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三章预算管理
中级会计实务第三章预算管理的思维导图,介绍了预算管理概述、预算的编制方法和程序、预算编制、预算的执行和考核。
编辑于2022-04-22 14:21:59关于00、2023财管考纲变化分析和目录的思维导图,调整教材章节顺序: 将原第6章“债券、股票价值评估”调至第三章《价值评估》,放在第4 章《资本成本》之前。调完之后,先从投资者角度讨论“债券、股票估值”问题,再从筹资者角度讨论“资本成本”问题。
《收入》在CPA考试中占将近20分在考试或者在实务中都是重中之重,难度比长投和金融工具章节小,建议把分值拿下。本图整理的收入概念、确认与计量、合同成本、特定交易、PPT项目、费用、利润、科目的知识点都要吃透,学习开始吧!
关于第六章 债券和股票价值评估(2022.12.06)的思维导图。导图主要从本章框架、债券价值评估、普通股值评估、混合筹资工具几个方面作了介绍。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关于00、2023财管考纲变化分析和目录的思维导图,调整教材章节顺序: 将原第6章“债券、股票价值评估”调至第三章《价值评估》,放在第4 章《资本成本》之前。调完之后,先从投资者角度讨论“债券、股票估值”问题,再从筹资者角度讨论“资本成本”问题。
《收入》在CPA考试中占将近20分在考试或者在实务中都是重中之重,难度比长投和金融工具章节小,建议把分值拿下。本图整理的收入概念、确认与计量、合同成本、特定交易、PPT项目、费用、利润、科目的知识点都要吃透,学习开始吧!
关于第六章 债券和股票价值评估(2022.12.06)的思维导图。导图主要从本章框架、债券价值评估、普通股值评估、混合筹资工具几个方面作了介绍。
第三章 预算管理
章节介绍
经营预算和财务预算的编制是重点,会出主观题
第一节 预算管理概述
1.1、预算的特征与作用
1.1.1、预算的特征
预算的定义:
数量、金额、表格报表来呈现
企业未来一定时间的具体计划
涉及经营、投资、融资三大领域
预算的特征:
1||| 预算与企业的战略目标一致
2||| 数量化、可执行性
1.1.2、预算的作用
规划、引导、控制经济活动的执行,达成企业预期目标
通过预算,协调各部门的合作,目标一致完成任务
预算,是业绩考核的重要标准
1.2、预算的分类
1.2.1、根据内容分类
(1) 经营预算(分预算,重要预算)
销售预算
采购预算
生产预算
人力资源预算
费用预算
企业日常经营活动
(2) 专门决策预算(分预算,含投融资)
投资预算
筹资预算
其他重大预算
时间长、频率低、金额大;重大且偶发,适合单独专门编制
(3) 财务预算(总预算,汇总呈现)
资金预算
汇总资金收支
预计资产负债表
财务状况
预计利润表
经营成果
先分后总,在经营预算和专门决策预算基础上,汇总做财务预算
1.2.2、根据时间长短
(1) 短期预算
覆盖时间≤1年
常规的预算默认短期预算,特别是1年短期预算
(2) 长期预算
覆盖时间>1年
1.3、预算体系
1.3.1、全面预算体系
经营预算
专门决策预算
财务预算
资金预算
预计财务报表
预计利润表
预计资产负债表
各种预算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
1.4、预算管理的概念和原则
1.4.1、预算管理的概念
1.4.2、预算管理的原则
战略导向
及时
监控
分析
业财融合
业务先导
财务协同
平衡管理原则
权变性原则
预算不轻易调整(刚)
有重大变化,可以调整(柔)
1.5、预算管理工作的组织
1.5.1、预算管理工作的组织
预算管理分工组织
决策层
董事会
负总责,最终责任
制订年度预算方案
股东会审批
管理考核层
预算管理委员会
起稿预算方案
协调预算管理
财务管理部门
跟踪并监督预算
找原因、提建议
财务不付直接责任
执行层
具体的职能部门
职能部门负责人
负责本部门预算的编制及执行
对预算负直接责任
第二节 预算的编制方法和程序
2.1、预算的编制方法
前言:企业一般按照分级编制、逐级汇总的方式,采用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上下结合或多维度相协调的流程编制预算
2.1.1、增量预算法和零基预算法
1、增量预算法
存在即合理
参考历史预算,在上一年的基础上,继续编制预算
优点:
不需要投资太多的资源(直接复制上年进行适当修改)
缺点:
无效开支无法得到控制,造成预算上的浪费
2、零基预算法
存在≠合理,重新算,仔细审慎合理性审查,去掉不合理的预算项目,精简高效,减少浪费,根据环境变化做调整
不看历史,从零开始,全面认真编制新的预算
优点:
新预算更贴近企业实际的经济活动需要,减少浪费
有利于增加预算的透明度,及预算控制
缺点:
编制工作量较大,成本较高
费时费力
编制的准确性,受到企业管理水平和相关数据准确性的影响
2.1.2、固定预算法和弹性预算法
3、固定预算发(静态)
特点:某一个业务量,不考虑可能发生的变动
优点:计算简单
缺点:适应性差,可比性差
4、弹性预算法(动态)
特点:不同业务量,考虑业务量的变化对成本的及时影响
优点:考虑了预算期可能出现的不同业务量水平,更贴近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
缺点:编制工作量;变动趋势判断的准确性+预算项目和业务量的依存关系判断水平,会影响弹性预算的合理性
(1)弹性预算-公式法
运用到的公式:y=a+bx(总成本性态模型)
业务量在420-600时:
预算公式:y=5930+23.5x
业务量在601-660时:
预算公式:y=6930+23.5x
业务量为500,适用公式1,y=5930+23.5*500=17680元
业务量为650,适用公式2,y=6930+23.5*650=22205元
优点
1||| 便于在一定范围内计算任何业务量的的预算成本,用公式y=a+bx,直接计算即可
2||| 可比性和适应性较强,而且预算工作量相对较小
缺点
1||| 成本子项目的分解比较麻烦,工作量相对较大
2||| 阶梯成本和曲线成本,需要先修正为直线,才能运用到总成本性态模型公式
3||| 不同业务量适用不同的成本标准,需要用备注来说明
4||| 公式法规定了某一业务量范围,超过该业务量范围,需要及时更正和更新弹性数据
(2)弹性预算-列表法
通过列表的方式,提前预算多个业务量等级对应的成本预算,满足生产中所遇到的所有可能业务量,从而达到所有业务量都能找对对应的成本预算等级
固定预算法:假设是按600小时编制的,那么对应的总成本是20030元,如果实际业务量是500小时,那么用20030去衡量就过高,用20030÷600*500比例去衡量,也不符合实际,因为总成本和产量不一定是按正比例关系(存在公摊的固定成本)
弹性预算-列表法:提前算出5个业务量的成本信息,如果实际业务量是500小时,就可以查表,找出跟500小时最接近的2组成本数据
第一步,算500小时对应的变动成本:500*2+500*10+500*1=6500元
第二步,算500小时对应的混合成本:用插值法
500小时在480和540期间,他的修理费应该在4930和5440之间
500小时
求X
480小时
4930
540小时
5440
插值法:(500-480)/(480-540)=(Y-4930)(4930-5440)
算出500小时对应混合成本中修理费X=5100元
500小时在480和540期间,他的油料费用应该在2040和2160之间
500小时
求X
480小时
2040
540小时
2160
插值法:(500-480)/(480-540)=(X-2040)/(2040-2160)
算出500小时对应混合成本油料费X=2080元
所以500小时的混合成本=5100元+2080元=7180元
第三步,算500小时对应的固定成本:直接查表,得到3000+1000=4000元
总结,500小时对应的总成本=变动成本+混合成本+固定成本=6500+7180+4000=17680元
弹性预算-列表法优点:
①不管实际业务量多少,不必经过计算即可找到与业务量相近的预算成本
②混合成本中的阶梯成本和曲线成本,可按总成本性态模型计算填列,不必用数学方法修正为近似的直线成本
弹性预算-列表法缺点:
①以用在评价和考核实际成本时,往往需要使用插值法来计算“实际业务量的预算成本”,比较麻烦
2.1.3、定期预算法和滚动预算法
5、定期预算法
特征:预算期跟会计期间一致
优点:方便将预算数和实际数进行对比,有利于对预算执行情况的分析和评价
缺点:重点关注当期会计期间的任务,容易忽视长远的利益
6、滚动预算法
特征:预算周期的总长度永远相同,减少一期预算立即补充新的一期,一致滚动下去。
优点:实时动态反应市场,建立跨期综合平衡,实现更有效的预算决策
缺点:预算滚动的频率越高,对预算滚动的沟通要求就越高,同时预算编制的工作量也越大,过高的滚动频率容易增加管理层的不稳定感,导致预算执行者无所适从。
滚动预算的分类
中期滚动预算
预算编制周期总时长,3年/5年
短期滚动预算
预算编制周期为1年,然后每个月或每个季度滚动
逐月滚动
每个月滚动一次,每个月修订一次预算,工作量较大
逐季滚动
每个季度滚动一次,工作量较小,准确性较差
混合滚动
分4个季度滚动,同时第一个季度继续细分按月修订预算
案例:
1||| 新预算表中,总工时50000小时,那么2013年第1季度总工时=50000-12060-12360-12600=12980小时
2||| 新预算表中,间接人工费用工时分配率提高10%=(原总费用÷原总工时)*(1+10%)=(213048÷48420)*1.1=4.84元/小时
3||| 新预算表中,间接人工费用总预算=预算总工时*新的工时分配率=50000*4.84=24200元
4||| 新预算表中,设备租金调整为原来的80%,所以总设备租金=19400*(1-20%)=155200元
5||| 固定制造费用=设备租金155200+生产准备金+车间管理费,控制在185200元,其中设备租金属于约束性固定成本,不能动,所以生产准备金+车间管理费就控制在185200-155200=30000元,生产准备金效益高于车间管理费,所以尽量缩减车间管理费的开支,车间管理费的成本控制区间12000元-15000元,取最低值12000元,那么生产准备就是30000-12000=18000元。
6||| 变动制造费用的单位成本=387360÷48420=8元/小时
7||| 所以2013年第一季度:总工时=12980元,变动制造费用=12980*8=103840,间接人工费用=12980*4.84=62823.20元,固定制造费用=185200÷4=46300元,设备租金155200÷4=38800元,生产准备18000÷4=4500元,车间管理费12000÷4=3000元
2.2、预算的编制程序
企业编制预算,一般应按照“上下结合、分级编制、逐级汇总”的程序进行
2.2.1、预算编制程序
1||| 下达目标:董事会或经理办公会下达预算目标给具体职能部门
2||| 编制上报:职能部门编制详细的预算方案;上报给财务管理部门
3||| 审查平衡:财务管理部门负责审查汇总,并提出综合平衡建议;预算管理委员会负责协调职能部门进行修订预算方案
4||| 审议批准:财务管理部门正式编制企业年度预算草案,提交董事会或经理办公会审议批准
最后股东会审批
5||| 下达执行:预算管理委员会逐级下达各预算执行单位执行
第三节 预算编制
预算编制框架
3.1、经营预算的编制
3.1.1、销售预算的编制
销售预算是整体预算的编制起点
关键词:销售额与现金流入的关系:本季度销售额,本季度收款70%,下季度收款30%
本季度销售额=本季度收款*70%+下季度收款30%
本季度现金流入=上季度销售额*30%+本季度销售额*70%
30%和70%要分别计算出来,填在表格相应位置
现金流入
3.1.2、生产预算的编制
生产预算,是产量的预算,跟资金无关
运用进销存思维:期初库存(本季度销量*10%)+本期生产-本期销售(本季度销量)=期末库存(下季度销量*10)
所以,本期生产数量=本期销售(本季度销量)+期末库存(下季度销量*10)-期初库存(本季度销量*10%)
期初库存+本期生产-本期销售=期末库存
期初库存
本期销售量*10%
本期生产量
求
本期销售量
本期销售量
期末库存
下期销售量*10%
1季度生产量A=1000+1500*10%-1000*10%=1050件
2季度生产量B=1500+2000*10%-1500*10%=1550件
3季度生产量C=2000+1800*10%-2000*10%=1980件
4季度生产量D=1800+2000*10%-1800*10%=1820件
全年生产量E=A+B+C+D=1050+1550+1980+1820=6400件
全年生产量E=本年销售量+年末库存-年初库存=6300+200-100=6400件
年末库存,题目一般是直接给出条件
期末库存
明年1季度预计销售量
3.1.3、直接材料预算的编制
直接材料预算,是以生产预算为基础,
然后求出采购的数量及金额
再根据应付账款条件,算出现金支出明细
3.1.3.1、采购数量和采购金额的预算
运用进销存思维:期初材料数量(本期生产需求量*20%)+本期采购数量(求)-本期生产领用材料数量(本期生产需求量)=期末材料数量(下期生产需求量*20%)
计算两个注意点
生产需求量=生产量*单间产品所需材料数量
采购金额=采购数量*采购单价
1季度采购需求量b1 =c+d-a=10500+3100-3000=10600KG,采购金额=10600*80=848000元
2季度采购需求量b2 =c+d-a=15500+3960-3100=16360KG,采购金额=16360*80=1308800元
3季度采购需求量b3 =c+d-a=19800+3640-3960=19480KG,采购金额=19480*80=1558400元
4季度采购需求量b4 =c+d-a=18200+4000-3640=18560KG
采购金额=18560*80=1484800元
不是很明白4季度期末存货数量的计算=明年1季度生产需求量*0.2
全年采购数量=10600+16360+19480+18560=65000KG,全年采购金额=65000*80=5200000
3.1.3.2、采购金额付款安排预算
本季度实付金额=上季度应付*50%+本季度应付*50%
本季度应付金额=本季度支付*50%+下季度支付*50%
3.1.4、直接人工预算的编制
直接人工预算,是以生产预算为基础,
人工总工时
直接人工工资,都用现金支付,不需要另外预计现金支出,可直接参加资金预算的汇总
人工总工时=预计生产量*单位产品工时=6400*10=64000小时
直接人工总成本=人工总工时*每小时人工成本=64000*60=3840000元
3.1.5、制造费用预算的编制
3.1.5.1、固定制造费用预算的编制
逐项预计
逐期预计/实事求是
3.1.5.2、变动制造费用预算的编制
关键在于制定单位变动成本
固定制造费用小时费用率=对应的费用÷对应的工时
变动制造费用小时费用率=对应的费用÷对应的工时
3.1.6、产品成本预算的编制
1、料工费的单位成本=单耗*单价
2、产品的单位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变动制造费用+固定制造费用)
3、总成本=数量*单位成本
3.1.7、销售及管理费用预算的编制
销售费用预算,以销售预算为基础,根据费用计划编制
管理费用预算,多属于固定费用,一般以过去的实际开支为基础,再根据未来的情况进行调整
3.2、专门决策预算的编制
专门决策预算,长期投资预算,资本支出预算
投资支出
筹资借入
是编制资金预算的依据
是编制预计资产负债表的依据
3.3、财务预算的编制
3.3.1、资金预算的编制
(1)资金预算是汇总预算,数据来源经营预算和专门预算
(2)负责汇总预算期内现金流入和流出,以及根据现金余缺和理想现金余额的余缺情况,进行筹资或归还借款等调整活动
(3)现金期初余额+本期现金收入-本期现金支出=现金余缺金额
本期现金流入
现金销售收入
应收项目的回款
非经常性交易产生的现金所得
本期现金支出
材料采购类现金支出
工资支出
其他付现成本支出(费用)
所得税费用/购买设备/股利
注意:利息支出不在现金余缺前面扣减,而是在最终的现金余额前面扣减
(4)现金余缺金额+借款(长、短)-借款利息(长、短)-对外投资=现金余额≥理想现金余额
短期借款金额X的计算:现金期末余额=现金余缺+长期借款+短期借款X-(长期借款*年利率÷年付款次数)-(短期借款X*年利率÷年付款次数)-对外投资(归还借款)≥理想现金余额
短期借款的归还以及利息问题,注意看题目,一般是默认季度初借入,季度末归还,所以当期借入和当期归还,其实都要算季度利息
(5)所得税费用/购买设备/股利等,在现金余缺前扣除;借款利息在现金余缺后扣除
3.3.2、预计利润表的编制
预计利润表-预计经营成果(预计资产负债表-预计财务状况)
当期实际净利润跟预期净利润出现较大差距
调整职能部门后面的经营预算,设法达成目标
预算管理委员会调整目标
预计利润表公式
毛利(销售收入-销售成本)-销售及管理费用预算-利息-所得税=净利润
利润总额=销售毛利(销售收入-销售成本)-费用-利息
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必须用估计值,不能用25%税率计算)
3.3.3、预计资产负债表的编制
预计资产负债表,反应企业预计财务状况;是全面预算编制的终点
预计资产负债表期末余额的填写
1、期末直接抄表法
2、万能公式法:初+入-出=末
计算出入净额
1||| 年初余额,是实数,跟实际资产负债表的期初数一致!
2||| 年末余额,均来自营业预算、专门决策预算、资金预算、预计利润表汇总和计算的数据
3||| 货币资金年末余额=资金预算表的现金年末余额
直接查表,得到306650.00万元
4||| 应收账款年末余额=销售预算的本年未收货款的总额
504万*40%未收=201.60万元
5||| 存货年末余额=直接材料预算的材料期末余额+产品成本预算的成品期末余额
直接材料期末金额=4000KG*80元/KG=32.00万
材料期末数量4000KG题目直接给出,或者=下季度产量*20%
产品期末金额=200件*1625元/件=32.50万
产品期末数量200件题目直接给出,或者等于下季度销量*10%
存货的年末余额=材料期末余额+产品期末余额=32+32.5=64.50万元
6||| 固定资产年末余额=年初固定资产+本期购进固定资产-制造折旧-销售折旧-管理折旧
400万+0-40万-10万-15万=335.00万
7||| 在建工程年末余额=专门决策预算中年投资净额
直接查表,1200.00万
8||| 短期借款年末余额=资金预算表的短期借款项目
短期借款年末余额=年初余额+本年借入-本年归还=0+190万-115万=75.00万
9||| 应付账款年末余额=直接材料预算中采购付款预算的年末未付金额
四季度采购金额*未付比例=148.48*50%=74.24万
10||| 长期借款年末金额=期初借款+专门决策预算中本年长期借款净增加额
=1200万+1000万=2200万
11||| 所有者权益账户
1||| 股本,一般不变
2||| 资本工资,一般不变
3||| 盈余公积年末余额=期初余额+利润表计算出的本年净增加额(净利润*10%提法定盈余公积)
=75万+净利润*10%(提10个点的法定盈余公积)=75万+2187750*10%=968775元
4||| 未分配利润年末余额=期初余额+利润表的(净利润-盈余公积)-资金预算表的股利支付
=337500+(2187750-2187750*10%)-950000=1356475元
盈余公积是按年提取,所以季报不提
第四节 预算的执行和考核
4.1、预算的执行
4.1.1、预算控制
财务管理部门,用实际的财务报表,监督预算的执行情况,发现偏离,向下建议向上汇报
4.1.2、预算调整
原则上不做调整
内外环境发生重大改变,导致预算的基本假设也改变时,可申请调整
4.2、预算的分析和考核
分析:预算管理委员会定期召开分析会议
考核:上级考核下级、逐级考核、预算执行与预算考核职务相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