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三章 教育文献检索
第三章 教育文献检索的思维导图,是记载有关教育科学的情报信息和知识的载体,贯穿教育研究的全过程,数量 质量→判断教育科学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第四章 教育观察研究的思维导图,是人们有目的有计划的通过感官和辅助仪器,有目的有计划地对教育领域的某一现象及其变化过程进行全面、细致的观察,从而获得比较客观的教育材料、教育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
这是一篇关于胎儿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的结构思维导图,阐述了影响胎儿生理发展的因素和心理卫生机里的影响及胎教。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看看哟。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两宋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教育文献检索
含义
记载有关教育科学的情报信息和知识的载体
贯穿教育研究的全过程
数量,质量→判断教育科学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作用
选题
共识点
空白点
争议点
方法
国内外最新的方法和工具
对已有的方法进行创新
避免重复劳动
文献种类和分布
教育文献的种类→加工程度
零次文献
指行为、活动当事人所撰写的第一手资料
类型
未发表的书信、手稿、日记、笔记、实验等原始记录
特点
真实详细,原始新颖
零散、不够系统,难以检索获取
一次文献(原始文献)
指以作者本人的经验、观察、访谈或者实际研究成果为依据创作出来的具有一定创造性和一定新简介的文献
专著、论文、研究报告、会议记录、学位论文等
数量大
有创造性、实用性、学术性
分散,不易收集
二次文献(检索性文献)
指为了方便检索利用,按题名、作者、出处、内容等逻辑对大量的且出处分散的一次论文进行系统整理的文献
二次文献作者不加自己见解
题录、索引、书目、提要、文摘等
报告性
汇编性
简明性
三次文献(参考性文献)
在利用二次文献检索的基础上,对某一范围、某种内容的一次文献进行系统的整理并概括论述的文献
三次文献作者要加自己见解
动态综述、专题述评、进展报告、年鉴、手册、百科全书等
综合性
浓缩型
参考性
主要分布
书籍(数量最多)
报刊
档案
人类在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原始文献材料
教育年鉴 教育统计 教育调查报告 学术会议文件等
电子信息,档案系统
CNKI中国知网
维普
SSCI 社会科学引文索引
SCI 科学引文索引
专家询问
非文字资料
文献检索
过程和方法
过程
分析、准备
分析课题
明确检索范围、内容、工具等
搜索
建立文献目录、摘要
加工
分类整理
剔除假资料
确保资料适用性
顺查法
由远及近,由旧及新的顺序(比较全面,历史研究)
适用于范围广,但耗费时间
逆查法
由近及远,有新到旧的顺序(现状分析)
用于新课题的研究和新文献的收集
引文查找法
又称跟踪法
引用文献、参考文献作为线索,查找相关主题
优点
范围集中
方便迅速
缺点
原作者的局限性和主观随意性
1. 被引量排序 2. 高级检索-来源类别-CSSCI(优先)、北大核心
综合查找法
检索词的设计
检索词是指能概括要检索内容的相关词汇
设计
高级检索→关键词“A”和“B”课选择的检索方式
检索“A”
检索“B”
检索“A并B”/“A或B”
技巧
检索项可为题名、主题、关键词、摘要、作者、单位、全文等
计量分析和内容分析
计量分析
分析文献的分布结构、数量关系、变化规律和定量管理
进而探讨科学技术的结构、规律、特征的方法
注重量化
内容
出版物→图书、期刊、报纸、专利、物理载体
科学术语→关键词、主题词
著者、读者
引证文献和被引文献
文献利用情况→阅读数、借阅数
内容分析
对于传播内容进行客观、定量、系统描述的研究方法
实质是对传播内容所含信息量及其变化的分析
系统性
内容或类目的取舍应依据一致的标准
客观性
基于明确制定的规则执行
定量性
运用统计学方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计量
应数字或图表表述内容分析结果
适用情况
文字资料
报刊、期刊、教材
声音资料
上课录音、访谈录音
影像资料
教学录像、学生活动录像
要求
全面性
扩大检索范围
搜集不同观点(一致+不一致)
保证客观全面
准确性
搜集最新资料
检索细致深入
真实性
外审
初级→对文献本身真伪鉴别
作者、年代、时期、地方、背景、版本
内审
高级→对文献所载内容是否属实进行鉴别
互证:文字性文献、实物、历史背景、生平、立场
文献综述报告
就某一研究课题范围的有关文献资料内容进行评价分析
内容(作用)
已有历史现状总结(述,不要罗列)
评价、建议、预测(评,三个点→找到研究方向)
格式
序言→背景、目的、意义、内容
历史发展评价
当前发展评价
趋势
改进建议
参考文献
文献高质量→核心、CSSCI
针对性,高度相关
加工、整理、归类
不要堆砌
综述、评价→区分作者、文献
张三,李华等(2022)提到...
多、全面、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