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CPA会计:第18章-政府补助
1.标注爱考题型和重点(红框处) 2.放了上课例题截图,助于理解 3.一些自己做的的小注释,协助理解
编辑于2022-05-26 21:11:1318章:政府补助
103、104课
考核形式
客观题
计算分析
主观题(结合差错更正)
分值
3分左右
内容
一、 政府补助概述
定义
含义
是指企业从政府无偿取得货币性资产或非货币性资 产
形式
1. 无偿拨款
2. 税收返还
属于
即征即退
只能采用总额法,因为没有可以冲的科目
先征后退
先征后返
先把税上交国家,国家再返回,存在资产的转移
不属于情况
直接减征
增加计税抵扣额
抵免部分税额
直接把交的钱减少,没有涉及先上交,再退回
增值税出口退税
企业进项>销项时,才会有增值税出口退税。 企业在供应商这里采购的时候就付了进项税额,但是由于进项>销项,国家把多交的税款给你退回来罢了
退回之前垫付的进项税款
例题
3. 财政贴息
4. 无偿给予非货币性资产
客观题
特征
1. 来源于政府的经济资源
注意
企业收到来源于其他方的补助,有证据表明政府是实际拨付者,则该项补助算政府补助
曾经在综合题考过
例子
某集团公司母公司收到一笔政府补助款, 有确凿证据 表 明该补助款实际的补助对象为该母公司 下属子公司 ,母公司 只是起到 代收代付作用 ,在这种情况下,该补助款 属于对子 公司 的政府补助。
2. 无偿的
注意
1||| 政府向企业投资,不属于无偿
2||| 背:企业从政府取得的经济资源,与企业 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 等活动密切相关,且来源于政府的经济资源是 企业商品或服务的 对价 或者是 对价的组成部分,不属于无偿
例子
企业销售新能源汽车10万元每辆,消费者支付8万,政府支付2万,政府支付的2万不属于政府对企业的补助,是政府对消费者的补助,所以2万属于企业的营业收入。
容易考差错更正
3||| 附有一定条件(限制补助时间、范围),算无偿
分类
1. 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
含义
取得购买资产的资金或者直接取得资产
账务处理
1||| 总额法
将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确认为递延收益 ,随着资 递延收益 产的使用而 逐步结转入损益
2||| 净额法
将补助 冲减资产的账面价值 ,以反映长期资产的 实际取得成本
例子
100万的固定资产,政府补助40万,企业直接以60万入账,提折旧
2. 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
含义
1.是指 除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之外 的政府补助 2.此类补助主要是用于补偿企业 已发生 或 即将发生的 费用或损失
账务处理
1||| 总额法
2||| 净额法
二、 政府补助的会计处理
会计处理方法
1. 确认和计量原则
确认
1||| 企业 能够满足 政府所附条件
2||| 企业 能够收到 政府补助
计量
1||| 货币性资金
实际收到款
按实际收到金额计量
尚未收到款
确定取得收款权后,按应收额计量
借记“其他应收款”
2||| 非货币性资金
公允价值计量
名义金额计量
公允价值不能取得时
2. 会计处理方法
会计处理方法种类
1||| 总额法
两条线:政府补助 和 资产费用 两条线
2||| 净额法
一条线:将政府补助金额直接作为账面价值 或者 直接扣减成本费用
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
总额法
会计分录
收到补助资金
借:银行存款 贷:递延收益
分期计入损益
借:递延收益 贷:其他收益(日常活动) 营业外收入(非日常活动)
注意
1||| 先取得补助,后购买资产
何时开始提折旧,何时开始分摊递延收益
1月份取得补助,5月份购买资产,那么递延收益1月确认,但是6月开始分摊递延收益
2||| 先购买资产,后取得补助
将递延收益在资产剩余的年限中分摊
先购买了资产,使用1年,还有4年寿命,此时取得补助,则递延收益在剩余的4年中分摊
具体处理原则
与日常活动相关
计入 其他收益 或冲减相关成本费用
与日常活动无关
计入 营业外收入 或 冲减相关损失
3||| 固定资产发生减值,不影响递延的摊销
递延收益的摊销只是借鉴了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
4||| 资产提前处置或结束寿命
尚未分摊完的递延,一次性转入当期损益
5||| 资产划为“持有待售”类别
先将未分摊完的递延冲减资产账面价值,再按持有代售准则处理
净额法
先取得补助,后购买资产
补助先计入递延收益,等资产可使用时,再将递延收益冲减资产账面价值
先购买资产,后取得补助
取得补助时,直接冲减资产账面价值,按冲减后的账面价值提折旧摊销
案例
总额法/净额法
收到拨款
借:银行存款 2100000 贷:递延收益 2100000
借:银行存款 2100000 贷:递延收益 2100000
购入设备
借:固定资产 4800000 贷:银行存款 4800000
借:固定资产 4800000 贷:银行存款 4800000 借:递延收益 2100000 贷:固定资产 210000
购入后每月
借:制造费用 40000 贷:累计折旧 40000
借:制造费用 22500 贷:累计折旧 22500
借:递延收益 17500 贷:其他收益 17500
设备毁损
借:固定资产清理 960000 累计折旧 3840000 贷:固定资产 4800000
借:固定资产清理 540000 累计折旧 2160000 贷:固定资产 2700000
借:递延收益 420000 营业外支出 540000 贷:固定资产清理 960000
如果是卖掉设备,“营业外支出”改为“资产处置损益”
借:营业外支出 540000 贷:固定资产清理 540000
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
先收款,后发生业务
总额法/净额法
收款 (总额、净额一致)
暂时无法确定是否满足条件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应付款
能满足条件
借:银行存款 贷:递延收益
发生业务
借:递延收益 贷:其他收益 营业外收入
借:递延收益 贷:冲减费用、损益科目
先发生业务,后收款
总额法/净额法
直接计入当期损益或者冲减相关成本
收款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收益(日常活动) 营业外收入(非日常活动)
借:银行存款 贷:冲减相关费用、损益科目
政府补助退回
与资产相关
总额法
借:递延收益(剩余未摊部分) 其他收益(之前已摊入其他收益部分) 贷:银行存款(退回款项) 其他应付款(暂时还没退,可以先计入该科目)
净额法
借:固定资产 其他收益 贷:银行存款 累计折旧
这里是有争议的,按照道理应该计入“制造费用”。但是指南上计入“其他收益”,所以考试遇到的话,计入“其他收益”
理解:1.补助退掉,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增加 2.少提的折旧加上
与收益相关
直接冲减当期损益
例题
计算分析
特定业务的会计处理
综合性项目补助(同时包含与资产、收益相关)
进行分解,分别处理
按照上述笔记操作
难以区分,按与收益相关
政策性优惠贷款贴息
财政将贴息资金拨付给贷款银行
方法一(直接按优惠利息)
取得借款
借:银行存款 贷:长期借款-本金
按月计提利息
借:在建工程 贷:应付利息
方法二
取得借款
借:银行存款 长期借款-利息调整 贷:长期借款-本金 递延收益
按月计提利息
借:在建工程 贷:应付利息 长期借款-利息调整
递延收益摊销
借:递延收益 贷:在建工程
财政将贴息资金拨付给收益企业
取得借款
借:银行存款 贷:长期借款-本金
按月计提利息
借:在建工程 贷:应付利息
财政将来贴息部分
借:其他应收款 贷:在建工程
三、 政府补助的列报
了解
政府补助在利润表上的列示
总额法
日常活动
与资产相关,分期摊销
与收益相关,先发生业务,后收款
与收益相关,先收款,后发生业务,分期摊销
单独列在“其他收益”项目
非日常活动
列在营业外收支中
净额法
列在相关成本费用项目中
政府补助的附注披露
政府补助的种类、金额和列报项目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金额
本期退回的政府补助的金额及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