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刑事诉讼法
这是一篇关于刑事诉讼法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有侦查权、检察权、审判权由专门机关依法行使、严格遵守法律程序、程序法定原则、人民法院、人民检查院依法独立行驶职权等。
这是一篇关于刑事诉讼法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有具体诉讼阶段(分论)、涉外刑事诉讼程序与司法协助制度、特别制度(分论)、基础理论(总论)、具体制度(总论)。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法理
刑法总则
民法分论
极限词查询
法律相关的英语词汇
政治必修一第一单元
增值税法思维导图
民法债的担保保证
自考合同法整理
思修笔记
刑事诉讼法基础理论
概述
刑事诉讼的基本范畴
刑事诉讼法概述
刑事诉讼法的制定目的与任务
制定目的
任务
保障全体公民诉讼和诉讼参与人的人权,应当重点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辩护权实现
刑事诉讼的基本理念
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
两者关系应当并重
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
诉讼效率与公正
刑事诉讼目的
内容
根本目的
维护社会秩序
直接目的
惩罚犯罪
保障人权
理论分类
犯罪控制模式
正当程序
讲权利、重程序
家庭模式
实体真实主义
实体优越与程序,程序服务于实体
积极实体真实主义
实体优越于程序 重实体真实 违反程序、不影响其后的诉讼行为
消极实体真实主义
既要发现实体真实,又应力求避免处罚无罪者
正当程序主义
刑事诉讼法的概念
概念与渊源
刑事诉讼法与刑法的关系
工具价值
程序~实体(服务于正常的定罪量刑)
“不立案”“撤销案件”“不起诉”“判决无罪”——实体
独立价值
程序~实体(制约正常的定罪量刑)
“侦察""初查"“侦察”“审查起诉”——程序
程序~程序
刑事诉讼法与法治国家
刑事诉讼的价值
价值影响目的,目的决定构造
秩序
社会秩序
本身有序
法定程序
公正
公正价值在诸多价值中处于核心地位 比例原则
实体公正
程序公正
效益
效率
收益
刑事诉讼的主体
专门机关
诉讼参与人
刑事诉讼的职能
控诉
主体:检察院、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
辩护
主体: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辩护人
审判
主体:法院
刑事诉讼的构造
概念
控辩审三方在刑事诉讼中的地位及相互关系
关系
诉讼价值影响诉讼法的目的,目的决定诉讼构造
种类
古代刑事诉讼构造
现代刑事诉讼构造
当事人主义
适用于英美法系国家
职权主义
适用于大陆法系国家
混合式
日本、意大利等国家
我国刑事诉讼构造
控辩式
刑事诉讼的阶段
公诉案件
(侦查机关)立案——立案——侦察——起诉(公诉)——审判——执行
自诉案件
起诉(自诉)——(法院)立案——审判——执行
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
侦查权、检察权、审判权由专门机关依法行使
严格遵守法律程序
违反法律程序严重,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
裁定撤销原判、发回重申
程序法定原则
有法可依(立法)
有法必依(司法)
人民法院、人民检查院依法独立行驶职权
集体对审判权、检察权的行驶负责
必须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的各项规定
司法独立,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检察院上下级——领导与被领导
法院上下级——监督与被监督
分工负责,相互配合,相互制约
人民检察院依法对刑事诉讼实施法律监督
各民族公民有权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
法院专属定罪权原则
犯嫌、被告公诉为界
法院专属定罪权原则体现了无罪推定的精神——定罪权的归属 但与疑罪从无的裁判要求无关——证据不足,无法裁判
保障诉讼参与人的诉讼权利
自愿认罪认罚从宽处理原则
适用阶段:审前阶段拒绝认罪认罚,审判阶段认罪认罚,可以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审前阶段认罪认罚,审判阶段拒绝认罪认罚,不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 基本含义: 1.认罪:指控事实没有异议,不必然要求认可指控的罪名 一人数罪,全案不作“认罪”认定,可以对认罪部分从轻 被追诉人,认罪认罚但干扰、毁灭证据,不适用 2.认罚:被告人认罪认罚但隐匿、转移财产——主观不想 认罪认罚但没有退赃未能达成调解或者和解协议可以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只是从宽时应当予以酌减——客观不能 依法适用速裁程序,被追诉人不同意,不影响认罚 表面认罪认罚,但拒不悔罪,不能适用 3.从宽:“可以”而非“应当” 实体上,给予量刑优惠;程序上,适用简化程序 4.认罪认罚与自首、坦白不作重复评价 被害方异议: 1.应当听取被害人及其诉讼代理人的意见 2.处理方法:被害人不同意,不影响适用 社会调查: 1.侦察阶段:公委托居住地社区矫正进行审查评估 2.审查起诉阶段:检察院既社区也可自己 3.审判阶段:法院既...也.... 反悔认罪认罚: 1.不起诉反后悔 没有犯罪事实
具有法定情形不予追究刑事责任
追究外国人刑事责任适用我国刑事诉讼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