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七章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在认识上的重要升华,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一个飞跃。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只要坚定不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我们就一定能够确保全党全国拥有团结奋斗的强大政治凝聚力、发展自信心,集聚起万众一心、自信自强的强大力量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念是与时俱进不断发展的有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新战略。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念要求我们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对外工作理念,使我国对外工作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四个全面”,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感兴趣的小伙伴自行收藏哦。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法理
刑法总则
民法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原理
考研数学重点考点知识总结归纳!
数据结构
法理学读书笔记
思维导图带你认识马克思主义原理
建筑光学基本知识
第七章科学发展观
一、历史条件(选)
现实依据
是我国基本国情和新的阶段性特征
实践基础
是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6大以来实践经验。
时代背景
是国际形式,顺应世界发展趋势,借鉴国外发展经验。
二、形成过程(选)
一是在抗击非典疫情和探索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十六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2004年三月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座谈会上基本形成。
二是在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实践中不断充实丰富
三是以党的17大为标志,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走向成熟,党的18大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并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三、科学内涵
一,第一要义是发展
坚持科学发展,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坚持科学发展,必须善于抓住和利用好机遇。
二,核心立场是以人为本。
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
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坚持发展依靠人民,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中涉取智慧和力量。
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着力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坚持以人为本,最终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三,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坚持全面发展,就是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正确认识和把握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有机统一体。
五位一体
坚持协调发展,就是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个领域协调推进。
坚持可持续发展必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坚持可持续发展还必须建设生态文明
四,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坚持统筹兼顾,必须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
关系
坚持统筹兼顾,必须认真考虑和对待各方面的发展需求,正确反映和兼顾各阶层各群体的利益要求。
各方利益
坚持统筹兼顾,要牢牢掌握统筹兼顾的科学思想方法,努力提高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能力,不断增强统筹兼顾的本领,更好地推动科学发展。
本领
坚持统筹兼顾,还要求我们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做到兼顾各方,综合平衡。
四、主要内容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重要的是坚持好,发展好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国情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民主形式方面的伟大创造
协商民主
坚定不移地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依法治国
政治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政治体系改革
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
三贴,物资+精神
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三面向
子主题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灵魂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主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精髓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基础
社会主义荣辱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国家层面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社会方面
平等,自由,公正,法治
公民层面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和谐社会的内涵
和谐社会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社会,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整体和谐的社会。
和谐社会总要求
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如何构建和谐社会?
我们需要从大社会着眼
把和谐社会建设落实到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等在内的党和国家的全部工作之中。
和谐社会建设=五位一体+党的建设之中
又要从小社会着手
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
三最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理念
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三个自然
实质
实质上就是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良好生态环境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
全面提高党的建设化水平,科学化水平。
四大考验
长期执政的考验
改革开放的考验
市场经济的考验
外部群众的考验
四大危险
精神懈怠的危险
能力不足的危险
脱离环境的危险
消极腐败的危险
五、历史地位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接续发展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