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2022年注册会计师会计第五章投资性房地产
2022年注册会计师会计:投资性房地产开始自用(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房地产达到自用状态,企业开始将其用于生产商品、提供劳务或经营管理的日期(达到自用状态+开始自用。
编辑于2022-05-03 17:43:492022年注册会计师会计:投资性房地产开始自用(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房地产达到自用状态,企业开始将其用于生产商品、提供劳务或经营管理的日期(达到自用状态+开始自用。
2022年注册会计师会计第三章固定资产;CPA;cpa;cpa会计;注册会计师;CPA会计;增加该固定资产的成本,在资产固定资产的剩余使用年限内计提折,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结束,预计负债的所有后续变动应在发生时确认为损益。
CPA注册会计师中无形资产的思维导图,知识点有无形资产的确认、无形资产的初始计量、无形资产的后续计量、无形资产的处置。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2022年注册会计师会计:投资性房地产开始自用(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房地产达到自用状态,企业开始将其用于生产商品、提供劳务或经营管理的日期(达到自用状态+开始自用。
2022年注册会计师会计第三章固定资产;CPA;cpa;cpa会计;注册会计师;CPA会计;增加该固定资产的成本,在资产固定资产的剩余使用年限内计提折,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结束,预计负债的所有后续变动应在发生时确认为损益。
CPA注册会计师中无形资产的思维导图,知识点有无形资产的确认、无形资产的初始计量、无形资产的后续计量、无形资产的处置。
投资性房地产
概述
定义
为赚取租金(出租)或资本増值, 或者两者兼有而持有的房地产(房+地)
范围
属于
已出租的土地使用权
经营租货方式出租(出让or转让)√
计划出租但尚未出租×
以经营租赁租入再转租×
已出租的建筑物
拥有产权+经营租赁方式出租
自行建造/开发活动完成后用于出租/正在建造/开发过程中将来用于出租√
以经营租赁租入再转租×
空置建筑物/在建建筑物
董事会等作出书面决议,明确表明经营出租+意图短期内不再发生变化
尚未签订租赁协议→也可视为投资性房地产√
相关辅助服务在租赁协议中不重大√
eg:向承租人提供安保、维修
持有以备增值后转让的土地使用权(炒地皮)
实务中较少
国家承认闲置土地×→资产都不是
不属于
①企业自用办公楼、生产车间厂房、土地使用权 ×
②企业拥有并自行经营的旅店、饭店×
③企业出租给本企业职工住的宿舍×
④企业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再转租的(建筑物/土地使用权)→不是企业资产×
⑤持有并准备增值后转让的(炒房)× →非房地产企业作为固定资产
⑥计划出租但尚未出租的土地所有权×
⑦房地产企业持有准备建造商品房的土地使用×→存货
⑧房地产企业正在开发的商品房×→存货
⑨房地产企业开发准备出售的房屋×→存货
⑩房地产企业持有并准备增值后出售的商品房(士地使用权)×→存货
特殊情况
某房地产分为AB 部分 A 用于出租/资本增值 B自用
能单独计量和出售
B→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存货(房地产开发企业)
A →投资性房地产√
不能单独计量和出售
A B 都不是投资性房地产×
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租赁房地产
出租方的个别财务报表应确认为投资性房地产
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应将其作为企业集团的自用房地产
确认
确认条件
定义+同时满足①②
①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②成本能可靠计量
确认时点
已出租的土地使用权/建筑物
租赁期开始日(合同生效日)
例外:已出租的建筑物尚未签合同也可以作为投资性房地产时
持有准备增值后转让的士地使用权
停止自用、准备增值后转让的日期
计量
初始计量/后续计量/后续支出
见表格
后续计量模式的变更
总原则
成本模式→公允价值模式√
会计政策变更
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调整期初留存收益
借:投资性房地产——成本 【变更日公允价值】 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摊销) 【原房地产已计提的折旧或摊销】 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 【原房地产已计提的减值准备】 递延所得税资产 【差额×25%】 贷:投资性房地产 【原值】 (或)递延所得税负债 【差额×25%】 盈余公积 (可借可贷) 【(差额-所得税)×10%】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可借可贷) 【(差额-所得税)×90%】
公允价值模式→成本模式×
不得转回,若转回→会计差错
不能同时采用两种模式 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转换
用途发生改变
转换日
投→非
投资性房地产开始自用(固定资产/无形资产)
房地产达到自用状态,企业开始将其用于生产商品、提供劳务或经营管理的日期(达到自用状态+开始自用)
房地产开发企业将用于经营出租的房地产重新开发用于对外出售(投→存)
租赁期届满,董事会书面决议表明将其重新开发用于对外销售的日期(租赁期届满+书面决议)
非→投
作为存货的房地产,改为出租
自用建筑物停止自用,改为出租
租赁期开始日:出租人提供租赁资产使其可供承租人使用的起始日期
自用土地使用权停止自用,改用于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
租赁期开始日/资本增值的日期
租赁期开始日:出租人提供租赁资产使其可供承租人使用的起始日期
资本增值的日期:停止自用后,确定用于资本增值的日期
空置建筑物/在建建筑物用于出租
企业董事会或类似机构作出书面决议,明确表明其用于经营出租且持有意图短期内不再发生变化
成本模式下的转换
投→非
投资性房地产→自用
借:固定资产/无形资产 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摊销) 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 贷:投资性房地产 累计折旧/累计摊销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投资性房地产→存货
借: 开发产品 (按转换日的账面价值) 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摊销) (原已计提的折旧或摊销) 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 (原已计提减值准备) 贷:投资性房地产 (按转换日的账面余额)
非→投
自用→投资性房地产
借:投资性房地产 累计折旧/累计摊销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贷:固定资产/无形资产 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摊销) 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
存货→投资性房地产
借:投资性房地产 (按转换日的账面价值) 存货跌价准备 (按已计提减值准备) 贷:开发产品 (按转换日的账面余额)
只认账面、不认公允、无损益
公允价值模式下的转换
投→非
投资性房地产→自用
公允价值-原账面价值 计入当期损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借:固定资产/无形资产 (公允价值) 贷:投资性房地产——成本 ——公允价值变动(可借可贷)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差额可借可贷)
投资性房地产→存货
借:开发产品 (转换日的公允价值) 贷:投资性房地产——成本 ——公允价值变动 (可借可贷)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差额可借可贷)
非→投
自用→投资性房地产
公允价值-原账面价值 ①借方差额→公允价值<账面价值→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②贷方差额→公允价值>账面价值→ 其他综合收益(做人要大气)
借:投资性房地产——成本 【转换日的公允价值】 累计折旧/累计摊销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借差) 【损益类】 贷:固定资产/无形资产 其他综合收益 (贷差) 【权益类,不影响损益】
存货→投资性房地产
借:投资性房地产——成本 (转换日的公允价值) 存货跌价准备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借差) 贷:开发产品 其他综合收益 (贷差)
认公允价值、有差额
处置
成本模式
借: 银行存款 【含税价】 贷:其他业务收入 【售价】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借: 其他业务成本(倒挤) 【账面价值】 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摊销) 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 贷:投资性房地产
影响损益=不含税售价-账面价值
公允价值模式
借: 银行存款 【含税价】 贷:其他业务收入 【售价】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借:其他业务成本 贷:投资性房地产——成本 ——公允价值变动 (可借可贷)
反向结转
同时: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可借可贷) 【损益类】 贷:其他业务成本【损益类】
损益结转到损益,一增一减不影响最终损益
同时: 借:其他综合收益 【权益类】 贷:其他业务成本【损益类】
权益结转到损益,影响最终损益
影响损益=不含税售价-账面价值+其他综合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