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十章 杜威的教育思想
关于第十章 杜威的教育思想的思维导图,包括个人简介、论教育的本质、论教育的目的、论课程与教材、论思维与教学方法、论道德教育、三中心、教育思想的评价等多个方面的知识点。
苏联教育思想思维导图,介绍了马卡连柯的教育思想、凯洛夫的教育体系、赞可夫的教学理论、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论。
这是一篇关于第十一章 现代欧美教育思潮的思维导图,从改造主义教育、要素主义教育、永恒主义教育、现代人文主义教育思潮、终身教育思潮、结构主义教育几个方面作了介绍。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第十章 杜威的教育思想
个人简介
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
以实用主义哲学、民主主义政治思想和机能心理学为基础
《民主主义与教育》
《我的教育信条》
《学校与社会》
《儿童与课程》
《我们怎么思维》
三大里程碑式的著作之一
《理想国》
《爱弥儿》
论教育的本质
教育即生活
学校生活应于儿童的生活相契合
学校生活应于学校以外的社会生活相契合
学校即社会
引入社会生活的活动性课程的
从分科课程转变为活动课程
通过教育改造社会
教育即生长
教育需适用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兴趣、需要
尊重儿童但不放纵儿童
教育即经验的改造
经验是一种行为
经验是有机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
经验的过程是一个主动的过程
经验是一个连续发展性的过程
论教育的目的
教育无目的论
反对外在因素对儿童发展的压制
教育的社会目的
培养良好的公民素质
培养具有科学思想和精神,能解决实践问题的人
培养具有道德品质和社会意识的人
培养具有一定职业素养的人
论课程与教材
对传统课程的批判
从做中学
教材心理化
直接经验化
论思维与教学法
反省思维
反复的、严肃的、持续不断的思考
五步教学法
创设疑难情境
真实的情境
确定疑难所在
真实的问题
提出问题的种种假设
推断哪种假设能解决这个困难
验证这种假设
论道德教育
个人与社会
道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应该在社会情境中进行
途径:学校生活、教材、教法
学校道德之三位一体
教育思想的评价
优点
西方现代教育派的理论代表、新教育思想旗手
突破内铄论和外铄论,认为教育是人和环境相互交互的过程
奠定了儿童中心论
提出从做中学的新方法
对世界的教育进程发挥巨大作用
局限性
过于强调儿童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
忽视了系统知识的传授
引发了自由与纪律,教师与学生等诸多矛盾
根据经验和教材心理化原则编写教材的设想过于理想
三中心
旧三中心
教师
教室
教材
德国 赫尔巴特
传统教育学
新三中心
学生
活动
经验
美国 杜威
现代教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