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华为数字化转型必修课
未来已来,面对数字化转型,我们需要用创新的思维建筑不凡之路,在新领域取得突破预期的效果,铺一条通向未来的路!华为给出了答案,而且给了我们转型的教程!
编辑于2022-06-15 16:38:44华为数字化转型必修课
引言
所有企业都应该用数字化重做一遍
“数字化”不是“信息化”
简单理解:信息化的核心是互联网,强调的是把信息连接起来。而数字化则要深入得多,数字化的核心是人工智能,它强调的是用数字来驱动整个世界的变 革。
为什么要数字化
1.一家企业,该怎么把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积淀下来的业务系统搬到数字世界里?这不是一道选择题,而是一道必答题,答错了、答慢了,都等于是在后退。
2.数字化时代,我们都知道,游戏规则变了,不是简单引进新技术、新设备,就能完成数字化转型的;
3.我们也知道,数据成了新的能源,不是我们没有数据,而是我们不知道怎么采集数据,治理数据;
4.我们还知道,人和组织也必须跟着变,否则就像是马车夫突然要驾驶一架飞机,不可能抵达成功。
到底怎么做呢?这门课能帮到你
1.因为这是华为的积淀与探索
2.主讲人是华为数字化转型主导者。对数字化转型,他很有发言权。
3.得道精心打造
模块一:企业为什么要数字化转型(4讲)
01讲 体验提升1:提升用户体验,应该从哪里开始?
转型首要目标:体验提升
经济的重心从生产者切换到了使用者,数字化时代更看重的是你能不能积极响应不断变化的用户需求,给用户更好的体验。
数字化能够帮助企业实现的,就是让客户跟你做生意,变得更简单、更快捷、更安全、更愉悦。
用户
数字化极大地释放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优势,但最首要的对象,是用户
内部员工和管理者
消费者、客户
合作伙伴、供应商和开发者
五个层级逐步递进地实现体验提升
第一层:全量全要素的连接
全量,好理解,就是数量上足够全,覆盖所有业务对象;全要素呢?就是单个的业务对象的全部属性也是齐全的
这是利用数字化手段提升体验的基石,是接下来要做的所有事情的必备条件
例如:一部手机,各零器件的设计数据都有了,如果没有手机运行过程中的数据,那就不叫全要素
关键:采集的数据,不仅是原有业务的数据化,从线下搬到线上,还要跨越组织边界,去采集衍生范围里更多、更全的开放数据,并将它们全部打通、连接,纳入到同一个数字化系统中
第二层:实时
什么是实时?就是让数据开始说话 ,让它们能够随时被调取,甚至不用调取就主动呈现,成为能够被用户看到、感知到
02讲 体验提升2:响应客户需求,到底意味着什么?
五个层级逐步递进地实现体验提升
第三层:随需
随需,意味着动态调整,动态地将客户的需求和生产要素进行匹配。
第四层:自助
在数字化时代,用户可以利用数字化手段搭建的平台,提供的工具,自助满足需求,由此获得更好的体验。
第五层:社交化
这里的社交,指的不是用户群互动,而是更广义的社交,是对随需、自助的再升级。
03讲 效率提升:什么构成了企业的绝对优势?
数字化转型为企业带来的效率提升,绝不只是相对优势,而是绝对优势。
数字化转型具体是怎样帮助企业提升效率的呢?
实现成本极大优化
例如汽车碰撞试验在电脑中实现
支撑企业精准决策
例如产品销售预测
04讲 模式创新:数字化会为企业带去怎样的结构性变化?
交易模式
产品+服务
运作模式
从人工到智能
组织模式
传统组织悖论:想要效率高,风险就高,安全运行得不到保证;想要安全运行,就得在效率上有所损失。但是,在数字化系统下,这个死结是可以被打开的
“精兵+平台”的组织模式
平台是以共享和能力为导向的,将华为公司的各项能力拆解成一个个能力块,沉淀在平台上,共享给所有员工和业务。
精兵是责任结果为导向的,精兵的任务是面对环境的不确定性的同时,达成业务目标。
一家数字化程度足够高的企业,就像变形金刚,它可以变成不同的形态应对不同的风险,解决不同的问题。
企业治理
分布式经营管理
让业务质量标准和业务能力能够在公司各个产业、各个团队间无障碍地流动。对外,就能让整个业务体系高效匹配客户
“皮肤”交易模式,“血肉”运作模式,“骨骼”组织模式,再加上治理模式这个“魂”,企业的模式创新才足够完整,才能成为一个鲜活的生命体。
模块二:数字化转型的核心挑战(3讲)
05讲 数据采集:怎样做好全量全要素连接和实时反馈?
愿景:进化成“智能体”
这个“智能体”的所有动作都基于一个前提条件展开,那就是全量全要素的连接和实时反馈。
实现的三维模型
设计态
比如手机,我们会先采集手机的设计态数据,这里面就包括手机器件的尺寸啊,手机物料都是哪些供应商提供的,手机的设计功率和性能数据等等。
制造态
设计态之后是制造态,比如手机是在哪条产线上生产的,产线的管理员是谁,组装时具体用了哪些物料等。
运行态
最后是运行态数据,包括手机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怎么样,开机时间是多久, 手机发热情况和卡顿情况等。
对业务对象进行数据采集的标准
把全量全要素的数据都采集和连接好了之后,要看这些数据是不是能够还原业务对象的全貌,是不是真的拥有了一个数字孪生兄弟。
怎么样确保系统做到了实时反馈?
7 项职能:预测、预警、监控、协同、调度、决策和指挥。
企业在进行全量全要素连接的时候就非常容易陷入两个误区:
眉 毛胡子一把抓,不管数据有用没用先全都拿过来再说;
坐在数据的金山喊穷。其实很多非数字原生企业有大量丰富的数据,但恰恰缺少通过有效的数据治理来形成数字化“智能体”的能力。
06讲 数据保护:怎样在安全和效率之间找到平衡?
“所有命运赠送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数字化转型有很多好处,但潜在的安全风险也是巨大的。
怎么才能解决安全和效率这对矛盾呢?
三层认知
第一层认知,数字化转型时代,企业要把安全的活儿干细。
“五不两可”:“两可”指的是可追溯和可恢复。“五不”是指攻不进,看不见,看不懂,拿不走,毁不掉
第二层认知,数字化转型时代,企业安全必须要靠系统化作战。
第三层认知:数字化转型时代,安全问题没有终点。
07讲 业务决策:怎样才能让数字化真正指导行动?
对数字化转型的三点新认知
第一,数字化不是信息化,而是直接指导行动。
第二,数字化系统不只是决策者能用,而是产业链上的所有人都能用。
第三,数字化不只是在应用层卷入越来越多的人,还要把越来越多的设备也卷入进来。就是我们常说的万物互联。
模块三:转什么数字化转型的五个方向(5讲)
08讲 转意识:为什么数字化转型必须一把手亲自干?
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有三张图只在一把手这个“船长”的脑袋里,别人没法替代
用户价值图:为用户解决问题,为用户带去价值,这是数字时代企业的立命之本。
业务演进图:前方海域有没有暗礁,明天有没有风暴,应该选择哪个港口停靠,给接下来的航行做哪些资源补给,这些只有“船长”最清楚。
架构生长图:架构生长图,是一张描绘未来业务愿景的蓝图。怎样才能成为更好的自己,长大以后应该什么样,这件事别人无法定义,只有“船长”心里才有。
09讲 转组织:为什么IT能力必须建在业务上?
业务IT一体化
就是把技术能力建在业务上,由业务主管担任负责人,业务人员和技术人员一起成立数字化的团队
纠偏、预判和生长
技术必须懂业务规则才能施工,业务必须和技术的流程相配合
技术人员对业务需求的感知不仅会同步,还会超前。因为他是从技术的思路出发解决问题的,可能业务还没意识到这个环节可以靠技术来优化,这位技术人员就已经想到了。
技术人员身上具备的技术能力、数字化思维,在这样的组织模式下会被成倍的放大,甚至可能为企业带来意料之外的能力提升
人在哪儿,能力就在哪儿。能力是长在人身上的。
,用组织模式去承载人的能力,把它变成企业的核心能力要素,真正为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核心能力的支持
10讲 转方法:转型的施工次序分哪三步?
第一步 定义一个清晰的业务对象
这个业务对象不能是一个一成不变的物体,得是个活生生的、不断成长的活物。
第二步 从业务对象开始,抽取出业务过程
第三步 就是业务规则
11讲 转模式:怎样让企业的新旧系统跑好一场接力赛?
数据通,旧系统不需要推倒重来,打通数据,稳定运行;
平台通,建立同源共享的数据平台,新旧系统之间的数据语言一致;
未来通,基于数据,用最新的技术和管理模式来重构业务流程,重塑用户体验。
12讲 转文化:怎样才能让员工愿意共享
数字化转型中的转文化,转的就是这种各自为战、不开放共享的文化。
胡萝卜加大棒
文化要转型,评价体系也必须改变。要想让员工更愿意共享,一把手就要把奖励分到那些愿意共享的人头上。愿意共享的人多了,形成了氛围,我们才能说华为在文化上转型
“大平台支撑精兵作战”
原来大家都是单兵、精兵,能力在自己身上,没法沉淀。现在有了共享的文化,把人的经验沉淀到了平台上,每个人都能从平台上拿到自己想要的,精兵还能把能力反哺到平台上
文化就像是空气,需要持续不断地维护。转文化不是一下就转过来的,它一定是一个长期工程
模块四:怎么转数字化转型的三个方法(3讲)
13讲 瞄准用户:怎样才能做到真正的“以用户为中心”?
以用户为中心
员工只有在自己享受到了“以用户为中心”带来的优质服务后,才能为客户、合作伙伴、消费者带去同样高质量的服务。
以时间价值最高的用户体验为中心,就可以最大力度地释放企业一线作战部队的时间压力。
体验
那什么样的体验才是好的体验呢?极简,
还需要帮助用户成功,也就是使能用户。使劲的“使”,能干的“能”。
“人找知识”,变成“知识找人”
以用户为中心,一定要尊重用户隐私。
这里的体验不是某个局部的体验,而是全局的体验。
组织保障+制度设计
所谓组织保障,就是企业需要有一个独立的机构,它能够始终站在全局视角,确保数字化项目是符合全局体验的。一旦项目跑偏,它要做出仲裁,及时纠正。这个机构的成员一定要是来自各个业务的代表,这样才可以做到立场不偏不倚。
所谓制度设计,就是对需求的裁决要有一套评估方法,比如场景够不够全、业务覆盖够不够广、数据测算逻辑有没有道理等等。
14讲 对准业务:怎样确保数字化为业务所用?
抓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
做数字化要对准业务,其实是要对准业务的场景
企业开展各项工作的时候,会遇到什么样的问题,要怎样采取行动,以及这样做能带来什么价值
人、钱、机制三管齐下
首先得有作战部队
业务人员和运营人员
组建作战部队时,信息公开,价值说明,把这些工作都做到位,一个都不落
每个业务部门承担自己的数字化项目的成本
必须引入第三方作为机制保障,从项目立项、执行到验收,全流程做好评估和监管
15讲 打造平台:怎样才能沉淀企业能力?
非数字原生企业,必须从“列式变革”的思路出发,才能真正沉淀企业的能力,成为一个富有生命力的数字平台。
需要基于企业整体,先处理好通用能力和特殊能力之间的关系
有生命力的数字平台,它是一个动态的服务市场,但是请注意,这个服务市场可不是封闭的,它应该是开放的。
模块五:华为数字化转型的最佳实践(7讲)
16讲 财经智能运营中心:怎样打造出一个具有生命力的作业平台?
发现问题
比如我们发货了,对方也签收了,但签收之后的款项,不知道什么原因,没有打到我们的账上来。这个情况迅速就能被系统发现,系统会在屏幕上弹出一个风险提示,自动推送给相关的人员。相关人员立刻就可以关注到这个流程,插手干预,看看到底是什么原因才没收到款。
讨论问题
但现在,风控大屏上弹出了一个风险提示,推送给了你。你一看,这不是自己一个人就能解决的,那就可以在这个问题的界面上,直接发起一个会议、发起一个群聊。我们的大屏上都会有相应的配置,比如针对什么样的问题,专家是谁,对应的保障人员是谁。
三条经验
第一条经验是我推荐你最先做的,就是做业务梳理。只要业务管得好,你的数字化想达成的目标很可能都不是问题。
第二条是在这个平台搭建起来,运营维护的过程中的一个经验。我建议如果做数字化转型,那你的数字化平台,最好就是你的作业平台。
最后一条经验,是管理者要意识到,数字化转型之后,对财务人员的能力要求会发生变化
17讲 数据治理:怎样才能管好企业数据?
数据治理,就是用统一的数据管理规则,确保数据质量,让企业的数据清洁、完整、一致。
两个经验
数据治理不是IT问题,而是业务问题。
必须建立起一套企业级的数据综合治理体系
三个陷阱
第一个陷阱就是数据不分类
第二个陷阱,我们管它叫“埋头苦干”
华为数据治理的经验是,就要盯着价值干。
宁愿慢一点,也要想好了再做
18讲 全球研发协同:为什么说效率是第一重要的事?
对研发来说,效率是命门。工具的好坏决定了效率的高低
研发不是为了提升某个产品、某个生产线的效率,是要在公司内部形成全流程的效率飞轮
提高效率并不是我们数字化转型的终点。我们提高效率的同时,也提升了研发人员的作业体验
19讲 交付服务体系:怎么提升一线作业人员的工作体验?
交付服务的安全没有保证,本质上是因为一些流程节点我们是失控的,数字化转型能够帮助企业把控住时空点
数字化转型不是拆分业务,让业务数字化,而是让人的经验数字化,在这个底座上生长迭代
进行数字化转型,不是为了让数字化颠覆业务,而是找到了数字化这个方法,更好地做业务
20讲 智能工厂:怎样从0到1,让工厂变得智能?
转型智能工厂的第一步是搭好数据底座,要优先在设计环节构建制造要素的数字化
智能工厂需要搭建平台能力,要形成平台支撑精兵作战的组织体系
未来的智能工厂,不是不需要员工了,而是需要员工掌握越来越多的隐形知识
21讲 WeLink:优秀的企业办公系统应该什么样?
Welink不是一个简单的办公系统,而是一个链接人、事、物和他们的行动过程、活动规则的连接器
它可以实现用户自然增长,连接更多的业务和设备,释放出员工的生产力,从而给企业带来价值
22讲 全球供应链:为什么必须走向“数治化”?
数字化是基础,数智化是抓手,最后的数治化才是核心。这个从数字化到数智化,再到数治化的闭环,就是数字化转型的逻辑。
三个提醒
第一个提醒,是在转型前先理解自己的业务场景和痛点。
第二个提醒是,要通过解决别人的问题,来解决自己的问题。
第三个提醒是,转型的过程中,要从客户体验和公司经营的视角来思考整个数字化转型,不要只从自己部门的利益考虑。
数字化转型最重要的目标,是给公司创造价值
加餐:怎样把课程里学到的方法在企业真正落地?
找模范标杆
如何学习
首先是全员学
其次是分阶段学习
第一阶段为期1 个月,目标是每一位员工都在得到平台上学完这门课;第二阶段为期 1 个半月,员工需要提交一份个人学习心得,部门需要组织一次研讨会,并结合部门工作提交一份数字化转型方案;第三阶段为期半个月,这个阶段要求大家结合实践提交数字化转型案例,申报数字化转型奖项。评奖结果这个阶段要求大家结合实践提交数字化转型案例,申报数字化转型奖项。评奖结果会在广联达年底的数字化峰会上公布,优秀的案例会在集团内部得到推广。会在广联达年底的数字化峰会上公布,优秀的案例会在集团内部得到推广。
最后,成立数字化共学共创的项目组
几个关键词
全量全要素的连接
瞄准企业一线作战部队的需求
最大力度地释放他们的时间压力
问自己:公司的一线作战部队是谁?他们当下面临的痛点问题有哪些?其中哪个问题可以用数字化的手段解决,并在短期内能看到效果。
转意识