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大学生学习心理概述
大学生学习心理概述思维导图,包括学习心理概述、学习的基本理论、大学生学习的特点三部分内容。
大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掌握一定的知识是培养问题解决能力的基础;进行问题解决策略训练是培养大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关键。
表象能够表征空间上的立体信息和时间上连续的且不断变化的信息;与实际知觉相比,表象所表征的信息,往往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和概括性。
大学生的学习迁移及其促进重点知识总结,包括学习迁移概述、学习迁移理论、大学生学习迁移的促进三部分内容。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第14章DNA的生物合成读书笔记
大学生心理概述
第一节 学习心理概述
一、学习的含义
学习的概念
狭义: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系统地进行的,是在较短时间内接受前人所积累的文化科学知识,并以此来充实自己的过程。
广义:人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以语言为中介,通过思维自觉地、有目的地、有计划地掌握社会历史经验和个体经验的过程。
概念解读
1、首先,人类的学习是在社会生活实践中通过思维活动产生和实现的。
2、其次,人类的学习是掌握社会历史经验和个体经验的过程。
3、再次,人类的学习是以语言为中介的。
4、最后,人类的学习是自觉的、有目的、有计划的。
学习的作用
1、获取知识;
2、发展智能;
3、提高素质。
二、学生学习的特征
1、计划性
2、间接性
3、高效性
三、学习的分类
1、依据学习目标分类
认知领域的目标
情感领域的目标
动作技能领域的目标
2、依据学习结果分类
言语信息
智力技能
认知策略
态度
动作技能
依据学习方式分类
接受学习
是将学生要学习的概念、原理等内容以结论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教师传授,学生接受。
发现学习
是指学生要学习的概念、原理等内容不直接呈现,需要学生通过独立思考、探索、发现而获得。
依据传授经验分类
知识的学习
技能的学习
行为规范的学习
第二节 学习的基本理论
一、学习的联结理论
行为学派
桑代克(联结主义)
学习的实质在于形成情境与反应之间的联结。
二、学习的认知理论
格式塔学派的学习理论
“格式塔”指的是事物的式样和关系的认知。
托尔曼的认知——目的说
强调整体行为是指向一定目的的,有机体对环境的认知是达到目的的手段。
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
强调学习是认知结构的组织与重新组织;
学习是一门学科,看来包含着三个差不多同时发生的过程:新知识的获得、知识的转化、评价。
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
有意义学习的实质就是以符号代表的新观念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原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联系的过程。
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地使具有逻辑意义的新知识于其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的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使旧知识得到改造,新知识获得实际意义。
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学习过程是信息的接收和使用过程。
加涅提出学习过程的八个阶段:动机产生阶段、了解阶段、获得阶段、保持阶段、回忆阶段、概括阶段、作业阶段和反馈阶段。
三、学习的建构理论
四、学习的人本理论
学习就是学习者获得知识、技能和发展智力,探究自己的情感,学会与教师及集体成员的交往,阐明自己的价值观和态度,实现自己的潜能,达到最佳的境界。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重视人的内在价值,重视个人潜能的成长,鼓励人们自我实现,积极向上。
第三节 大学生学习的特点
一、大学习学习内容的特点
1、专业化程度较高,职业定向性较强;
2、实践知识丰富,动手能力较强;
3、学科内容的高层次性和争议性。
二、大学生学习方法的特点
1、自学方式日益占有重要地位;
2、学习的独立性、批判性和自觉性不断增强;
3、课堂学习与课外和校外学习相结合;
4、线下学习、线上学习和混合学习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