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战略管理
组织战略是组织实施项目组合管理、项目集管理和项目管理的基础。组织战略是组织实施项目组合管理、项目集管理和项目管理的基础,只有从组织战略的高度来思考各个层次项目管理在组织中的位置,才能够解决项目组合管理,项目集管理和项目管理在组织战略实施中的作用
编辑于2022-06-10 09:59:13战略管理
概述
组织战略是组织实施项目组合管理、项目集管理和项目管理的基础
只有从组织战略的高度来思考各个层次项目管理在组织中的位置,才能够理解项目组合管理、项目集管理和项目管理在组织战略实施中的作用
战略管理为项目管理提供了具体的目标
组织战略管理
战略与战略管理
组织战略规划
是指依据组织外部环境和自身条件及其变化来制定和实施战略,并根据对实施过程与结果的评价和反馈来调整,重新制定新战略的一个循环过程
战略规划应该是阶段性、全局性的对组织及其所处环境的判断,并在该判断基础上做出的对组织未来一段时间的主要目标、重点任务的确认和正式发布
战略包括两方面
组织的未来发展方向
与组织未来发展方向相匹配的组织资源配置策略
组织战略的作用
有利于在组织内部形成统一认识,凝聚力量,说服组织内外部干系人支持组织预定目标的达成
营造出一个由组织愿景、使命和目标等共同形成的组织基本的文化氛围和相匹配的制度安排和流程设计,以支持组织战略目标的实现
战略管理
战略管理是一个组织在一定时期内对其全局性,长远的发展方向、目标、任务和政策,以及对组织资源调配等方面做出的相应决策
以及对这些决策进行跟踪、监督、变更等方面的管理工作
组织战略的主要内容
战略目标
战略目标是组织战略行动所要达成的预期结果,是制定和实施战略的依据和出发点
战略目标是根据特定时期的战略形势和组织利益需要确定
战略方针
战略方针是在特定阶段指导组织全局的方针,是指导组织行动的纲领和制订组织战略计划的基本依据
需要针对性地制订具体的战略方针,以确定具体的战略任务、战略重点、主要的战略方向、组织能力配置与资源使用等方面的问题
战略实施能力
组织战略实施能力是组织战略实施的物质基础
战略措施
战略措施是为准备和进行战略管理而实行的具有全局意义的实施战略的重要保障,是组织决策机构根据战略实施的需要
在组织架构、权利分配、监督机制、授权环境、财务管理和流程管理等方面的安排,以及其他所采取的各种全局性的切实可行的方法和步骤
组织战略的组成因素
战略实施过程分解
战略实施是一个自上而下的动态管理过程
战略目标在组织高层达成一致后,再向中下层传达,并在各项工作中得以分解、落实
所谓“动态”主要是指战略实施的过程中,常常需要在“分析--决策--执行--反馈--再分析--再决策--再执行”的不断循环中达成战略目标
战略实施是战略管理过程中的行动阶段,比战略的制定更加重要
战略启动阶段
组织管理人员和员工进行培训
宣传新的战略思想、新的文化和观念、实施新战略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新战略规划的具体内容
战略计划实施阶段
需要将组织战略分解为几个战略实施阶段,每个战略实施阶段都有分阶段的目标
相应的有每个阶段的政策措施、部门策略以及相应的落实方针等
要定出分阶段目标的时间表,要对各分阶段目标进行统筹规划、全面安排,并注意各个阶段之间的衔接
组织战略运作阶段
组织战略的控制与评估
组织建立的战略控制系统
绩效监控系统,对监控偏差的评估
控制及纠正
在将企业战略转化为战略行动的过程中,包括4个相互联系的阶段
组织战略类型和层次
组织战略类型
概述
组织面临的战略问题主要包括事业问题、工程问题和行政问题三类问题
事业问题主要关注组织如何管理市场占有率方面的问题
工程问题主要解决组织如何执行事业问题解决方案方面的问题,为事业问题解决提供的工程方面的支持
行政问题是解决组织应该如何架构以适应解决前两方面问题的需要,解决的是组织的授权、沟通和具体实施架构方面的问题
组织事业战略类型
防御者战略
组织努力的方向主要是提高组织的运作效率,扩大或者是继续保持目前的市场占有情况
预防竞争对手对组织原有市场的侵蚀,维持行业内的相对低位
在该战略体系中,组织面临的事业问题主要是如何保持稳定的市场份额
在该战略体系中,组织面临的行政问题是:如何保证组织效率
组织一般会采取集中统一管理、产业链的垂直整合,以及规范化程序和功能的细划来提高组织的竞争力
探索者战略
该战略主要致力于组织发现和发掘新产品、新技术和新市场可能为组织提供的发展机会
组织的核心技能是市场能力和研发能力,可以拥有较多的技术类型和较长的产品线,同时也可能会面临较大的风险
在该战略体系中,组织面临的事业问题主要是如何探索和定位新产品、新技术和新市场的可能机会
在该战略体系中,组织面临的行政问题主要是如何协调经营活动与创新活动,为组织提供源源不断的创新活力
采取该战略的组织一般会采用去中心化的组织模式;任用通才,而不是专才;组织结构偏向于扁平管理,鼓励部门间的合作和竞争
探索者类型的战略能够帮助组织在难以预测、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中谋生存、求发展,获取新的商业机会,获得超过行业的平均利润
分析者战略
该战略主要是保证组织在规避风险的同时,又能够提供创新产品和服务
较稳定的环境,强调规范化和高效率运作
变化较快的环境,强调关注竞争对手的动态并迅速做出有利的调整
应用于两种市场
在该战略体系中,组织面临的事业问题主要是如何保持现有市场份额的同时,又如何发现新的市场和产品机会
该战略的行政问题是:如何管理和平衡这两方面的目标,培育不同部门间的合作
反应者战略
该战略主要是指对外部环境缺乏控制,不敏感的组织类型,他既缺乏适应外部竞争的能力,又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机能
该战略没有一个系统化的战略设计与组织规划
战略组织类型
指挥型战略组织模式
特点
是组织高层考虑如何制定一个最佳战略,然后按照该战略进行实施,相关战略执行人员要向组织高层提交战略实施的详细报告
组织高层根据报告清空,再对战略进行必要的调整,并对具体的管理和执行人员实施
约束条件
首先是高层,要有较高的权威。靠其权威通过发布各种指令来推动战略实施
组织战略比较简单,要求战略制定者与战略执行者的目标相对一致
适合于组织结构一般都是高度集权式的组织体制,组织环境相对稳定
组织业务相对比较单一
组织内外部信息相对集中,能够准确、有效地收集信息,并能有顺畅的信息流通渠道
要有较为客观的规划和监督机制的支持
变革型战略组织模式
特点是组织是以如何实施组织战略这一主题展开的
这种模式一般会比指挥型组织战略模式更加有效
在战略实施中,组织高层决策者或在其他方面的帮助下需要对组织进行一系列的变更,如建立新的组织机构,新的信息系统,变更人事等,采用激励手段和控制系统以促进战略的实施
合作型战略组织模式
这种组织战略模式是要求组织的最该层要与其他高层管理人员分担相关的战略责任,以发挥集体的智慧
具体过程是组织高层管理人员要对组织战略进行充分的讨论,形成较为一致的意见,然后制定并贯彻新的战略
合作型组织战略模式克服了指挥型模式和变革型模式存在的局限性
缺点:由于战略是不同观点、不同目的的参与者相互协商折衷的结果,有可能会使战略的经济合理性有所降低
文化型战略组织模式
特点:组织高层是从如何动员全体成员都参与战略实施活动的角度来考虑战略的制定和执行
主要是运用组织文化手段,不断向全体成员传播战略思想
文化型组织战略模式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该模式是建立在全体组织成员都具有共同的价值观和行为倾向假设基础之上的
增长型战略组织模式
特点:组织高层从如何激励一般管理人员制定实施战略的积极性及主动性来着眼战略的制定和实施
局限性
公司高层不可能控制所有的重大机会和威胁,有必要给基层管理人员宽松的环境,但可能存在相关的风险
组织战略层次
目标层
目标层主要介绍和说明组织的战略目标,以及确定目标的主要依据,以及对战略目标的高层分解等内容
包括组织基本战略目标、基本战略目标的阶段性体现、战略目标体系及其分解、目标的分解原则和方法、目标之间的依赖关系及对各层次目标的相关解释和说明等
目标层是针对系统自身的
方针层
方针层主要说明了在组织目标达成过程中,组织应该坚持的主要原则和方针等,是对组织战略行动的具体指导
方针层是针对组织系统环境或系统中的一般问题而建议采取的一些基本原则、方法和途径
可以细分为方针、政策、体制等多种形态
行动层
行为层是在具体的执行层面,为了落实组织的战略目标和方针所采取的行动
行为层主要是针对组织战略层面的具体问题,并以重点工程、主要任务,以及计划、规划等形式出现在行为层
组织战略目标分解
概念
从范围的角度,组织战略从层次上的划分
组织层战略、事业层战略、职能层战略
职能层战略主要是配合组织整体未来的发展,以及各事业层战略发展的现实需要,而hiding的有关技术研发、生产制造、市场营销、人力资源、财务管理等方面的发展战略,组织运行结构等方面的战略
事业层战略关系的主要问题:如何在组织总体战略框架内,在该事业单元应该如何竞争
平衡计分卡BSC
是有一种绩效评价体系,其本来的目的主要是找出超越传统以财务量度为主的组织绩效评价模式
BSC作为一种基于战略管理的业绩考评工具,它从财务、客户、内部运营、学习与成长四个角度,根据组织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的实际情况和采取的具体战略措施,为每一方面设计出适当的评价指标,赋予不同的权重
组织战略与项目管理
组织战略是描述如何使用组织的优势和核心竞争能力的计划,其中主要包括有效管理资源、管理干系人利益、评估计划的价值、最小化可能威胁的影响,以及应对市场、法律和监管环境的挑战,关注关键运营活动等方面的内容
维持项目组合的一致性
分配财务资源
分配人力资源
分配材料或设备资源
测量项目组合组件绩效
管理风险
项目组合计划对战略的影响体现的六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