醛和酮
与品红亚硫酸试剂(Schiff试剂)的反应
该试剂与醛类反应显紫红色,与酮类不起反应
实验室鉴别醛、酮
甲醛与Schiff试剂所显颜色加硫酸后不消失,其他醛所显颜色褪去
鉴别甲醛和其他醛
歧化反应(康尼查罗反应)
不含α-H的醛,在浓碱作用下,醛分子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一分子醛被氧化成羧酸,另一分子醛被还原成醇,生成物是羧酸盐和醇的混合物
两种不同的不含α-H的醛在浓碱的存在下,发生交叉康尼查罗反应,生成多种产物的混合物
甲醛与其他不含α-H的醛进行歧化反应,甲醛本身被氧化成甲酸,另一醛被还原成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