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确立残疾人社会工作的新理念:把残疾人社会工作纳入公共服务体系,建构多元中心治理机制下的新型残疾人社会工作。
(2)进一步完善残疾人社会工作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框架:对民间“草根性”的组织身份的法律确认。
(3)实现残疾人工作机制的创新,构建网格化的服务模式: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工作网络,形成“多级”网络服务体系。
(4)加强残疾人社会工作专业服务组织和人才队伍建设:专业社会工作者要“外引人才和内部培养相结合”,对于志愿者则要加强“奉献”和“激励”的统一性。
(5)构建全社会“友善”的残疾人价值观:以残疾人的能力建设为手段,激发残疾人的社会参与度和融入度;大力发展农村残疾人社会工作;推动全社会对残疾人服务的广泛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