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得到 《如何开发孩子的绘画潜力》
如何有效的开发孩子的绘画潜力,你不得不知道的事。主要内容有:01儿童绘画启蒙的四个阶段;02用家庭空间激发绘画潜力;03用绘本做绘画启蒙;04带孩子玩绘画游戏;05欣赏和反馈孩子的作品。
编辑于2022-05-07 15:55:30得到 | 《如何开发孩子的绘画潜力》
发刊词 | 画画是每个孩子的权利
一、家长的疑问
疑问:
同样是艺术,学画画好还是学乐器好?
孩子应该几岁开始学画画?
我怎么判断我的孩子有没有画画的天赋?
我的孩子很喜欢涂涂画画,是不是赶紧给他报个兴趣班?
哪种绘画班比较好?
孩子画画从哪学起,要先学素描打基础吗?
重要观念:
画画是每个孩子的权利;
给孩子创造画画环境是家长的义务。
孩子真正获得自由画画的权利,艺术自然而然就会出现。
二、画画的天赋
画画是每个人天生具备的能力;
绘画是一种表达工具。
毕加索:
“我用了一生的时间,去学习像小孩子那样画画。”
三、画画的启蒙
启蒙的误区:
让孩子学习简笔画。
👍随手画
学了简笔画后画的
四、激发绘画热情
WHY:
画画不是一个单纯的绘图行为,而是孩子自然的表达方式和情感流露。
画画表达的是孩子的潜意识;
绘画的这种疗愈作用,可以让孩子一生受用。
HOW:
启蒙阶段,不用教技法,激发绘画热情才是重点;
在心理学上,画画被称作是一种“非语言的诉说渠道”,孩子在九岁以前的绘画启蒙阶段,根本不需要把重点放在学习技法上。
01 儿童绘画启蒙的四个阶段
一、无意识涂鸦期:1.5-2岁
1. 肌肉锻炼
画画是一种肌肉运动;
促进身心健康。
2. 最早的创造
用笔留下痕迹,算是孩子最早能自主完成的创造。
给孩子提供安全的画材;
万一孩子画花了你的墙,千万别责备他。
二、涂鸦期:2-4岁
两个特点:
特点一:孩子画画的状态会有一个渐进的过程;
特点二:孩子有了表达自己想法的能力。
1. 在涂鸦期,不去干扰孩子画画,就是在开发他的绘画潜力。
什么叫干扰?
那什么是不干扰?
干涉带来挫败感;
好的绘画的状态。
2. 做好物质准备,氛围营造。
三、象征期:4-7岁
两个特征:
特点一:孩子画画主要以自我为中心
孩子会总去画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或者只画出心中重要的部分。
这个阶段,孩子的画往往就是这样比例失调或者不完整的。
特点二:画跟真实生活开始有联系
建议:
1. 不要刻意引导孩子做细致的物体描绘;
2. 有意识地为孩子创造丰富的生活体验,反向激发孩子的绘画表达;
3. 减少学校、生活中负面因素影响。
四、图式期:7-9岁
“图式”
这个词源于英文schema,是哲学家康德最先提出来的。
用它来表示儿童七到九岁的阶段,是由于这个阶段的特殊性。
图式期
WHAT:
过渡期,承接着象征期和写实期;
特点:
孩子从凭主观印象画画,逐渐发展到可以真实地描绘现实。
孩子能逐渐理解事物间的真实关系,画画开始有了一定的空间意识。
绘画出现基底线;
开始有意识地去构图、塑造人物、描绘事件,画出的画跟真实的生活更像了。
画画更能天马行空,充满想象力和创造力。
建议:
有意识地创造更多体验艺术的机会,增长孩子的见识。
总结:
九岁以前儿童的绘画发展分为四个阶段:
无意识涂鸦期;
涂鸦期;
象征期;
图式期。
前两个阶段你只要提供适当的画材,创造自由的环境,不去干扰就好;
第三个阶段,象征期是个关键,你可以不会画,但你可以通过带孩子读绘本、出去旅行等,甚至多和孩子聊聊他的画来激发孩子的绘画表达。
第四个阶段图式期,你所要做的,就是多给孩子提供长见识的机会,让他开阔眼界,对艺术更敏感。
02 用家庭空间激发绘画潜力
一、绘画启蒙从提供合适的画材开始
1. 给孩子选择画材的三个基本原则:
原则一:无毒
原则二:安全
原则三:好用
2. 购买画材的三条注意事项:
提供各种不同的绘画工具和材料
要记得定期增加和更换
增加画画工具时,你要记得循序渐进
二、打造孩子专属的艺术角
1. 在家给孩子打造一个专属“艺术角”
专属于孩子,专属于艺术创作;
不摆放其他无关的东西;
2. 让“艺术角”持续运转
一个三层小推车。
三、打造充满艺术趣味的家
1.硬件是合理的家庭装饰
墙面色彩的选择
留一面白色或者米色的墙;
还可以刷一面黑板墙;
墙面的装饰
注意保证孩子的房间中有足够的留白;
减少具体和固定的形象,给孩子留出更多想象的空间。
2. 家庭艺术空间的软环境:家长对艺术的态度
保持开放和支持,允许孩子在家里自由和愉快地创作,甚至搞点小破坏。
家长有意识地去提升自己的艺术修养。
✏工具推荐:
推荐:
03 用绘本做绘画启蒙
提醒:
把儿童绘本跟绘画教程书区别开。
一、培养审美能力
初接触绘本
家长读文字、孩子看图画;
孩子对绘画产生的是模糊的印象。
例:《晚安,小熊》
内容:
画家画了一只睡不着的玩具小熊,就像一个睡不着的小孩,它会回想一天见过的人和事,会畅想即将到来的一天会发生什么,最后它带着各种憧憬,慢慢进入梦乡。
特点:
每一张图的画面和色彩都十分细腻;
画里还隐藏着一些小小的秘密。
陪伴:
提醒孩子,留意画面上都有些什么东西,和他一起欣赏;
还可以请他用语言描述自己所能看到的画面细节。
小结:
只要用高品质的视觉语言浸润孩子,慢慢的,它就会在孩子心里生长、壮大,长出区别的能力来。
审美口味提高了,他自然就看不上那些粗糙的画面了。
二、建立绘画自信心
WHY:
孩子不愿意画画,往往是因为缺乏信心,担心自己画不好;
HOW:
打消顾虑,让孩子敢于按照自己的想法画画;
家长坚持,孩子就能慢慢建立起“我也可以画”的信心;
HOW GOOD:
自信心让孩子将来不容易受到别人的影响、环境的影响;
敢于坚持自己的画画方式。
例:《点》
三、启发创作灵感
例:《创造自己的世界》
小结:
从某一个故事出发,让孩子自己去设定或者想象一个场景,然后画下来。
这不但轻松地解决了“画什么”的问题,而且启发了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四、引导孩子探索色彩
绘画属于视觉艺术
色彩是发展视觉能力的最佳载体;
孩子开始探索绘画世界时,最让他们着迷的就是各种各样的颜料和色彩游戏。
推荐书籍:
《小蓝和小黄》
《变变变》
家长可以拿出颜料来,和孩子一步一步跟着绘本做。
《菲菲生气了》
在讲这个故事时,家长不需要直接指出色彩与菲菲情绪之间的关系;
而是通过跟孩子交流,来引导他感受图中颜色为什么会变化。
小结:
绘本不是越多越好,有价值的绘本可以反复阅读;
深入地去探索某种自己喜欢的画法和主题,对孩子来说非常有意义。
📚绘本推荐:
推荐
精彩留言:
培养科学思维
喜欢画动画人物
不同风格的绘本欣赏
04 带孩子玩绘画游戏
游戏1:你画一笔、我画一笔
孩子还比较小的时候,更适合画抽象的东西。
误区:
画实际生活中有的东西,其实是有一定难度的;
画不好、画不像,反而失去了游戏的趣味性。
小结:
让孩子感觉自由,没有压力,这样孩子就容易进入游戏中。
游戏2:一起来创造一个怪兽
玩法:
首先,请孩子在纸上画一只怪兽的头,可以是圆形、方形、多边形,任何形状都可以。
然后,大家讨论接下来准备画什么,谁来画。
以此类推,接下来可能会画出五只手、四条腿、两个屁股……
乐趣:
最后怪兽会变成什么样子,谁也不知道;
但重要的是,它是你们一起创造出来的。
画完以后还可以给它取名字、编故事,整个过程都会充满笑声。
好处:
是帮孩子打破绘画规则;
让孩子充分体会到画画是充满自由和未知的事;
促使他们越来越敢大胆创作。
游戏3:拓印画
玩法:
给一个物品涂上颜料,再把它当成印章一样,印到纸上去。
材料的选择很多,可以说任何东西都可以拿来印一印。
鼓励孩子在选好材料后先摸摸手感、闻闻味道、说说感觉。
好处:
这个游戏难度比较低;
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学过还是没学过画画的,只要方法得当,印出来的感觉都差不多;
这会让孩子很放松,特别有助于提升孩子的信心。
游戏4:给大师作品“换一张脸”
基础版玩法:
打印出一些大师画的人物画,藏起来,做好准备。
请孩子画一张脸。
等孩子画好后,让孩子把刚才自己画的眼睛、鼻子、嘴巴,或者是脸剪下来放好。
这时候,再把人物画拿出来,让孩子们选择一张自己喜欢的,再把自己画的眼睛、鼻子、耳朵贴在大师画的人脸上。
升级版玩法
把大师的画作为“零件”剪下来,自由组合拼贴出一张全新的画。
这种玩法有难度,有挑战,也能刺激孩子开动脑筋。
孩子们就在无形之中熟悉了很多大师作品。
游戏5:做一个会动的小人儿
制作会动的小人儿
先找出一张有一定硬度的纸,各种颜色都可以;
让孩子发动想象力,画出一个人物;
把头部、躯干、四肢都分别画出来;
服装上的图案,孩子想自己画或者用现成的彩色纸拼贴都可以。
接着就把画好的人剪下来,注意要把身体的各个部件都分别剪开。
全部剪好,你和孩子就可以一起把剪出来的各个部分,用“撞钉”连接起来。
这样,一个头、手,还有脚会动的小人儿就完成了。
📖推荐绘画玩具
《童画大师》
《大师名画贴纸游戏》
注意事项:
别太介意第一次的效果,孩子会越玩越有经验,越做越好看的。
如果孩子不喜欢某个游戏,只要更换一个就好了,不用强求也不要焦虑。
总结:
五个不同类型的绘画游戏。
别看数量不多,但这些游戏都能玩很久,每一次游戏产出的作品都不同,能够带动孩子一直保持绘画的兴趣。
家长和孩子更是可以一起大胆创新,在它们的基础上衍生出新的玩法来。
精彩留言:
反复画的特点
用黑板墙展示孩子画作
绘画引导方面的困惑
05 欣赏和反馈孩子的作品
一、如何评判
误区:
很多人会觉得“画得像”就是好;
但“像”不是评价儿童画的标准;
也压根儿就不是评价艺术的标准。
绘画对于孩子的意义:
绘画是孩子表达自己的方式,这个过程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
小结:
如果想给孩子的画一个积极的反馈,父母要先放下对“画得像”的执念。
二、如何欣赏
引导孩子说画
问问孩子:“宝贝,你画的是什么呀?”
或者很认真地跟孩子说:“可以给我介绍一下你的画吗?”
开放性的问题:
“你最喜欢自己画上的哪一部分呀?”
“原来你画的是路灯呀,和我想的一样。”
小结:
“听孩子说画”是一件一举多得的事,这个过程不仅能帮你看懂孩子的画,锻炼孩子的表述能力,还能拉近你和孩子的距离。
真诚地听孩子的解释,你就会发现,那些乱乱的涂鸦都是有意义的。
三、积极反馈:细节描述+具体建议
1.不做负面评价,客观描述细节
家长的困惑:
问题是孩子的画确实没看懂,也不知道好在哪里,那要怎么来回应呢?
建议:
对孩子的画不做负面评价;
描述你在画中看到的细节。
学龄前儿童的画:
你可以主要观察孩子在作品中使用的线条、颜色和形状。
小学生的画:
你可以观察画中孩子描绘得最仔细的地方,这往往是他最感兴趣的部分。
效果:
反馈,会让孩子觉得你真的很认真地在欣赏他的画,那他也会更愿意与你分享这些细节背后的想法。
讲述的过程,也可以促使他们反思自己的作品,在下一次作出调整,不断获得进步。
2.提具体建议,为孩子指引方向
如果孩子没有信心,你也可以先评价说“你的模仿能力很不错,自己画也一定能画好”;
接着可以鼓励孩子开始观察、画身边喜欢的人或事。
帮孩子指引出他们要去调整的方向。
小结:
所谓的创造力,就是在坚持的过程中,慢慢积累和生长起来的,这也是一种训练。
一定要让孩子通过前面的引导和培养,接触到更好的艺术,自己打开眼界,慢慢调整过来。
让“瓜”自己愿意朝着阳光去生长。
总结:
首先,你不要用“像”做标准;
其次,想了解孩子的画在表达什么,你要倾听孩子的想法。
最后,你可以用描述细节的方法来鼓励孩子,并且在他们遇到困难时提出具体的建议给孩子引导一个方向,帮他们能够坚持画下去。
精彩留言:
如何面对他人评价
06 带孩子看展览
现象:
现象:
很多旅行攻略书上会把法国卢浮宫、美国大都会博物馆、大英博物馆列成人生一定要去一次的美术馆。
寒暑假,世界各大知名美术馆,都处处看得到带着孩子打卡刷展览的父母。
误区:
如果家长平常从来不带孩子看艺术展,昂贵的暑期游学,很可能只是花钱买心理安慰。
建议:
看艺术展,就应该当成一件日常的、家常便饭的事。
只有平常多看多了解,孩子真进了世界级美术馆,站在大师名作前面,才能真正有收获。
只要孩子能在这些作品中找到他的乐趣,不管是画面的一角,还是一块他喜欢的颜色,都是有意义的。
一、如何挑选适合孩子的展览
疑虑:
孩子不爱看艺术展。
建议:
1.不特意区分年龄;
视觉感受这件事,并没有什么年龄区分,也不用担心孩子看不懂;
孩子在不同阶段看同一幅作品都可以获得不同的感受;
不要低估孩子的感受力,他们往往会给你惊喜。
2.不刻意限定种类;
3.从轻松的、孩子熟悉的主题展览开始逛起;
4.去专门为儿童设计的展馆。
小结:
一步一步来,让孩子先对艺术展览的形式和环境熟悉起来;
再配合适当的引导和你的陪伴,总有一天孩子会越来越有兴趣的。
二、看展前的准备
1.家长的心理准备
2.跟孩子提前沟通,立好规矩
①先做铺垫,提起孩子的兴趣;
②明确展馆的规则;
③家长言传身教。
3.提前做功课
事项:
场馆的开放时间、购票方式、能不能提前预约、有没有专门的儿童票;
看展前最好先查阅展览内容和作者资料。
许多博物馆和美术馆,还有专门的儿童体验区。
“移动画材包”。
信息渠道:
借助各展馆的官方网站、公众平台;
提前阅读一些专门为孩子解说大师作品的书;
《儿童艺术大书》
《艺术之眼》
《和孩子一起去艺术博物馆》
《看,各种角度看名画》
《书中有座美术馆》
小结:
艺术要“从上往下学”,就是让孩子直接从最好的艺术作品中吸收营养。
三、把看展变游戏
1. 用寻宝游戏让孩子爱上看展
①制作寻宝任务卡;
②到了展览馆,就把卡片交给孩子;
③奖励。
2.用开放式问题引导孩子观察
话术:
“你喜欢哪张画,喜欢它的哪些地方?”
“这幅画上的几个人,假如你给他们每个人配一句台词,你觉得他们会说什么?”
建议:
不要干涉孩子该看什么;
让他们自己决定看什么,看多久;
带孩子看展最重要的,是让孩子成为主角。
总结:
1. 孩子最重要的艺术启蒙来自于家庭,营造好家庭绘画环境至关重要;
2. 引导孩子绘画不是靠一笔一画地教,多看优秀的绘本,多玩有趣的绘画游戏,就能轻松开发出孩子的画画潜力;
3. 孩子的创造力是无限的,但需要你积极地鼓励、细致地反馈,还有就是跟孩子聊他的画。
4. 我也告诉了你如何带孩子看展览,怎么让孩子爱上看展。希望对你给孩子进行美术启蒙有帮助。
🏠展馆推荐:
推荐
精彩留言:
1.对绘画技法的认知
2.应对绘画兴趣中断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