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故事力
这里面主要是介绍《故事力》一书中故事的3个层次、故事的6个要素、故事共鸣的3个层次、信任公式等内容。
编辑于2022-04-20 22:40:191、当你要判断一个人是否值得深交的时候,不要听他怎么说,而是要看他怎么做,从行为逻辑去界定一个人。 2、很多时候,只用感情来经营关系,会使关系存在很大变数。因为人性的本质是自私的,对方对你的善与利益的诱惑有很大关系。当利益的诱惑达到一定程度之后,人性的阴暗面就会被激发。 3、其实我们也就能理解为什么你感觉自己付出了很多,对方却无动于衷,因为你们两个人的价值评判标准不一样。你付出了大量的时间、金钱、精力等,本质上只是你自己觉得做的这些有价值,但对方并不会因为你的付出程度高低决定你的价值,他只会参照自己的需要。
1、练习自己享受生命的能力吧,你会喜欢一个懂得安放无聊和空虚的自己的。2、我们知道自己有并不喜欢的东西,所以也会尊重他人的一切不愿意和不妥协。3、请在闲暇时光里吸收知识,提高修养,升华自己。你要知道,自己的知识与修养,是任何灾难与意外都不能夺走的。
1、如果我们只做以前做过的事,那就永远学不到新东西。2、我们得学着平衡,得明白长远利益更加重要。3、你每做一件事情便可以得到奖励,这样的机制就比较好;而且奖励是要对你胃口的,不能是抽象的东西。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1、当你要判断一个人是否值得深交的时候,不要听他怎么说,而是要看他怎么做,从行为逻辑去界定一个人。 2、很多时候,只用感情来经营关系,会使关系存在很大变数。因为人性的本质是自私的,对方对你的善与利益的诱惑有很大关系。当利益的诱惑达到一定程度之后,人性的阴暗面就会被激发。 3、其实我们也就能理解为什么你感觉自己付出了很多,对方却无动于衷,因为你们两个人的价值评判标准不一样。你付出了大量的时间、金钱、精力等,本质上只是你自己觉得做的这些有价值,但对方并不会因为你的付出程度高低决定你的价值,他只会参照自己的需要。
1、练习自己享受生命的能力吧,你会喜欢一个懂得安放无聊和空虚的自己的。2、我们知道自己有并不喜欢的东西,所以也会尊重他人的一切不愿意和不妥协。3、请在闲暇时光里吸收知识,提高修养,升华自己。你要知道,自己的知识与修养,是任何灾难与意外都不能夺走的。
1、如果我们只做以前做过的事,那就永远学不到新东西。2、我们得学着平衡,得明白长远利益更加重要。3、你每做一件事情便可以得到奖励,这样的机制就比较好;而且奖励是要对你胃口的,不能是抽象的东西。
书名:故事力 作者:高琳 [美]林宏博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04 ISBN:9787521708882
一个最简单的故事架构
因为,但是,所以
因为我有一个目标
但是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遇到了障碍
所以我做了什么/想要做什么去克服这个障碍
每个人其实都活在自己的故事里,如果你想让别人对你讲的东西有反应,那么你的故事和他的故事要有交集才行,否则你们就是在两个平行的世界里对话,没有任何联结
一个故事的6大要素
人物
一般一个故事里至少会有两个人物:英雄和恶棍。当有代入感、认同感和辨识度的人物被塑造出来时,一个故事就有了灵魂
背景
一个故事的背景包括:时间,地点,人物关系,与冲突相关的信息
太多的背景信息显得啰唆,半天都不能切入主题,容易让听众走神。但如果背景铺垫得太少,也不能为后面的情节发展做好充分准备
15%是一个相对不多不少的比例,即电影开始的前15—20分钟通常是用来铺垫背景的。假如你给老板做一个10分钟的汇报,那背景顶多占1分30秒。如果你给面试官用2分钟讲一个自己过去的经历,那背景顶多占20秒
对背景的描述直接决定了听众对后面冲突的理解和感受
冲突
我们生活中面临的任何冲突,都逃不出以下这3个层面
外部问题
造成阻碍的外因,可能是环境,可能是他人。在我和Hubert的故事里,这个外部问题就是:我们两个都没钱
内部问题
阻碍存在的内因。绝大部分困扰我们的问题,都来自自己和自己的斗争。外部的问题很多时候都是客观存在的,你如何看待这个存在,其实才是冲突本身。比如在我们的故事里,没钱是我们的客观存在,因为没钱而带来的不自信和好面子,期望对方接纳自己没钱的这种内心挣扎,才构成冲突
哲学问题
探索自我存在的问题。这个冲突就是动力和价值观层面的冲突。在我们的故事里,其实Hubert最为担心的,是我们是否拥有相同的价值观,这个共同的价值观,才是一段关系能够长久的原动力
高潮
对话
对话是画龙点睛之笔
你对自己说的话,其实都是画龙点睛之笔
结局
故事有三条线
明线
故事的明线通常是故事的叙述线,也就是谁在什么背景下,做了什么,最后有什么结果。这条线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听众理解故事的情节发展
暗线
故事的暗线可以有很多种——有可能是故事中人物心理活动的变化,也有可能是主人公在思维意识上的改变,或者人物之间关系的微妙改变,这些改变像一条暗流一样在故事中涌动。但无论这个暗流以什么形态出现,它都是围绕着“情感”变化的,所以我们管这条暗线叫“情感线”
如果你的故事不感人,可能是因为你有意无意地忽略了故事的情感线,没有去表达自己的情绪,甚至都没有去体验和关照你当时的情绪。然而,情绪本身才是最能引起听者共鸣的东西。并且情绪表达的颗粒度越精细,听者听到的故事就会越真实,越感人
辅线
又可称为故事的表达线,通过语言——包括肢体语言来表达以上两条线
感动他人的不一定是你的故事,可能是你的故事引发了他的联想,从而使他想到了自己的故事和自己的命运
共鸣的3个层次
第一层,最简单的共鸣来源于共同的经历、背景、目标
所谓有共同语言说的就是这个。比如我们都有相似的留学背景,或者同样都是“北漂”,抑或像我一样都因为想工作忘了孩子。这些经历都在我们的生活中留下了烙印,因此当我们讲到类似的故事时,就会引发共鸣
第二层,更高级一点的共鸣来自共同的感受
比如,喜悦、愤怒、难过、痛苦
你觉得是讲自己成功的故事还是讲自己失败的故事更能引起共鸣呢?答案是“失败的故事”。因为每个人对成功的定义不一样,你讲的成功别人未必都能感同身受。你跟我讲你爬上珠穆朗玛峰的兴奋,然而对我这种最高只爬过香山的人来讲,是很难想象那有多兴奋的。但失败大家都有过,大家都知道沮丧的感觉,懊悔的感觉,所以如果你跟我讲你爬珠穆朗玛峰的时候遇到天气不好,差点无法登顶时那种失望沮丧的感觉,我就很容易有共鸣,因为我也体会过特别期待的一件事情却以毫厘之差没有达成的失落
第三层,最高级的共鸣来自价值观层面的共鸣
它指的是什么对你来讲很重要
比如,爱、坚持、努力、目标导向等
价值观看似很虚,它却左右着我们每个人每一天的每一个选择
当你被别人的故事触动,或者对一个故事印象深刻的时候,往往是因为它与你最底层的价值观产生了共鸣
一个好的故事是有灵魂的,这个灵魂就是价值观,当你能在价值观层面跟他人产生共鸣时,那么这种共鸣就是高级的共鸣
故事的3个层次
价值观(Why)
故事的核心就是它所体现的中心思想以及所代表的价值观
表现内容(What)
故事的内容指的就是讲了什么,它们是如何通过一定的架构和逻辑层次呈现出来的,使得听众理解故事的价值观
表现形式(How)
故事的表现形式指的是这个故事是怎么讲的,它主要体现在讲故事的人在讲述过程中的语音语调、眼神、肢体语言等的使用是否支持了讲故事的目的
一个好故事不是为了讲故事而讲故事,而是为了用非解释的形式证明一个道理。你讲好一个故事,不需要在前、在后、在中间提到这个道理,听众从故事情节中就可以领会它。如果你不能用一个人真实的选择、行为及其带来的后果来表达一个生活道理,那不管你用什么数据,什么词语,都没用
冲突
有意义的冲突,就是明明知道有一条坦途可以走,但因为某种原因或者信念,你选择去征服那条充满荆棘的道路
想要让听众对故事中的冲突有共鸣,主人公就必须是不完美的,如果是完美的,那听众很容易失去对故事的兴趣。因为这个故事毫无悬念,你知道他最后肯定会成功的。只有当听众意识到主人公在个性、能力、动力这三个维度有所不足的时候,才能感受到这个冲突真的很难克服
动力不足很可能是你想减肥,却一直管不住嘴,迈不开腿;个性缺陷就很可能是你之前情商不高,总是冒犯同事,而此时你有一个重要项目需要同事的配合
总之,你要想让听众产生共鸣感,必须让他们知道主人公在追求目标的路上究竟卡在哪儿了?如果这个点不清晰或者你故事的主人公是完美的,那么故事中的冲突就很难让人产生共鸣
当然,这个人也不能是毫无可取之处的,如果他个性差,能力弱,还缺乏动力,你一听就已经在心里放弃他了,对于他能否克服冲突也就不在意了
信任公式
信任(trust)=资质能力(capability)×可靠性(reliability)×亲近程度(intimacy)/自我取向(self centered)
资质能力
第一个部分:资质
也就是你拥有的资源。比如Hubert教练有着近20年世界500强公司的管理经验,一个工商管理博士的文凭,再加上他那张沧桑的脸,别人一看就觉得,对于职场,他应该是略知一二的
第二个部分:能力
这包括职场通用能力,比如领导力、沟通能力以及所在领域的专业能力。别人选择和你工作,目的是产生结果。能力就是直接可以带来结果或者帮助别人产生结果的,因此有能力才会使人产生信任感,这道理不言而喻
可靠性
可靠性就是一个人做事的靠谱程度,这和事情本身的大小或复杂程度无关,无论事情大小,如果你能持续不断地做好,就是一种靠谱的表现
亲近程度
亲近程度就是你和你要取得信任的对象的亲近程度,简单说就是你俩熟不熟?有多熟?我们都偏向信任自己比较了解的人,这是人之常情。因此你跟别人越不熟,赢得信任就越难
自我取向
其实说的就是看一个人做事是否经常以自我为中心,他做事的出发点是自私的,还是利他的。这个相当于分母,也就是说做事的时候,越不以自己为中心就越容易赢得他人的信任。而那些心里没有别人,说话、做事处处以自我为中心的人,是很难赢得他人信任的
3个故事说明“我是谁”
“我很牛”的故事
用故事彰显你的能力,低调地推销自己,让别人觉得你很牛
“我很牛”的故事的重点,不是罗列出我曾经做出过什么丰功伟绩。恰恰相反,需要突出的是我遇到了多大的问题,即故事的冲突,之后我又是如何解决的
“墙在那里不是为了阻碍我们,而是让我们有机会展示我们想要什么”。墙越厚,就意味着阻碍和冲突越大,你就需要用更高的能力、更强的动力、更坚定的价值观去打破它
“我为什么……”的故事
通过故事让对方理解你的动机和心意,并且感受到即使面临变化和困境,你也是靠谱的,这个故事可以凸显出你的价值观和内在动力,让别人理解你为什么要做某件事
为什么在建立人与人的信任的时候,价值观那么重要呢?因为价值观是一个相对稳定的,持久的特质。一个人的能力和资质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增加或减少。一个人的价值观一旦形成就极难改变。猫王曾经说过:“价值观就像指纹,没有人的价值观与别人完全相同,但它会在你的每一个行为中留下痕迹。”
“我的改变”的故事
通过分享成功或失败的经历,你让对方感受到你由此获得的学习和成长。这个故事是“潜力股”的标配,更是领导的必备,因为只有从经验中学习、反思、总结,一个人才能快速成长
不但可以把你的“前世今生”说明白,还可以让别人了解你为什么是你现在这个样子,你的能力、你的价值观是如何塑造的。“我的改变”故事的重点,在于“学习”和“领悟”。你从成功中学到了什么,从失败中领悟到了什么,这些都是你人生的加速器,善于反思的人总是比别人成长得更快
最高级的自我推销,就是让别人讲你的故事。做到这一点的前提,就是要先有一个关于你的好故事。当别人听到这样的好故事并且去跟更多的人重复这个故事的时候,就是在帮你传播,扩大你的影响力
品格就像一棵树,名声就像树影。树影是我们对它的看法,树才是真实的东西
面试的唯一目的就是要让面试官认同你。认同你的能力、潜力、价值观跟公司和岗位的要求是相互匹配的,认同你就是最适合放进那个坑里的萝卜
讲故事的最大作用之一就是证明
最好的证明,就是因为你觉得这个“价值观”重要,所以不管发生了什么困难,无论结果如何,你都会坚守这个价值观。说到价值观就一定会涉及选择。讲故事就是不仅要告诉别人你的选择是什么,还讲述了你选择的过程。在那个过程中,你的纠结,你的痛苦,你的努力,说明了你为什么做出那个选择,那个“为什么”就是你的价值观。而如果没有那些选择上的冲突,你就无法体现你的价值观
为什么语音语调这么重要呢?因为声音本身是一种能量,我们通过语音语调的起伏变化,也就是能量的变化来传递情绪。但这并不是说你讲得大声就好,如果你从头到尾都用高昂的声调讲你的故事,那你跟传销的也差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