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胰腺—超声
这是一个关于胰腺—超声的思维导图,包括临床概述:多数由于急性胰腺炎反复发作引起的胰腺实质及胰管慢性进行性炎症。临床可分为慢性复发性胰腺炎和慢性无痛性胰腺炎。前者可表现为脂肪泻与糖尿病。
offer3刘畅小姐姐的文献阅读方法,文献阅读,关键词,年份期刊,标题背景,实验方法,实验结果启示的内容总结。有需要的小伙伴可以下载收藏哦~
这是一个关于超声诊断—妇科的思维导图,包含了系下丘脑—垂体系统的调节功能失调所至的功能性疾病临床及病理改变极为复杂。卵巢多囊性增大、月经异常、不孕、多毛、肥胖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小儿常见病的辩证与护理
蛋白质
均衡饮食一周计划
消化系统常见病
耳鼻喉解剖与生理
糖尿病知识总结
细胞的基本功能
体格检查:一般检查
心裕济川传承谱
解热镇痛抗炎药
胰腺超声诊断
胰腺解剖及生理功能
胰腺位置
胰腺紧贴腹后壁,在正中线横跨第1~2腰椎前方,位于胃的后方,属于腹膜外位器官,胰质地柔软,50岁以后萎缩,随年龄的增加增大
胰腺的生理功能
胰腺的外分泌:分泌胰液,主要成分是碳酸氢盐和消化酶
胰腺的内分泌:来源于胰岛,在胰体尾部较多,胰岛包含多种内分泌细胞,分泌不同的内分泌激素
B细胞分泌胰岛素
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
G细胞分泌胃泌素
胰腺的解剖概要
胰分为头,体,颈,尾四部分;呈C形,胰头后面有下腔静脉,右精索或卵巢静脉,右肾静脉及腹主动脉,肠系膜上静脉从胰头部的后面汇入门静脉;胰头部有炎症或癌瘤时,上述组织可能受累。
胰管位于胰腺实质内,分主胰管和副胰管
主胰管起自胰尾,向右贯穿胰体,在胰头向后下到达钩突,然后横行向右,通常与胆总管汇合,并经Vater壶腹部共同或者单独开口于十二指肠降部的乳头。主胰管内径2-3mm
胰腺超声检查技术
检查前准备
禁食8小时以上,当天上午空腹检查
除胃大部切除病例外,可饮水500-800ml或口服胃充盈剂后,显示胰腺
仪器选择:选用腹部探头,3.5MHZ
切面:横切为主,有15~30度的斜切,配合纵切
体位:仰卧位,半卧位或者坐位,侧卧位
正常胰腺声像图表现
1.胰腺多为蝌蚪型,正常胰腺轮廓光滑而整齐
2.实质呈均匀的点状回声,但较肝实质回声略为粗大。
3.回声强度比同一深度的肝脏回声略高,少数回声相当或略低。老年人和肥胖者由于胰腺纤维组织增生及脂肪浸润等原因引起胰腺回声增强
4.正常胰管为两条平行光滑的高声回线,或为单条的高回声线。若主胰管内径大于3mm,则提示扩张。
胰腺大小及胰管的测量方法
沿胰腺长轴扫查测量胰腺各部的前后径(厚度)
下腔静脉前方—胰头
肠系膜上动脉—胰体
脊柱左侧前方—胰尾
胰腺常见的疾病
胰腺炎
急性胰腺炎
临床概述:常见的急腹症之一,通常由于胆道疾病(结石、炎症或蛔虫)酗酒或暴饮暴食等,病理上可分为急性水肿型(较轻,多见)和出血型坏死。临床表现为腹痛、恶性、呕吐、发热、黄疸、电解质紊乱和休克等。
超声表现(病程阶段和病理类型有差异)
急性水肿型胰腺炎
早期图像可表现为正常
典型表现:胰腺轻中度、均匀性肿大(腊肠样),胰头>3.0cm,胰体,尾>2.5cm,边缘清晰,光滑。
胰体实质内部呈低回声,部分主胰管轻度扩张
急性出血型坏死型胰腺炎(直接征象)
胰腺肿大,轮廓不清,边缘不规则,模糊增厚
胰腺实质回声大多强度不等伴有暗区,主胰管扩张
急性出血型坏死型胰腺炎合并症
(1)胰腺内、外积液
炎性渗出或出血聚集积聚在胰腺内可形成积液。也可积聚在胰周间隙、纵隔、心包、腹腔、腹股沟、大腿旁。最常见于小脑膜囊和肾前旁间隙。
(2)假性囊肿
部分可在发病2—4周,在胰腺内外形成假性囊肿。囊肿可增大,破裂或缩小,自行吸收
(3)胰腺脓肿
多发生于胰腺内。可表现为动态变化过程,若合并气杆菌感染,其内有气体强回声
(4)脾静脉周围炎、狭窄和栓塞
脾静脉周围炎为包绕脾静脉的低回声区。后者可表现为脾静脉内多发的强光斑回声。彩超可显示血流改变
(5)胰腺假性动脉瘤
(6)继发的肝外胆管梗阻、腹水、胸水等
鉴别诊断
1.胰腺癌:两者均为肿块,胰腺癌边界不归整,向外凸起或向周围组织浸润,胰管扩张明显,胰腺炎需结合病史和血淀粉酶检查
2.胃穿孔、肠梗阻等急腹症:临床症状,体征,淀粉酶,X线透视有助于鉴别
慢性胰腺炎
(1)临床概述:多数由于急性胰腺炎反复发作引起的胰腺实质及胰管慢性进行性炎症。临床可分为慢性复发性胰腺炎和慢性无痛性胰腺炎。前者可表现为脂肪泻与糖尿病。
(2)超声表现:
1.胰腺轻度肿大或局限性肿大
2.形态可轻度不规则,边缘不规整,与周围组织界面模糊
3.内部回声多增强,分布不均匀
4.常伴发的症状有
假性囊肿
胰管呈串珠样扩张
胰管内结石等
急,慢性胰腺炎的鉴别
大小:弥漫大,局限大
形态:不规则,模糊
边缘:平滑,清晰
内部回声:水肿型;低回声(均匀) 出血+坏死;强弱不均(混杂)
与周边组织关系:周边血管受压变细
并发症:腹水,胸水,肠梗阻
大小:肿大/正常/缩小
形态:正常/失常
边缘:规则,尚清晰
内部回声:回声增强,胰管不规则囊状扩张,多见结石
与周围组织关系:不清晰
并发症:假性囊肿
胰腺囊肿
真性囊肿
先天性囊肿(由于发育异常导致)
(1)胰腺实质内单发或多发无回声区,后方声增强
(2)若囊肿小于波长,表现为胰腺实质回声增强而不均匀(部分容积效应)
(3)多囊腺:伴有多囊肝及多囊肾
储留性囊肿(由炎症、结石、外伤等原因引起胰管梗阻,胰液储流形成)
胰腺实质内有典型的无回声囊肿,可与扩张胰管相通,可伴有慢性胰腺炎表现。
寄生虫性囊肿(包虫囊肿)
胰腺内后壁无回声区,部分可有子囊等
成人继发于胰腺炎,儿童主要由于胰腺损伤
临床表现
上腹包块
周围器官症状
消耗症状
超声表现
大多数表现为典型的无回声,若囊内有坏死组织或合并出血,感染时,可出现点状低,中,高强度回声,有时存在结石。
胰腺肿瘤
胰腺癌,有原发性和继发性,继发性少见(主要发生于胰头部,>50%)胰体和胰尾约占1/4,其余为弥漫性胰腺癌
间接征象
(1)胆管扩张:由于癌肿压迫
(2)主胰管变化:压迫主胰管,引起主胰管均匀或串珠状扩张。有的胰管可被癌肿截断。若合并胆管扩张,呈“双管扩张”。
(3)胰管周围血管和脏器受压、转移等:引起下腔静脉,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受压,移位及闭塞(管腔变形呈扁平状,远端扩张)
(4)周围转移现象(淋巴结多见)
直接征象
(1)大小和形态:胰腺局限性肿大,边界不清,边缘可见浸润现象,呈蟹足样生长
(2)内部回声:癌肿内部多数呈不均匀的低回声,也可表现为高回声和混合回声。
(3)后方回声:小胰腺癌后方回声无明显变化,较大胰腺癌后方回声衰减,当癌肿内出现液化时或黏液腺癌,后方回声增强
(4)彩色多普勒表现:多数胰腺癌癌肿本身缺乏供血,表现为癌肿内无明显的血流信号,少数病例周围血管受压可见到绕行的环状血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