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医学免疫学——抗原
这是一篇关于医学免疫学——抗原的思维导图,包含盐同表位(omn eip)两种不同的抗原分子所具有的相同或相心的表位
医学免疫学——免疫球蛋白:包含免疫球蛋白的分子结构,抗体:是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所产生的糖蛋白,主要存在于血清等体液中,能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功能等等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小儿常见病的辩证与护理
蛋白质
均衡饮食一周计划
消化系统常见病
耳鼻喉解剖与生理
糖尿病知识总结
细胞的基本功能
体格检查:一般检查
心裕济川传承谱
解热镇痛抗炎药
抗原(Ag)
抗原概要
概念
是能与淋巴细胞的TCR或BCR结合,促使T细胞或B细胞增殖分化,产生抗体或效应淋巴细胞并与之结合,进而发挥免疫效应的物质。
基本特性
免疫原性(immunogenicity):能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免疫应答的特性,包括产生抗体和(或)效应淋巴细胞。
免疫反应性(immunoreactivity)或抗原性(antigenicity):能与相应免疫应答产物(抗体和(或)效应淋巴细胞)特异性结合,发生免疫反应的性能。
分类
完全抗原:同时具有免疫原性和免疫反应性的物质。
半抗原(hapten):只有免疫反应性而无免疫原性的物质。(结合载体carrier形成完全抗原)
影响抗原诱导免疫应答的因素
抗原因素
异物性(首要条件)
概念:作为抗原的物质,其化学结构与宿主的自身成分不同,或机体的淋巴细胞在胚胎期从未与它接触过。
异种物质
同种异体物质
改变和隐蔽的自身物质
抗原的理化性质
分子量(一般分子量越大,免疫原性就越强)
化学性质、化学组成和化学结构(蛋白质>多肽>多糖>核酸、脂类)
分子构象和物理状态(聚合状态强于单体状态)
抗原表位(epitope)的易接近性:易接近性是指抗原分子表面的特殊化学基团与淋巴细胞表面抗原受体相互接触的难易程度。(Aa残基存在于侧链分子表面者免疫原性强)
宿主因素
遗传因素(MHC是控制个体免疫应答质和量的关键因素)
年龄、性别和健康状态
免疫方式
途径:皮内>皮下>肌肉>腹腔>静脉注射,一般不用口服
剂量:需适中,太高或太低可诱导免疫耐受
免疫次数与间隔时间:适中,不能太频繁
佐剂:选择合适的佐剂
抗原特异性
抗原特异性的分子基础——抗原表位(epitope):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是与TCR/BCR及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基本结构单位。又称抗原决定基(antigenic determinant)或抗原决定簇。
根据抗原表位的结构特点分:
顺序表位(sequential epitope):指一段序列相连续的氨基酸片段,多位于抗原分子内部,主要是由T细胞识别,少量由B细胞识别。
构象表位(conformational epitope):序列上不相连的多肽或多糖,由空间构象形成的表位,一般位于分子表面,由B细胞或抗体识别。
根据T、B细胞所识别的抗原表位的不同分:
T细胞表位(T-cell epitope):T细胞受体识别的抗原决定簇。为线性决定基。
B细胞表位(B-cell epitope):B细胞受体识别的抗原决定基。位于抗原表面,可为构象性,可为线性。
根据抗原表位能否被BCR或抗体结合分:
功能性表位(functional epitope)
隐蔽性表位(sequestrated epitope)
抗原结合价(antigenic valence):一个抗原分子上能与相应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功能性表位的总数。(天然抗原几乎都是多价抗原)
共同表位及交叉反应
共同表位(common epitope):两种不同的抗原分子所具有的相同或相似的表位。
交叉反应(cross-reaction):抗原或抗血清除与相应抗血清或抗原发生特异性反应外,还能与含有共同抗体的其他抗血清或含共同表位的其他抗原发生的反应。
抗原的分类及医学意义
根据抗原来源与机体亲缘关系分类
异种抗原
病原生物
细菌外毒素和类毒素
动物免疫血清
同种异型抗原
ABO血型系统
Rh血型系统
HLA抗原系统
自身抗原
隐蔽的自身抗原
改变(修饰)的自身抗原
异嗜性抗原:是一类与种属特异性无关的,存在于人、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之间的共同抗原。
根据抗原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是否需要依赖T细胞分类
T细胞依赖型抗原(TD-Ag):指需在抗原提呈细胞参与及T细胞辅助下,才能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的抗原。天然抗原大多数为TD-Ag.
非T细胞依赖型抗原(TI-Ag):指无需T细胞辅助可直接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的抗原。分为两类:TI-1抗原和TI-2抗原。TI-1抗原,具有多克隆B细胞激活作用,如细胞LPS;TI-2抗原,表面含有多个重复表位,如肺炎球菌荚膜多糖和聚合鞭毛素。
根据是否在抗原提呈细胞内合成分类
外源性抗原:非抗原提呈细胞自身合成的抗原,如:细胞外感染的微生物及其产物。
内源性抗原:在抗原提呈细胞或靶细胞内合成的抗原,如:病毒蛋白、肿瘤蛋白。
非特异性免疫刺激剂
超抗原(superantigen):一类可直接结合抗原受体,多克隆激活大量T细胞或B细胞,并诱导强烈免疫应答的物质。(特点:强大的刺激能力)
丝裂原(mitogen):是一类可致某一群体淋巴细胞的所有克隆均被激活并发生有丝分裂的物质。大部分有丝分裂原是从植物种子中提取的糖蛋白或细胞的结构成分。
免疫佐剂(adjuvant):指某些与抗原同时或先于抗原注入机体后,可非特异性增强机体对抗原的免疫应答能力或改变免疫应答类型的物质。
常用佐剂:微生物及其产物,无机化合物,人工合成佐剂,油剂
佐剂的主要生物学作用:
增强抗原的免疫原性
增强体液免疫应答能力
改变抗体产生的类型
诱导产生或增强迟发型超敏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