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城乡住区规划
城乡住区规划包括住区的规划设计、住居的功能与规划结构和住区规划的任务与编制这3个部分对醇香住区规划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收藏起来。
编辑于2022-05-31 14:12:23城乡住区规划
住区规划的任务与编制
住区规划的任务:科学合理的创造一个满足日常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的安全、卫生、舒适、优美的居住环境,满足特定居住对象需要。
住区的分级与规模
根据《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GB50180-2018 划分城市助区分为 4 级
15 分钟生活圈居住区:以居民步行 15 分钟可满足其物质与生活文化需求为原则划分的居住区范围。居住人口规模为 5 万到 10 万人,配套设施完善的地区。
10 分钟生活圈居住区:以居民步行 10 分钟可满足其基本物质与生活文化需求为原则划分的居住区范围,一般由城市干路或用地边界所围合、居住人口规模为 15,000 人-25,000 人,配套设施齐全的地区。
5 分钟生活圈居住区:以居民步行 5 分钟可满足其基本生活需求为原则划分的居住居住区范围,一般有支路及以上级城市道路或用地边界线所围合,居住人口规模为 5000 人到 12,000 人,配建社区服务设施的地区。
居住街坊:有支路等城市道路或用地边界线围合的住宅用地,是住宅建筑组合形成的居住基本单元,居住人口规模在 1000 人到 3000 人,并配建有便民服务设施。
住区的功能与规划结构
住区的用地:包括住宅用地、配套设施用地、公共绿地以及道路用地。
住区的功能:(1)居住功能 (2)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的高效性(3)环境保护维持生态过程(4)社会互助功能 (5)对多样性的包容
住区的规划结构
住区规划结构的演变:(1)郊区整体规划社区模式 (2)邻里单位模式 (3)居住开发单元模式 (4)扩大小区模式 (5)新城市主义模式
住区规划结构的基本形式:传统居住区分及结构形态,以小区为规划基本单位组织社区,以居住组团为基本单位组织社区,以住宅组团和居住小区为基本单位组织社区。
住区的规划设计
住区规划设计的基本要求
使用要求:(1)选择合适的住宅类型 (2)满足居民生活的多种需要 (3)合理组织居民室外活动,休息场地等
卫生要求:营造卫生安静的居住环境,要求居住区有良好的日照通风条件,防止噪声干扰和空气干扰
安全要求:(1)防火要求,保持应用防火间距要求 (2)防震,疏散要求 (3)防空要求,平战结合的原则,与地下工程管网密切结合统一考虑
经济要求:住宅标准,公建规模,项目等要充分考虑建设投资及居住对象的经济状况,节约用地,降低建造造价。
美观要求:整体而有机的进行住区规划,通过建筑群体组合,建筑群体与环境的结合,创造大方整洁,优雅宜居的环境,传承地方特色,体现时代精神。
住宅及其组群的规划布置
住宅的类型: (1)独院式,并联式,联排式,特点-每户一般都有独用的院落,层数 1~3 层,占地较多; (2)梯间式,内廊式,外廊式,特点-一般用于多层或高层,特别是梯间式用的较多; (3)内天井式,特点-是梯间式,内廊式住宅的变化,由于增加了内贴景,住宅进深加大,-是期间是对节约用地有利,一般多用于层数较低的多层住宅 ; (4)点式或叫塔式,特点-是梯间式住宅独立式单元的变化形成,适用于多层和高层住宅,具有布置灵活和丰富群体空间组合的特点,但有些套型的日照条件可能较差; (5)跃廊式,特点-是内廊式,外廊式类型的变化形式,一般用于高层住宅。
住宅建筑的经济性: (1)住宅层数,低层,多层,高层造价逐步提高,多层提高层数有助于降低单方造价; (2)住宅进深:大进深,外墙面缩短,节地效果好,增加接触面积; (3)住宅长度:住宅单元拼接,节约山墙面, 4 单元住宅同比 2 单元住宅,每平米居住面积造价升 2.5% ~3% ,采暖费省 10% ~21% 节地同时建筑使用的经济性较好; (4)住宅层高:每降低 10 厘米造价可较低1%,节约用地 2% ,但要兼顾室内空间的健康与舒适性。
住宅的规划布置
住宅群体的组合及特点
行列式:用地紧凑,有规律,获得良好的日照和通风,工程简单,便于施工,缺乏围合感,容易单调,呆板。
周边式:易形成内向院落,空间完整,围合性好,朝向差,不能适应地形变化,不利于抗震
混合式:常见以行列式和周边式的结合
式自由:适应地形变化,在日照、通风等要求下,建筑成组自由灵活布置
住宅群体的组合方式:(1)成组成团的组合,一般 1000~2000 人,有利于分期建设 (2)成街成坊的组合:以住宅或住宅结合工建沿街成组成段布置,旧区改造中较多运用 (3)整体式组合:将住宅和住宅结合公建用连廊,高架平台等连接一体的布置
住宅区群体组合与日照规划设计措施: (1)住宅错落不止,利用山墙间隙提高日照水平 (2)布置点式住宅,增加日照效果,有助于缩小间距 (3)住宅偏转布置,相当于加大间距,增加底层日照时间 (4)利用绿地防止西晒 (5)利用地形
住宅群体提高自然通风和防风效果的措施: (1)住宅错列布置,长短结合,开口迎风,增加迎风面 (2)高低结合,低层建筑布向迎风面 (3)迎风面布短栋建筑,或使建筑面疏密变化,风道断面变小,风速加大,改善通风 (4)利用绿化类型变化,引导气流
住宅群体噪声防治措施: (1)隔开噪声源 (2)合理组织道路系统 (3)合理布局建筑 (4)利用绿化,使用绿化材料阻隔噪声 (5)利用人工障壁,高架桥两侧隔音板防噪声等,人工高墙与密植乔灌木绿化带相结合 (6)利用地形
住宅群体组合与节约用地: (1)住宅底层布置公共服务设施 (2)利用地下空间和采用高价平台 (3)合理利用住宅间用地
住宅用地控制指标
泰森
Hello~亲爱的亿图创作者(^_-) 看到您的的作品很优秀哦,请问有兴趣参与亿图社区达人计划吗?可享受六大权益~点击链接https://www.edrawsoft.cn/activity/talent-recruitment.html,扫码添加社区小管家即可参与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