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德育问题的前沿研究
德育问题的前沿研究,德育的内涵,德育的意义,德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典型德育缺失的社会世界。有需要的小伙伴下载收藏哦~
第三章 教育文献检索的思维导图,是记载有关教育科学的情报信息和知识的载体,贯穿教育研究的全过程,数量 质量→判断教育科学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第四章 教育观察研究的思维导图,是人们有目的有计划的通过感官和辅助仪器,有目的有计划地对教育领域的某一现象及其变化过程进行全面、细致的观察,从而获得比较客观的教育材料、教育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
这是一篇关于胎儿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的结构思维导图,阐述了影响胎儿生理发展的因素和心理卫生机里的影响及胎教。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看看哟。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亡羊补牢
外婆与姥姥的区别
父母学吧四大模块课程
幼儿知识之科学探究实施思维导图
植物
Moep
汉语拼音思维导图
第四组基本动作练习思维导图
面对孩子的特性需要把握的两个原则
幼儿园主题活动:甜蜜蜜的糖果
德育问题的前沿研究
德育的内涵
广义
A. 教育者依据两依据+四有,对受教育者道德、法制、政治思想,心理健康等施加影响的过程
两依据:社会要求、学生身心规律
四有:有计划、有目的、有系统、有组织
B. 以期望把学生培养成有德行且合格的社会成员
狭义
教育者有目的的培养学生品德的过程
内容
道德教育
促进道德发展,注重良好个性塑造培养
法制教育
了解一定的法律观念
政治教育
形成一定政治观念、信念和政治信仰
思想教育
形成一定的世界观人生观
心理健康
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德育的意义
德育教育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手段
培养学生专业技能
培养学生基本情操
德育有利于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
关系到学校未来发展,是学校生存发展的生命线
培养学生高尚情操和优秀人格
为社会输送具备较高综合素质的优秀人才
开展德育教育工作是促进学校教育深化改革的必要方式
内部改革提升教育质量→德育教育首当其冲
德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共性
问题
德育工作不受重视
只注重考试成绩
严重脱离社会教育发展要求
逐渐形式化
学校与家庭德育之间存在矛盾
家长对德育教育明显缺少重视
导致学校德育与家庭德育观念不统一
德育工作不满足学生实际需求
传统教师为主体,学生被动接受
影响学生自主形成良好思维品德
缺乏正确指导方法
缺乏一定的理论指导
使用大众化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
无法调动学生参与其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解决策略
改变观念,重视教育工作的开展
丰富教育手段,提升德育工作实效性
扩展德育途径,开展实践活动
引入家庭与社会的力量
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基本需要出发
各阶段德育衔接
大中小学道德教育要做到“同向同行”
同向:方向上保持一致,包括政治、价值方向、未来发展
同行:行为上步调一致、共为共进、共同发展
各学段德育目标落实不到位
德育教师理念偏差,育人能力不足,管理不到位
各学段学校未建立成熟的考核机制
课程内容未能有机衔接
课程内容与学生的接受能力不相匹配
不随着学段的不同而进行调整
课程内容缺乏渐进性
内容简单重复
重复不意味着完全相同,而是应该为下一段的渐进奠定基础
没有体现渐进的要求
教师协同育人功能发挥不充分
大中小学不同学段的教师缺乏纵向沟通交流
同一学段学科教师与思政教师之间缺乏横向沟通交流
细化目标贯彻落实
科学合理的制定出每一阶段每一年级的德育目标
严格按照计划完成任务
实现德育效果可量化
建立激励和监督机制
实现全学段德育课程内容的有效衔接
完善德育课标
出版高质量德育课程教材
充分利用大中小学各学段的德育资源,加强整合
形成教师的育人合力
纵向互动
横向互动
典型德育缺失的社会事件
校园欺凌
背景
2019年发布专项通知《关于开展防治中小学欺凌和暴力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
2021年6月1日新修订未成年人保护法正式实施
形成原因
学生成长过程受内外环境双重影响(家校社、自我心理环境)
当外在德育教育不足就会影响内在道德观念的固定形成,产生欺凌
分析原因
家庭教育失当
原生家庭结构不完整,导致青少年将心理问题转移到人际交往上
家庭反欺凌教育意识欠缺,导致欺凌者家庭不在意,被欺凌者家庭未察觉
学校德育教育失当
唯分数论,忽视个人道德培养
社会道德教育缺失
网络环境缺少对青少年道德教育的引导
解决对策:人格培养与修正-现代道德教育重塑建议
家庭教育
重视励志教育,培养正确奋斗目标
注重家风建设,提高家庭内部成员的综合素质
灌输仁爱思想,教育尊重他人人格人权
学校教育
教学内容中渗透德育,做到“课课有德育”
教师要在学校德育中起主导作用
完善德育评价体系
社会
形成核心价值观良好风气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文化育人
培养青少年坚定的正义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