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口腔颌面部 软硬组织 损伤(附带口腔常用试剂消毒浓度)思维导图
口腔颌面部主要是口腔、颌和面部。口腔和面部大家比较容易理解,颌是指下巴和上颌,上下颌咬合的意思。
牙体预备泛指为恢复、改善或重建缺损、缺失人牙的解剖外形及生理功能,通过牙科器械对患牙或缺失牙相邻牙牙体进行去龋及外形修整,以满足修复体的固位、支持、外形、美观及功能需要的技术操作。
高中化学部分只常见元素的分析,详细介绍了Fe、Al、Na 等等的颜色、反应特点,化学式等内容,考生必备!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小儿常见病的辩证与护理
蛋白质
均衡饮食一周计划
消化系统常见病
耳鼻喉解剖与生理
糖尿病知识总结
细胞的基本功能
体格检查:一般检查
心裕济川传承谱
解热镇痛抗炎药
口腔颌面部损伤
口腔常用试剂消毒浓度
1%碘酊、75%乙醇脱碘(颌面颈部为2%,头皮部为3%)
0.5%碘伏
3%双氧水
0.1%洗必泰
1:1000新洁尔灭
概述
多处伤(一个脏器,不同地方) 多发伤(不同脏器) 复合伤(两个or两个以上致病因子)
颌面部损伤特点
1、颌面部血运丰富,抗感染和易恢复;同时易形成血肿 2、易并发颅脑损伤 3、牙源性引起的二次损伤和感染(二次弹片伤) 4、易发生窒息 (阻塞性窒息:组织移位、肿胀及舌后坠血凝块和分泌物堵塞)
5、影响进食和口腔卫生 6、易发生感染(鼻腔,口腔,鼻窦,上颌窦等) 7、伴有其他解剖结构的损伤(三叉神经→面瘫,涎漏等) 8、颈部伤(颈动脉瘤等) 9、面部畸形
急救
窒息的原因
阻塞性窒息
异物阻塞咽喉部
组织移位(舌后坠)
肿胀与血肿(压迫呼吸道)
神经损伤(喉返神经损伤导致声门紧闭)
吸入性窒息
多见于意识障碍or昏迷的患者(在气管,支气管,肺泡等出问题)
窒息临床表现
烦躁不安、口唇发绀、鼻翼煽动or三凹征
判断窒息最有力依据~~~三凹征
窒息抢救
阻塞性窒息的急救
及早清除口、鼻腔、咽喉部异物
将后坠的舌迁出(用7号线),舌缝合用4+线
悬吊下坠的上颌骨(放于上颌双侧前磨牙位置)
插入通气导管,咽部和舌根肿胀压迫呼吸的经口插入导管
以上皆无效,则行环甲膜切开术or气管切开术
吸入性窒息的急救
立即行气管切开术
气管切开术
环状软骨下缘至胸骨上缘行中线局部浸润麻醉+辅助麻醉 4~5cm切口
切开2~3 or 3~4气管环
止血
压迫止血
指压止血法(近心端、颌外A=面A)
包扎止血法
填塞止血法(骨蜡、纱布块)
结扎止血(最常用)
颈外动脉结扎
颈外or颈内
有无分支
起始处,颈内在颈外后外方
结扎后,触摸颞浅A或面A是否有搏动
颈外A在甲状腺上A和舌A之间结扎
颈总动脉在甲状软骨上缘平面分为颈外和颈内A
药物止血
肾上腺素(AD,adr)
抗休克
目的: 恢复组织灌流量
创伤性休克
原则: 安静、镇痛、止血和补液
失血性休克
原则: 有效补充血容量,彻底消除出血原因
包扎和后送
送: 俯卧位,额部垫高
口腔颌面部软组织损伤
损伤类型
擦伤、挫伤、刺伤、割伤、撕裂或撕脱伤、咬伤
擦伤
擦伤也可任其干燥结痂,自行愈合
挫伤
挫伤无开放性创口,有血肿需用粗针吸出,加压包扎
撕裂伤
完全撕脱组织最长离体时间为6h
口腔颌面部损伤清创术
步骤: 冲洗创口~清理创口~缝合创口 清理创口:尽可能保留受伤组织,除非坏死才去除
缝合: 其他部位总的时间是6~8h内进行,颌面部即使超过48h,只要未感染or坏死均可充分清创后做严密缝合
因肿胀而需采用定向拉拢缝合时,多采用纽扣褥式减张缝合
各类软组织损伤处理特点
舌损伤
纵向缝合 大针粗线缝合(4+线,针距5mm)
多部位伤口,各自缝合 舌缝合第一顺位
颊部贯通伤
无组织缺损or缺损较少
口腔黏膜、肌肉、皮肤分层缝合
口腔黏膜无缺损,皮肤缺损较大
优先缝合口腔黏膜,皮肤皮瓣移植or定向拉拢缝合
较大面颊部全层洞穿型缺损
口腔黏膜和皮肤相对缝合,遗留洞穿后期修复
腭损伤
缝合顺序: 鼻腔侧黏膜~肌肉~口腔黏膜
牙和牙槽突损伤
牙损伤
单纯牙损伤多见于跌打损伤
牙挫伤(牙震荡)
伤后牙髓多无反应,数周数月后恢复,三月后仍有活力,则可保。
年轻恒牙,其活力可在受伤1年后才丧失
牙脱位
部分脱位
脱出性脱位
牙周膜变宽
侧向脱位
牙周膜不对等
嵌入性脱位
牙周膜消失
完全脱位
30min内再植
牙折
冠折
根折
折断处越靠近根尖预后越好
冠根折
牙槽突骨折
多见于上颌前牙
摇动损伤区牙,临近数牙及骨折片随之移动
固定式至少跨过骨折线分别3个牙位
颌骨骨折
临床表现
上颌骨骨折
1、骨折线(Le Fort 1~3)
其中II型易导致前颅底骨折,脑脊液鼻漏
III型易导致后颅底骨折,脑脊液耳漏
颅脑损伤
2、骨折段移位 主要为外力大小和方向起作用
3、咬合关系紊乱
上颌骨骨折必然引起咬合错乱
5、颅脑损伤
4、眼眶及眶周变化
眶周淤血,上下眼睑出血 眼球移位出现“复视”
下颌骨骨折
1、骨折段移位 主要为各咀嚼肌起作用
颏孔区骨折
骨折线两侧错位
髁突颈部骨折
单侧为患侧闭he,对侧和前牙开he 双侧为后牙闭he,前牙开he
2、咬合错乱
3、骨折段异常动度
下颌本是一整体
4、下唇麻木
5、张口受限
6、牙龈撕裂
治疗
治疗原则
及早进行治疗、兼顾形态和功能、骨折线上的牙尽可能保留
复位方法
手法复位
针对新鲜骨折并且移位不大的线性骨折
牵引复位
颌间牵引
上颌3~4周; 下颌4~6周
颅颌牵引
主要针对于上颌,在前磨牙之间
手术切开复位
已闭合的骨折重新切开复位
手术入路
因为开放式内固定为现今主流治疗手段
冠状切口入路
切到颞筋膜浅层
眼睑下切口
眼睑下缘 2~3mm
下颌下切口
下颌支后向前7cm,呈弧形位于下颌体下缘1.5~2.0cm
耳屏前切口 局部小切口 口内前庭沟切口
固定方法
单颌固定
1、单颌牙弓夹板固定 2、金属丝骨间内固定
固定力不足
颌间固定
1、带钩牙弓夹板颌间固定 2、小环颌间结扎颌间固定(每侧应安置两对以上)
主要针对下颌骨骨折
坚固内固定
内固定位置
上颌: 三对水平支柱和三对垂直支柱 翼上颌支柱、颧上颌支柱、鼻上颌支柱 眶上缘支柱、眶下缘支柱、牙槽突支柱
下颌扭曲力矩: 最强处 :外斜嵴 最弱处:前磨牙区
髁突的治疗
矢状骨折
手法复位恢复颌间关系并进行颌间固位
高位骨折(翼外肌附着以上)
移位不大者: 弹性吊颌帽限制下颌运动,保持正常咬合关系 轻度开he者: 患侧磨牙区垫上2~3mm的橡皮垫,用前牙区颌间弹性牵引复位固定(儿童髁突骨折,移位不大常用此法) 骨折发生在双侧: 手术复位坚固内固定
无牙颌及儿童颌骨骨折治疗
无牙颌骨折多发生在老年人
儿童主要采取保守治疗
浮动主题
小环颌间固定结扎法 一般每侧应安置两对以上
口腔颌面部软组织损伤 水肿 24~48h最明显 轻度烧伤 伤后10天内愈合 骨折后骨痂形成时间 7~14天 骨质缺损留待二期植骨 伤后2周后
嗜睡、醒来、再嗜睡(硬脑膜外血肿) 就诊途中逐渐昏迷(亚急性颅内血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